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先去台北參觀故宮
文章來源: 喬寧2023-11-23 21:52:16
疫情束,苦等了好久,算盼到機票價格下調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想在十月中旬回國一遊。之前上網做了不少功,最後榮航空。在台北轉機,安排一個快式的旋遊。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台灣四大旅遊景點之一,享有盛名。有數千年的中華珍貴文物,可以與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相媲美。
 
 
有一種說法是:建築看北京故宮,文物要看台北故宮。 在抗日戰爭之前,為了讓文物免遭滅頂之災,國民政府開始將很多重要文物進行南遷。 而這些文物曆經種種波折之後,部分運至了台灣。 台北故宮收藏著中國絕大多數的國寶。
 
去那裏朝拜一下,除了開眼長知識外,可以更多地了解民族曆史,同時略一下傳統的中文化。如果有時間,再看看台北市容。

問了幾位同事,都說一天的時間太短,去故宮一個地方都有點趕。

有人告訴我,他一位好友剛剛從澳洲來美國,在台北轉機,巧遇台灣的觀光局推出為轉機的遊客而設的,免費台北半日遊的活動。得先去他們的官網注冊登記,我看了看,在桃園機場搭乘觀光巴士,早上八點出發,中午十二點返回。還有下午一點和晚上六點出發的,一日三班,三條線路。遊覽地點不含故宮,好奇心大減,悻然作罷。(現在這個活動已經結束了)。

也有朋友建議我,如果去故宮得抓緊時間,最好把當晚的旅館定在離故宮不遠的劍潭。飛機到桃園機場已經下午五點半了。晚上到旅館後,去看看士林夜市。一早在士林圓山風景區散散步。有去故宮的公車,那兒是總站。離士林官邸也不遠,步行可達。
我忽然發現,台灣的國賓館圓山大飯店也在附近,恰巧那天他們促銷,70多美元一晚,我特別好奇,覺得這是難得的機會,一次國賓級的體驗,得去見識一下!。。。可是晚上到家打開電腦一看,已經搶光了!一場空歡喜。最後在捷運站附近找了一家新裝修的休閑旅館。性價比挺高。安靜舒適,樓下就是美食街。

出行前一天太太告訴我,應該去打流感預防針。那些天流感爆發,我不敢掉以輕心。之前每一次回去都要病一個星期,不是拉肚子就是咳嗽,自己難受不說,還影響別人。誰知跑到醫院一看,打預防針的地方在排長隊,至少有一百多人。隻好改在第二天早上到附近的藥房去打。原來想的挺好,在那曾經打過新冠防疫針。沒想到他們現在不接收我的保險。那天趕著去機場,打預防針的事情就給耽擱了。

公司前年聖誕節發了一張200美元的Uber禮品卡,一直沒有機會用,這次用來付車費,不用去麻煩別人了。聽說有些人不敢把出租車叫到門口來,以防引來竊賊。我問了些朋友,他們說確有此慮。而女兒說,你們怎麽這麽疑神疑鬼,哪有這麽多壞蛋?!好吧,聽女兒的。在家門口叫了車,很快,五分鍾就來了。一位30多歲漂亮的白人美女司機,開一部兩年新的寶馬三係列。是兼職?。。打住,別想多了。當時正是上班高峰,走共享車道還很順暢。聽說網約車比出租車便宜大約百分之二十,時段費率不同,路上堵車時間也要計費的,聽說是五分鍾算兩公裏。。。。。

 說飛機上有WIFI,這個好!十多個小不用擔心與世隔上飛機後,我就迫不及待,將手機麻利地連上網,點擊一下文學城,開始轉圈,轉圈,轉圈。。。無法打開網頁!怎麽回事?一問,原來這是要提前預訂的付費服務,與坐郵輪一樣,不是免費的。後來才知道,長榮航空的wifi收費標準是1 小時11.95 美元、 3 小時16.95 美元、 24 小時21.95 美元。挺貴的吧?

在飛機上看了部國產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看起來部影片決不於好來的同類劇作,說的是全世界各國把原子彈都扔到月亮上去,改變它的運行軌跡。氣勢宏大,埸麵驚人。不得不製片團隊的大手筆點
 
十個小時的航程是橫跨太平詳的順風行,追著太陽跑,今天的白天太長了。有人說長榮的餐食特別好,還能點餐。我覺得還行,一般。也許他們是相對美國航班而言吧。
 
之前我對台灣所知甚少,為了這次短暫的旅行,我花了一些時間做功課。根據網上的信息,台灣的人均收入現在略低於大陸一線城市,是美國的1/3,台北房價與上海差不多。(計量單位:1坪=3.3平方公尺,1斤=16兩。)近十多年發展較慢,據說年輕人有多年沒漲工資了。
 
 
物價便宜。看到市中心,台北車站地下街一家小餐館,招牌上的魯肉飯----40元新台幣一大碗!真的假的?這也太便宜了!(一美元等於32元新台幣,一元人民幣約等於4.40元新台幣)。
是許多年前的照片吧?(嘿嘿,2018年)。現在的價格大約是新台幣80元左右。
 
在桃園機場落地後,我們填寫了入境卡,順利出關。太太去換了60美元的台幣,櫃員再三問是否要多換些?我們算了一下,隻逗留20個小時,除了吃飯,車費,其它都可以付信用卡,應該沒問題。結果確實如此,那台幣現金沒花完。
 
捷運行駛大約40多分鍾,到達市中心的台北車站。那時夜幕降臨,而地下城很熱鬧,人流湧動,象是個商業中心,我們邊走邊看,一個不留神,走岔了路,該去台北車站而走到了中山路。沒有陌生的感覺。然後換乘去淡水方向的紅線地鐵,20分鍾來到劍譚站。一下車就看見旅館的燈光招牌,步行十分鍾就來到旅館。我們感覺到時差的不適,倦意陣陣,取消了去夜市的計劃。在樓下隨便買了些食物。吃完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清早,我們在士林區漫步走了一圈,空氣清新環境很好。路邊的大榕樹,感覺與廣州的東山區有點相似。時差令人頭暈眼花,走到士林官邸門口已經快八點,時間明顯不夠,蔣公官邸和圓山景區都沒去成,便原路返回。原先的計劃大打折扣。
 
 
我們在旅館門口叫了一部出租車,希望九點鍾開館之前趕到故宮。一拐彎就碰上堵車,等了好久,總算通了。出租車穿過圓山隧道,沿著北安路東行,我們看到了山上漂亮的圓山大飯店,它俯視著基隆河,住在那兒景觀一定很美,據說淡季偶爾有打二折的促銷,下次再來,爭取去裏邊看看。
 
 
山腳下有一座823炮戰紀念公園,以前叫北安公園。遠遠的看到裏麵有幾門大炮,坦克,還有一部退役的戰機。
 
 
 
 
沿著北安路一直往上走,看到了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還有國防部,有點意外。
與司機閑聊了幾句,問起如果在台灣一日遊,找出租車包天,費用大概多少,他告訴我說,大約每小時500元。
這段路大概十來公裏,平時不需20分鍾就可以到,結果正逢上下班高峰,整整開了40多分鍾。通常隻要200的車費,加到了300。
 
 
還好趕到故宮開館前,還沒有多少遊人。我們先用信用卡購買了門票,65歲以上的本地居民可以免費參觀。
將隨身帶的拉杆箱背包放在儲物廳的櫃子裏,自行鎖上,寄存是免費的。
 
去過台北故宮的人不少,大都為它的藏品讚歎不已。從建築外表來看,有中國傳統的古建築原素,與北京故宮明顯不同。少點了皇城宮殿的味道。台北故宮館藏七十萬件,近40萬件是曆史檔案(比如奏折),近20萬冊是古籍,剩下各種器物書畫總共10萬件出頭。由於受展廳麵積所限,通常展出三千多件,3個月會換一次展品。
 
事先看了指引,台北故宮並不大,分三層,近二十個展廳。三樓是銅器,玉器,特展。二樓是書畫,陶瓷,一樓是珍玩,佛像,家具,文獻。走馬觀花,需要至少三個小時。看得仔細些,要六個小時。
 
我們來的早,遊客才十來個人。 我們直奔三樓,那裏是展現鎮國之寶的地方。
第一眼,就看見了它----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最頂尖的國寶
 
1850年,在陝西岐山縣出土了一件西周銅鼎,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九字,記載了一位官吏毛公,向周宣王獻國策之事,被稱為“抵得上一部尚書”。這件銅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
這個直耳三足鼎,周身紋飾樸素,擺脫了西周早期的濃重色彩,洋溢著清朗而莊嚴的氣質。
在周朝,鼎的功能已演化為祭祀的重器,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身份等級,一目了然。這件鼎,是當朝重臣毛公瘖,為記錄周宣王對自己的一次重大任命所製。
除了銘文,毛公鼎的書法也飽受讚譽,充滿了古典美,早在民國之前,就被學者推崇為“金文書法的典範”。
 
 
翠玉白菜
 
作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頭牌”,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菜身潔白如雪,菜葉翠綠剔透。在菜葉頂端,還匍匐著兩條蟲子:螽斯與蝗蟲,寓意著多子多孫,精巧之極。
這件翠玉白菜的來曆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一同入宮時的嫁妝,並曾拜訪在瑾妃居住時的永和宮中。
據推測,因白菜為青和白兩色,象征著家世清白又有純潔的隱喻,可能是瑾、珍二妃姊妹的母親留下的陪嫁物。
事實真假如今難以考究,但可以確定的是翠玉白菜來自北京故宮。翠玉白菜最初立在琺琅花盆中,旁邊還有顆靈芝,後來故宮方麵特意將翠玉白菜單獨摘出來放在木架上,由此一舉成名。
 
 
肉形石
 
肉形石材質是一塊瑪瑙,來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在清康熙皇帝時,由地方官進貢送入皇宮大內。後工匠將這塊瑪瑙石雕刻為肉石,並在底部安裝了金質的底托,外觀上酷似一塊真正的東坡肉,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人們似乎隔著玻璃都能聞到東坡肉的香味,肉皮上清晰的毛孔,肥肉相間的層次感,完全栩栩如生。
這裏的珍寶是常換常新,但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這三件鎮館之寶始終都沒換過。
 
 
 
世界上最貴的瓷器——汝窯
 
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北宋汝窯---蓮花碗。
第一次聽說“汝窯”,係指北宋(960—1127年)時期專為宮廷燒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窯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窯中的汝窯。
據說傳世的隻有100多件。遠比明清(1368-1911年)官瓷珍貴許多。
 
 
九點半一過,展廳湧進了一大批旅行團,展廳頓時熱鬧起來。他們大多來自日本,還有韓國,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歐美人不多。有點奇怪的是,很少看到大陸來的遊客。一位衣著高雅的日本女士在仔細地拍攝翡翠珍寶,顯然是位行家,看著她虔誠的樣子,沒有打擾她。
 
 
參觀過程中,有日文的講解員為旅行團介紹。也有語音導覽,這是電子導覽牆。
 
 
書畫分古書畫,皇室書畫。 這是唐伯虎的原作。
 
 
文房四寶,古硯
 
 
瓷器分曆代約古瓷,外國名瓷
 
 
各種器皿,擺設
 
 
各類寶石佩件
 
 
各個曆史時期皇家的文獻,奏折,紀念物 
 
 
外國所贈的珍貴禮品
 
我們怕來不及看,沒有使用語音導覽。現在想來,本來可以深入了解每件藏品曆史,錯失了這個機會。
 
 
第一次看到電子版的清明上河圖,長達十多米,色彩古香古色,人物動畫,還有雞犬之鳴,馬蹄聲聲,酒館裏人聲鼎沸,閨房裏古琴叮咚。
說來也巧,這次旅行看到三幅不同的清明上河圖。除了在台北故宮,在上海中華藝術宮也有,長達近百米,高十多米。還看到上海世博博覽會也有清明上河圖,那幅視效最好。
 
寫到這裏,凡心裏飄過一片浮雲。----那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哪個藏品更多?精品更多?
有人如此說:
----文物南遷時,運到南方的故宮文物有13000箱,其中3000箱運到台灣,剩下的大部分回北京故宮了,小部分留給南京博物院。
----裝器物的時候,運貨的顯然想多裝精品。那個時代的文物觀念比較舊,對精品的理解是書畫、瓷器、青銅器優先。
----當時書畫裝了不少,可惜時人鑒定水平不如現在,裝了許多贗品去。清宮流散在民間的書畫有很多,大多被大陸博物館收了。而運到台灣的文物,被隱藏在一個山溝裏長達15年。
 
此文專門做了比較:
 
有點神奇吧?稍安勿躁。讓故鄉的雲再飛一會兒。。。。。
 
 
從故宮出來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多,我們決定去搭一次公車。這樣可以看到士林區的部分市容,公車是分段收費。從故宮到劍潭捷運站是兩段,收費30元。公車路線兜兜轉轉,也用了45分鍾到達劍潭地鐵站。一算時間,已經無法去市區看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101大樓,還有小巨蛋了。這些就留在下一次再來看吧。
大半天的時間在台北跑了一圈,穿越千年,覺得收獲滿滿,一腦門子豪光寶氣,填補了一個空白,真值得一遊。
 
下午三點多鍾長榮的飛機起飛。機上乘客隻有20來人,從來沒有坐過這麽空的飛機。這班飛機的餐點倒是不錯,他們的雞蛋炒飯令太太讚不絕口。這段航程800多公裏,一小時十分,飛機降落到浦東機場。太太的手機裝了ITalkBB的中國卡,還算給力,落地就通了。
 
(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朋友們,感恩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