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侄女對話1-兩代留學生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3-08-24 03:20:36

現在的年青人基本上都是手機不離手,平時很少有時間(有興趣)跟長輩們聊天。上個周末帶侄女去賓州的瀑布公園(Ricketts Glen),開車要兩個小時, 路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聊天機會。

侄女得到了Job offer, 我們自然要談論美國的工作簽證(H1B Visa), 2023年H1B中簽率僅14.6%,創曆史新低。聽到這個數字,侄女說我們老一代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拿綠卡比她們新一代容易。我們的對話圍繞著哪一代留學生容易展開了。

我先給她講了我的留學經曆,看看我付出了多少努力,經過了多長時間才到了美國。

我從1988年開始準備出國留學,經過一年多的學習,90年考了TOEFL,90年托福考試的價格是34美元,美元和人民幣的對換率是1:8.5。當年我在一所大學裏任教,講師的工資隻有120元(包括各種補貼)。也就是說,我兩個半月的工資才能考一次托福。

經過近三年的時間準備1991年我終於收到了明尼蘇達州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去北京辦簽證之前就聽說了沒有全額獎學金很難得到留學簽證。我隻得到減學費的半獎,去了兩趟美國大使館都是無功而返。相信城裏很多網友有類似的經曆。

留學通知書都收到了不出去是肯定不甘心的,美國的路不通就去歐洲。當時我們大學的圖書館沒有介紹歐洲留學的書,專門跑了幾趟武漢的外文書店買了一本介紹歐洲留學的書。去英國留學的人也不少,同樣擔心簽證的問題,不考慮英國大學。不可能再去學法語,德語,法國和德國也不能考慮。最後選了三所挪威和比利時大學,這三所大學的碩士,博士專業都是用英語教學。重新開始申請過程,一年後我收到了位於奧斯陸郊區的一所私立大學的通知書。收到通知書後隻高興了幾天就開始發愁了。沒有任何獎學金,學費和生活費加在一起要近三萬美元。1992年我的月工資隻有120元人民幣,如何能支付這麽巨大的留學費用?

當年我們也不可能從家裏得到資助。家裏頂多隻有幾千人民幣的存款,跟幾萬美元的留學費用相比,隻是杯水車薪。沒有錢就不去辦簽證?先不管那麽多,去試一試簽證再說。到挪威使館出示通知書和隻有一千多美元的銀行存款證明,沒有其它經濟擔保材料,簽證官沒有問什麽問題就給了我簽證。

1992年8月我到了挪威,在挪威呆了兩年,1994年去了加拿大,1998年來到美國。經過了7年(1991年收到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努力,輾轉兩個不同的國家才到美國,我們這一代留學生容易嗎?

下一篇談如何解決了留學費用。

相關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