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不能隻說不做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1-08-16 19:13:24

美國現在每天新增病例還在10萬以上,周圍越來越多人已經不太關心了,絕大多數都是症狀輕微或是無症狀。感染的人自己在家隔離10到14天後就能出門了, 所有商業秩序都基本恢複正常,去年疫情開時的那種恐慌已經看不到了,感覺人們已經開始習慣與病毒共處了。

一個好的公共衛生政策,是要在公眾身體健康與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之間找一個動態的平衡點。就像美國每年也有約3萬人死於流感,它本身屬於一種現實既定狀態,要對流感“清零”,這是不科學的。

「與病毒共存」的生活,至於美國的這種政策是否好,當然是自己的國民說了算。美國開放後,已經出現報複性旅遊高潮,可見大多數美國人是喜歡自由的。昨天中國留學生在上海浦東機場排隊等機去美國,有的航班等待和送行的隊伍長達千米。這些留學生和家長也認同了「與病毒共存」。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將無法無限期地關閉他們的國家,而不對其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與病毒共存"就是在一定的防護措施下(接種疫苗,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回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有的網友可能要問了,你說的這麽好,你敢與病毒共存嗎?下麵是過去十天裏,我參加的三個“與病毒共存”的活動。

一個星期前跟年輕人在一起燒烤。

朋友因為怕回去之後隔離14/21天而不願來美國,上個星期五我開車5個小時送朋友的女兒去上大學。朋友的女兒一個星期前才從中國過來。

作天在紐約見一對老朋友。

我們這些出國20-30年的老留,最大的收獲就是自由,可以到世界任何角落生活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追求自由、捍衛自由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原則!

美國也放開了留學生赴美的限製,持有 F/M 簽證的學生將不再受 " 赴美禁令 " 的影響,可直接由中國前往美國,無需在第三國中轉 14 天,這些留學生應該感謝“與病毒共存”。

三周前舉行的近40萬人的芝加哥音樂節Lollapalooza數據出來了,38.5萬多觀眾疫苗接種率達90%,最終感染人數為203人 (感染率0.053%), 無人住院,無人死亡。芝加哥人民免費幫大家做了臨床試驗,疫苗普及率無疑是當下最有效阻止疫情的方法,當時的音樂節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在人山人海人擠人的情況下鬧騰了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