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從草根到精英,她的成功之路與眾不同
文章來源: 蓮盆籽2020-02-23 18:21:07

伊莉薩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哈佛大學教授,國會參議員。她站在競選講台上侃侃而談,十足的學者風範,給人的印象是象牙塔中的理想主義者。如果你以為她不懂得普遍美國人的生活,高高在上的精英,那麽你錯了。沃倫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出身,她的成就來自堅持不懈的自身努力,而且她走的成功之路不同於許多草根出身的精英。

沃倫出生於1949年,她成長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正是二戰後美國人回歸傳統家庭生活的年代。她家居住於中西部奧克拉荷馬州,那裏民風樸實保守。沃倫的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一間大眾百貨公司(Montgomery Wards)的銷售員,沃倫有三個哥哥。沃倫十二歲那年,她父親突然心髒病發作,欠下很多醫療賬單,而且因病少了收入,後來隻好改行做公寓維修工。但這時她父親的薪水已不足以支撐家用,家裏的汽車因還不起貨款而被銀行收回(repossessed)。沃倫的母親不得不出去Sears店裏做工。沃倫十三歲就開始在她姑媽開的小餐館端盤子做服務生。

沃倫早慧,小學跳過一級。她不僅成績好,而且是她高中辯論團隊的主力明星,多次獲獎並贏得州冠軍。但是沃倫的母親是傳統保守的女人,她認為女孩不必上大學出外任職,告訴女兒婚姻和家庭才是女人的歸屬。沃倫母親說家裏沒錢供她上大學,而且還告訴她女孩讀書越多越不容易嫁人。可是,十六歲的沃倫憑出色的辯論表現,獲得了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全額獎學金,然後,自己去千裏之外上大學去了。

不過,沃倫兩年後就棄學出嫁了。沃倫的高中甜心向她求婚,她立刻接受了。受她母親的傳統意識的影響,那時求學和職業對於沃倫隻是婚姻之後的第二選擇。婚後沃倫隨夫搬到休士頓,在那裏攻讀聲音糾正專業,取得學位之後可以做老師,那個年代女人的傳統職業。

然後,她又隨丈夫搬遷至新澤西州。在那兒當老師沒多久就因懷孕而失業。那時候的美國還沒有立法反歧視和保護家庭假期(family leaves)。女兒兩歲時,沃倫開始攻讀法律,在Rutgers University。兩年後獲得學位,生下兒子,考過巴試。

但是,家庭學業雙豐收隻是光鮮的表象,實際情況是沃倫疲於奔命,事業家庭兩頭難以顧全。沃倫畢業後在休斯頓大學任教,四年之內升為法學院副院長,並拿到tenue,但卻維持不住婚姻,於1978年和第一任丈夫協議離婚。

算起來沃倫的從政經曆不長,當選參議員之前一直在學術界任教和做研究。沃倫先後在德州大學,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任客座或全職教授。十多年前沃倫受憑於哈佛大學,她的薪酬是除管理層之外最高的一位。在女性平均工資隻及男性80%的美國,沃倫能在頂極學府爭取到第一位薪酬,這本身就是不可小看的成就。

沃倫與眾不同的地方,還有她的學曆。從州立大學畢業的哈佛Tenure教授,她是第一人。所以,她的人生徑曆,從多層意義上,都是女性自立自強的典範。沃倫是爭取男女平等的開路人。

沃倫的學術專長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法律的影響。她成名是在商業法和破產法領城的具體研究。因為她自己少年做工幫父親還債的經曆,起先她以為申請個人破產的不是濫用法律就是逃避個人責任。她認為有許多人鑽法律空子, work the system,,故意借債揮霍,讓別人買單。但當她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申請破產保護的人大都是自住房貨款太多,沃倫非常震驚。這項研究是沃倫對此領城最重要的貢獻。

實事求是的認真態度,是沃倫學術成就的基礎,也是她政治決策的基石。十年前美國金融危機期間,國會立法救市,隨後,聯邦政府建立執法機構保護消費者利益,沃倫在商業法律方麵的專業意見都有不小的影響和作用。沃倫競選總統的政治綱領也都有周密的研究為依據。

七年前,沃倫初次競選麻州參議員時,有人說民主黨要富豪多付稅是階級鬥爭(class warfare),沃倫做出強有力的回擊:

There is nobody in this country who got rich on his own. Nobody. ... You moved your goods to market on the roads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hired workers the rest of us paid to educate; you were safe in your factory because of police forces and fire forces that the rest of us paid for. You didn't have to worry that marauding bands would come and seize everything at your factory, and hire someone to protect against this, because of the work the rest of us did. Now look, you built a factory and it turned into something terrific, or a great idea. God bless. Keep a big hunk of it. But part of the underlying social contract is, you take a hunk of that and pay forward for the next kid who comes along.

沒有人能在這個國家自我致富。沒有一人。。。

你運貨用的是我們大家交稅建的路,你雇用的人是大家付稅教育出來的, 你的工廠安全因為有我們大家付錢的消防隊和警察.

。。。

你建廠賺錢了, 很好, 上帝保佑,你理應保留大部分,但基本的社會合約是, 你拿出一部分, 交付於後來者。

樸實無華的一段話, 沃倫把“社會合約”這個概念解釋得清清楚楚。

草根出身的沃倫,通過自身努力,克服多重困難,躋身精英階層之後,不以自己的成功而傲慢地批評滯留底層的民眾,反而轉身幫助中下階層的爭取更多的成功機會和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這尤其難能可貴。

沃倫出生於美國心髒地域,成長於中西部傳統家庭的女人都知道,社會對於女孩的期望是糖一般甜美的性情(sugar and spice and everything nice)。可是, 家庭和社會的美好寄托也是對女性個人發展的隱形障礙。職場女人必須能夠突破這個無形的局限。沃倫在競選過程中多次展示了她的衝擊力。

最近一場辯論會上,沃倫向前紐約市長富豪布隆伯格開火,指責老布豪掩蓋他歧視女性的劣跡。沃倫把布隆伯格付封口費的行徑比作罩扣口套(muzzle),言辭之激,火力之猛,令人震驚。但熟悉她的人都說,沃倫向來都是一位勇敢的鬥士。

我第一次注意到沃倫是在三年前。當時她反對委任新司法部長的發言被參院首領麥康勞(Mitch McDonnell)阻止。麥康勞指責她發言太長違規:

“She was warned. She was given explanation. Nevertheless, she persisted.

她被警告過了。她也被給過解釋了。盡管如此,她還是繼續堅持了。”

那個大男人再也沒想到,他本想教訓女人不要越位(know you place!)的話語一時反倒成為女權主義的新口號。

沃倫競選美國最高公職,在民主黨預選前幾州失利,但是她不言放棄,繼續堅持。作為衝擊玻璃天花板的先鋒女性,沃倫的勇氣和毅力值得敬佩。

無論是否認同她的政治理念,你都不難看出沃倫的成功來自她的勤奮和努力。沃倫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她是現代女性爭取獨立自由平等的楷模。

 

博文自薦

我的玻璃心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