談談如何幫助兒女選擇專業和職業
文章來源: 露得2019-04-10 21:06:27

眼下正值美國大學放榜後的擇校期,有許多家長和學生都在躊躇不決。其實選對專業比上一所名校更重要,畢竟大學隻是四年時間,而專業有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選擇什麽專業當然是與選擇未來的職業密切相關的,許多高中生都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麽專業、想做什麽工作,這很正常。我的高中生女兒就拿不定主意將來要在大學學什麽。從五歲半開始正式習琴的她對鋼琴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而科學對她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當鋼琴演奏家還是科學工作者?她在兩者之間徘徊不定。

我於是和她探討如何選擇職業。我們一起聆聽了youtube上著名心理學家道布森博士就這個話題對年輕人的教導。道布森博士提到的以下六點非常切實:

首先要喜歡,其次要有能力,這兩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要獲得許可。比如,你想當醫生,要被醫學院錄取才有可能,所以醫學院的許可是必須的。

第四要能夠謀生。你的夢想是當小說家,可是你可能一輩子都不能靠小說謀生,至少在你的小說暢銷之前你得有個養活自己的職業。

第五要看社會是否認為重要。若是沒有人購買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你再努力也是枉然。

最後要看是否神要你去做,許多基督徒都會在禱告中領悟神的旨意。對於非基督徒來說,這一點可視為價值觀或道德標準問題。若自己的價值觀與所從事的行業或公司的價值觀不相容,伴隨而來的將是痛苦。

頭兩點談的其實是要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了解自己的熱忱、優缺點、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好揚長避短。考驗家長智慧的關鍵在此,是幫助孩子探索、發現和認識自己,還是強壓孩子選擇家長認為大有前途的專業?

已讀大學的兒子當年也曾迷茫,高中數理是他的強項,也是他喜歡的,他想學engineering,但不清楚要具體學什麽專業。我建議他十一年級暑假去參加engineering camp,他申請到了一個很棒的工程夏令營,在那裏遇見一位令他欣賞的電腦科學教授,通過一番探索對自己和專業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他後來申請大學時就報了電腦科學,被直接錄取進了心儀的CS專業。

我也鼓勵女兒自己去探索,她於是申請了今年一個天體物理學夏校,很幸運被錄取了,相信她的體驗將會有助於她對大學專業的選擇。

女兒曾經有幸與一位年輕的鋼琴博士共同演奏鋼琴協奏曲,他的經曆說來有趣,他在大學前兩年學的專業居然是電腦科學,後來發現自己所愛的其實是鋼琴,於是改修鋼琴專業,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如今是一位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可見利用大學階段探索也不遲,找到“真愛”了,就能堅持到底,就能學有所成。

第一代移民的父母們通常為生存所迫,沒有多少擇業選擇,不該把自己的擇業觀強加在兒女身上,況且在美國成長的華二代崇尚自由,不願對父母言聽計從。家長們不妨教導兒女“道布森六點”,孩子若是懂得按照這個原則去選擇職業,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