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花仙
文章來源: 寒一凡2019-10-28 04:24:47

(微小說)

他是一個自由散漫的詩人,喜歡寫一些隨性的詩。他的詩句,短可以短得像呼吸,長可以長得像彩虹。

他的詩讀者寥寥,不是他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夠讀懂他的詩。舉個例子來說吧,“月光皎潔/灑在大地上/一片銀白”這樣的詩句,就很通俗易懂。可是他卻不以為然。他說那樣的詩句寫得太膚淺了,還不如街上賣烤白薯的吆喝。他想要的是把月光稀裏嘩啦地扯下來做成一件鬥篷披在身上。你說這是幾個意思?先不說用什麽來剪裁,拿什麽去縫製,就是那冷月清輝真能做成衣裳,穿了既不會禦寒,也不能擋風,要它又有何用呢?我這麽說,是覺得他的詩除了表字之外一定還有更深一層的、尋常人不能懂的意思。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讀不懂他的詩,因為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也就沒有這個故事了。

長秀裏的花仙就能夠毫不費力地讀懂他的詩。

花仙之所以被稱為花仙,是因為她的花園裏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花兒綻放。花仙聰明伶俐、博學多才、能歌善舞,尤擅解詩。說來也奇了,不管什麽晦澀難懂的詩,花仙都能在一秒鍾之內領會詩人在詩中隱含的意思。

她欣賞他的詩,幾乎是每首必讀,每讀必讚,這多少讓他有點兒受寵若驚。她不僅能夠讀懂他的詩,高興的時候還常常給他的詩寫些注釋。你還別說,看了她的注釋之後再讀他的詩,仔細揣摩一下還真就能品出一點新奇有趣不同尋常的味道來!於是,大家都說,她比他自己更懂他的詩,是她的注釋賦予了他的詩以生命。為此,他很感激她,視她為難得的知己朋友。

日子若是一直這麽過下去也就平淡無奇了。

這天,看上去似乎一切都與往日一般無二沒有什麽分別。

上午花仙還和大家一起玩得好好的,可是下午,對,就是在下午,日頭剛剛有點兒偏西,花仙突然就對大家說她要離開長秀裏。因為之前沒有一點兒征兆,大家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都愣在那兒了。結果是,還沒來得及問問花仙要去哪兒,回不回來,什麽時候回來,花仙就已經像雲一樣飄向遠方不見了。

沒有人知道花仙到底是去了那裏。有人說她本是霧靈山得道的仙女,專門掌管山中的後花園,現在得令回去述職去了;也有人說她就是暫時在長秀裏玩膩了,出外逛一陣子過一段時間還會回來的。總之,大家是各種想念花仙,常常聚在一起聊天一起回味和花仙一塊兒玩的時候發生過的種種趣事,期盼著花仙能夠歸來。可是,一天,兩天,盡管大家千呼萬喚,宇宙間依然寂靜無聲,花仙蹤影全無。

最難過的是詩人。他寫詩的靈感,以前總是源源不斷,如滔滔江水, 現在,隨著花仙的離去,他所有的靈感竟然也都悄無聲息地躲起來了。靈感一天不出現,他就一天寫不出詩來。就這樣,在花仙離開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詩人每天隻能靠寫一些不鹹不淡的小說打發時光度日。

一年,兩年,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也不知道究竟過了多少年,終於有一天,詩人的靈感在經過了千回百轉曲折彷徨之後回來了!

那是一種久違了的、奇妙的感覺!

詩人的心中百感交集,多年來積聚在他腦海裏的能量被靈感點燃,瞬間就如同火山爆發噴射而出!在激動和顫抖之中,他寫下了史無前例的、自鴻蒙開天以來世界上最最難懂的一首長詩!

詩寫完了,他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猶如鳳凰涅槃。

突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他清清楚楚地看見了花仙正在他的詩中隨著韻律翩翩起舞。
 

一凡微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