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羞辱了難道就不是被挨打嗎?
文章來源: yongbing19932024-04-30 10:37:12

被羞辱了難道就不是被挨打嗎?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有《公平競爭》和《霸權競爭》之區別。遇到《霸權競爭》時就無《公平》而言了。如果在國與國之間的《公平競爭》之下,最終是兩國間的文化的競爭,也是精神信仰的競爭。因為文化和信仰左右著國民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意誌力。同時信仰也決定了國家的號召力,組織力和凝聚力。信仰的層次決定了思考的深度,精神的高度和目光的遠近。

由於中國人的勤奮,功利,導致中國的各自奮鬥一盤散沙,然而由於中國人沒有信仰文化,所以導致了中國人的發展和影響十分弱。人類文明的先進必須是全方位的先進,文化思想意識和軍事的落後是最大的落後。無海權,無擴張,無軍事經濟的引導就必然亡國。上不得馬,拉不開弓,隻能寫豔詞情詩,難道不是落後。不迷途知返,還喋喋不休抱怨什麽文明被野蠻征服啦,這種不知羞恥的思想更可怕,先進了就能不被挨打嗎?不被羞辱了嗎?挨打了就必然等於落後,被羞辱了難道就不是被挨打嗎?北洋水師在當時不強大嗎?

中華民族先賢在春秋時期創造了燦爛的多元化思想文化,人生大義到春秋止,同樣,在信仰方麵,墨家也有所涉獵。但是從漢初到清末,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以及社會的組織形式,由於指導思想的選擇錯誤,沒有任何本質的變化或進步,所以,中華民族複興的第一要務是《去毒》或必須要進行文化大革命。

福澤諭吉,日本民族現代化的靈魂人物。福澤諭吉認為, 一個民族要崛起,有三個方麵,第一是人心靈的改變,第二是政治製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層麵、經濟層麵的改變,這三個層麵的順序應該是先是心靈的改變,然後 是政治體製的改變,最後才是經濟的改變。美國之所以取得成功,現有清教徒思想,再有哈佛大學,又有獨立宣言,建國100年後才有兩黨製。

福澤諭吉說,如把這一次序顛倒過來表麵上看是更快一些,但最後是走不通的。福澤諭吉這個話早在中國搞 洋務運動之前就說了,可是中國人在福澤諭吉之後總是要走一條他預言走不通的一條路。李鴻章,張之洞,鄧矬子皆如是。

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富有犧牲精神的,中國的國土資源和國土麵積達不到地大物博,但也絕不狹小貧脊。中國人不去征服,開拓新的疆土就已經夠恥辱的,但還一而再,再而三地亡於外敵入侵。

多次被成百上千萬的屠殺。這究竟是為什麽?答案是文化出了問題,造成了中華民族的災難。

中國的文化人自先秦之後,對人類文明和思想的唯一貢獻恐怕就是發明,把玩和歌頌女人的三寸金蓮。女人的受害和病態是在腳上,而文人的病態和畸形是在腦子裏。從董仲舒到康有為所有的崇儒文人士大夫人人有份。一個也不能放過,一個也不能饒恕。他們所做的就是對權力的磕頭,他們的勇氣就是對太監的攻擊,他們的唯一手段就是顛倒黑白無恥造謠,他們的集體特征就是無信仰,官僚,功利和自私,以自家的走資派鄧小平式的小康生活為終極目標。

事實上,這世界上天然就存在兩種文化,一種陽剛或鷹,一種陰柔或白兔。兩種都有存在的理由或必要,關鍵的問題是選擇哪一種,陽剛者打人,陰柔者(或韜晦者)打工於人。

走資派右派及文人騷客刻意抹黑象秦始皇,漢武帝,楊廣,朱元璋,朱棣,毛澤東這樣的漢民族大英雄,但是他們畢竟是賦予了中華民族另外一種不屈奮起的特質 。而走資派們被羞辱了難道就不是被挨打了嗎?被羞辱了還高呼著“命運共同體“?被羞辱了還舉著“互利共贏“?被羞辱了還乞求要“和平“?被羞辱了還拿農民工的血汗錢去喂狼。

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的構成要素有:國土等自然資源,國民和政治製度。其中國民是文化載體,國民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組織動員力構成該國文化。文化的因素也影響製度的建立和實行,製度和文化必須相輔相成,上層建築不僅被生產力所決定,也被固有的文化所製約。

現在世界上國土麵積較大成功的多民族國家是美國和中國,美國是移民國家,它靠殺人征服和上帝保佑實現的美國熔爐—民族融合。它的兩手都是硬的,他建造了帝國輝煌。

而中國近幾百年來卻是被征服實現的民族融合和國土麵積增多。以前中國還有毛澤東思想,走資派複辟以後中國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什麽也沒有,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的過度消耗混個世界加工廠而已。現如今的國際社會就如同一個地球版的戰國時期。

美國就是強秦,中國是齊國,日本燕國,伊斯蘭世界就像楚國,趙國是俄羅斯。在如此國際環境下,中國如何避免重蹈齊國覆轍,被強秦橫掃六合。力爭發展自己削弱美國,努力實現軍事上美國要回到美洲,亞洲不能有亞洲國家之外的軍事存在,經濟上實現黃金結算,廢除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中期戰略目標,接著進一步挑撥日本向美國複仇,美國內部的獨立運動,墨西哥和美國的領土糾紛等徹底肢解掉美國,美國太大啦讓過多的國家不舒服。對於美國,美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就是建立世界範圍內的基督文明體係。這不僅是政治,經濟,軍事戰略硬實力的對抗,也是文化戰略軟實力的對抗。中國應當繼承先秦先哲,借鑒西方優秀思想,發展中國自己的科學民族文化。

究竟什麽是文化,不知道別人如何定義文化,認為文化是除去物質本身之外,被人所創造的全部精神方麵都是屬於文化,也包括長期積澱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心理習慣等。它被人所創造,反過來又可以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也就是以文化人。

比如汽車本身不是文化,但汽車如何造,造什麽樣的汽車,如何使用汽車就體現了文化。

比如,艱苦奮鬥文化,暴發戶文化,貪腐文化。還有人們常說的沒文化也是一種文化,沒文化,農民意識。兩個男女是夫妻但是沒有上過床。這就一農民意識,沒文化嗎?把所有人的關係都以離床的遠近去衡量,這個指標最科學嗎?有人“送花“,有人說,花是什麽? 有人這樣回答,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隻有變態,窺陰僻的人才喜歡花。這是沒文化外,還加了個不浪漫嗎?談論鑽戒,有人說,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進步意義的都是垃圾。被定義除玉米棒外心無旁物,什麽也不知道,整個一農民。好啦,這沒文化的農民接著能談文化嗎?

《文化》隻能是文化人在談嗎?誰是《文化人》?就一個人的文化特質和修養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麵?現如今的特色中國人議論可多啦。

人的信仰和信念是人生目標的堅持和追求,個人就像風箏一樣必須有條線拴住這就是信仰,嚴格地說現代特色中國是個沒信仰的國家。敬天法祖的定位缺乏終極真理的追求,文化的高度上不去。曆史留名的信念在中國起了信仰的替代作用。信念是具體的,信仰是未來的。

《道》道路的選擇,正確的路線或正確的思想體係,比如必須要相信民主,但是現代特色中國應當先要文化革命,建立信仰才是正確的道路。儒家對道的解釋是宇宙規律和秩序或人倫法度,而非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歸宿,因此它無需強調自律和契約精神,它也就不需要神和上帝。而共產黨信仰的上帝是《人民》。而非如今的封建迷信。

《德》是價值取向,對社會公眾的責任。人們對自私自利私欲的拋棄或追求,《德》決定了肯定大寨還是小崗。儒家的倫理隻有私誼沒有公德,這樣的德沒有凝聚人心的力量儒家的德往往執著於對尊者,長者或儒家原則的倫理情感,而非理性。

所謂的道德契約,其實質是人類為了群體的健康生活是個人和人類未來,人類集體所訂的契約,為了這個契約的神聖,於是有了上帝。敬神立人。這是理性。中國傳統不學禮無以立,是倫理儒家的德,前提是不平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典範的是曾國藩—有君,有親有術,有功名,無蒼生,無黎民。吳佩孚是個非常有德之人,但是信和道上不足,曆史貢獻也就差了些。

《識》眼光,科學預見,思維方式,能夠把握未來,具有戰略目標。

《才和行》具體戰術實踐,整合和行動能力,對客觀環境的了解和適應,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方麵在傳統文化中法家遠勝儒家。

《知和學》知識結構,對自身的了解對外部世界和曆史的了解和熟悉。

其中《信仰》最為重要,人之所以成為人區別於動物關鍵在於他有信仰。這些不同的方麵也相互影響。

人類的知識應該有下述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情感,語言,表達,表述。事物的表麵及規律的認知,記述等。如詩歌,小說,戲劇,地理,植物,農業,音樂,繪畫等

第二層次:抽象和邏輯認知能力的應用,自然科學知識。這方麵中國幾乎是空白。空白的原因在於中國人人生目的意義的殘缺性-----隻有食色人生。

第三層次:管理組織技巧和政經社會,軍事知識。這方麵中國的法家非常強大,商鞅,鬼穀,韓非的思想不輸任何MBA。

第四層次:自然的綜合關係,人類思想的改造,教化,人生的目的,人類發展的走向,哲學,宗教知識。中國在這方麵的貢獻聊勝於無,有過墨子的靈光一現,然後兩千多年的黑暗,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讓中國人有了自己的上帝。沒有崇高性的民族隻能做別的民族的附庸或者被滅掉。

同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層次也如下:形象認知,物理化學的認知,機製和內在科學規律的認知,哲學綜合和上帝認識和創造。

而人的知識,邏輯能力,情感立場和信仰決定了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高度,一般遵循如下規律:1)天然的質樸正確,2)一知半解自以為是的似是而非如胡亂邦對毛爺爺的非議。3)廣泛涉獵全麵思考理性邏輯下的迷途知返。4)正確信仰下的自覺。5)預見早50年的先知。

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人格也導致了人不同的生活追求:

初級的追求:是走資派鄧小平所倡導的追求先富,是物質的沒有超越動物的豬狗似的食色欲望,本能的,功利的。孔老二所實踐的小康生活-----要牛肉幹,泡南子,周遊列國想當官----猴子,獅子也追求做官,所以做官也是動物欲望。

高級的追求:是精神的或倫理的,屬於理性的科學哲學藝術生活。有些超越生命之外的追求。

靈魂級的追求:是聖徒的信仰式生活,目的是救贖人類或民族的,比如:摩西,耶穌,佛祖,穆聖,希特勒,拉登,在他們看來,財產名譽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唯有靈魂生活充實才是最具內涵的。

最高級的宇宙追求:像霍金?

馮友蘭把人分為四個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他是中國學問,不講靈魂,自然和功利也是一回事沒必要分開。

所以文化問題也是人生問題。一種文化代表了一種特定的人生方式,某種人生方式又會產生特定的文化影響他人的人生觀。

比如毛主席帶領他們那一代真正的共產黨人建立了一個平等的新中國並且保衛建設了新中國。由此也產生了紅色文化。和一係列的人民英雄。

中國變修複辟後又產生了自私的小崗文化,貪腐文化和黃色二奶文化,也有仰望天空的表演文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智慧和思維深度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和戰略出路,而一個國家的文化它也影響國家的戰略,意誌,政治,凝聚力,國家的創造力以及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最重要的是不同的文化也影響或認同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家長式,官僚式,專家式和道德式如紅軍時期的民主大協商。

走資派被羞辱了難道就不是被挨打了嗎?這也是一種文化,是奴才文化。是投降文化。是太監文化。是賣國文化。是缺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