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溫度的好母親
文章來源: 晴悅2017-07-02 20:26:51

 

  張愛玲之母黃逸梵素來痛恨“男尊女卑”的傳統,早年在家時,便時刻提醒傭人切不可在張愛玲麵前流露出“重兒輕女”的言辭。離婚時,她更是在協議書上注明:女兒的教育問題都需先征得她的同意。也正因此,張愛玲才得以進入名校讀書,得到了比弟弟更多的教育機會,看到了“另一個光明的世界”。彼時,在張愛玲眼中,黃逸梵就是引領一切先進事物的女神。但在後來二人朝夕相處時,黃逸梵逐漸退卻了光環,袒露出了她嚴苛、冷酷、急躁的本性。

  黃逸梵教張愛玲如何做一個“清麗的淑女”,要求她練習行路,學習察言觀色,沒事時要對著鏡子研究自己的麵部表情,並告訴她若沒有幽默天分,千萬別說笑話。黃逸梵會在張愛玲笨拙的時候,大聲咆哮,罵她是“豬”;在張愛玲生病的時候,說她“活著就是為了害人”——身為一個母親,與其說她嚴苛,不如說她恨鐵不成鋼,生怕女兒不夠優秀。

 

  黃逸梵&童年的張愛玲

  黃逸梵回國後,一直與美國男友同住一屋,但為了照顧張愛玲,她撇下男友,把張愛玲接了過來。但即便如此,黃逸梵卻從沒給過張愛玲哪怕一絲一毫的溫暖、信任和鼓勵。她覺得女兒隻有同她一樣勇敢、優秀,才能配得上她的付出、她的愛。這深深地折磨了正值青春、叛逆張揚的張愛玲,以至於後來張愛玲與黃逸梵之間的交流隻能通過簡單的“欠債”“還錢”來支撐。

  黃逸梵讓張愛玲學習外文和鋼琴,請昂貴的私人教師給她補習功課,希望女兒能夠出人頭地、瀟灑漂亮;卻不知,張愛玲需要的也許僅僅是一句:“今天,你快樂嗎?”

  但黃逸梵又能做得多好呢?她雖然是豪門之後,卻是小妾所生。作為一個聰明敏感、心高氣傲的女人,她自小便在大家族看不見的刀光劍影之中飽受“男尊女卑”的壓製。因此,她決絕地抵抗舊世界,希望自己變得足夠強大,來衝破這駭人的牢籠。

  於是,她不得不關閉了自己的內心,不去體味那些肆意汪洋的憤懣、痛楚與孤獨。而她的脆弱又造就了她情感的疏離。她一生從沒有被他人溫柔以待過,因此她也不知該如何溫柔待人。

  她對張愛玲正是如此。直到許多年後,張愛玲把自己的全部積蓄——二兩小金條送給她,並客套地感謝她這些年來為自己花了這麽多錢,心裏十分過意不去。黃逸梵這才徹底意識到自己對張愛玲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她哭了,但張愛玲隻是冷冷地看著她,無動於衷。

  黃逸梵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精致的矛盾體。她身為女性的優雅和身為母親的惶恐,相互焦灼,纏繞了她一生。她61歲的時候死在了倫敦,張愛玲甚至連最後一麵也沒有去見她。誠然,作為一名無畏的新世界戰士,黃逸梵是合格的;但作為一位本該溫暖的家庭成員,黃逸梵是失敗的。

 

  好在張愛玲晚年時終於原諒了黃逸梵。有人見她曾獨自在洛杉磯的公寓裏麵壁而坐,喃喃低語。她總對來人解釋:“對不起,我在和我的媽媽說話呢。”在經受了那麽多的曲折流離之後,這兩個心靈同樣高貴的女子終於能夠互相理解,互相依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