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潤濤閻,讀謝寶瑜的《玫瑰壩》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0-12-06 06:23:54

讀潤濤閻回憶他在農村生活的文章,不難看出老閻揭露毛的謊言,鞭笞毛的罪惡,對毛太祖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這在普通人眼裏就是恨。幾天前我寫了一篇短文回答網友的問題,“老閻為什麽對毛澤東有那麽大的仇恨”。在短文裏我簡單地描述了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農村的不平等和農村的貧窮,潤濤閻的青少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的。從潤濤閻對家鄉的回憶裏可以看出,農村的不平等和貧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潤濤閻世界觀形成的社會基礎。

潤濤閻博客的三觀,對於在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是不難理解的。農村的50後、60後就不用說了,在城市裏成長起來的50後因為有上山下鄉的經曆,對毛時代的中國農村也有相當的了解。這也是潤濤閻的文章最能引起50後、60後共鳴的原因。在60年代後期以後出生的人,對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農村就沒有那麽了解了,所以會產生疑問:“老閻為什麽對毛澤東有那麽大的仇恨”?為了了解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農村,我來推薦謝寶瑜的長篇小說《玫瑰壩》。

謝寶瑜1956年生於重慶市牛角沱,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祖父祖母去了現在的四川省越西縣。1977參加了高考,上了重點大學的分數線,因為父親政治的問題,政審沒有過關。1978年再次參加高考,因為獲得了涼山州總分第一名才通過了政審。謝寶瑜父親曾經參加過“誌願軍”,去朝鮮打過仗。他在一次戰鬥中被炸彈炸成重傷,被送到了“後方野戰醫院”。他在這個“後方野戰醫院”躺了三天三夜。後來美軍反擊,“後方野戰醫院”裏麵的醫生和護士扔下傷病員自己逃命去了。他父親因為失血和饑渴已經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當他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在美軍的野戰醫院裏,成了美軍的傷病員戰俘。回國後卻被定為叛徒,開除軍籍團籍,遣送回重慶。全家都受到了他的這個叛徒父親的牽連。他祖父也因為受到他的牽連,被發配到越西縣去,美其名曰支援邊遠地區的建設。

謝寶瑜的長篇小說《玫瑰壩》,以真實的手法,描寫了西南一個偏遠的山村從1950年初到1967年底的巨大變遷,再現了中國革命對農民和農村帶來的恩怨禍福。短短的十幾年裏,農民作為一個群體,成了革命狂潮中最大的受害者。我是5年前讀的《玫瑰壩》。讀完了這本書,心情沒法平靜。在玫瑰壩原本或勤勞富足,或樸實忠厚,或懶散窮困,卻都井井有條的生活著的勞動人民,經過土改之後完全變了樣。想起這是短短的幾十年前發生在千千萬萬人真實的命運,不禁讓人扼腕,中國農村之所以這樣落後,中國農民之所以這樣窮就是從土改開始的。

謝寶瑜的寫法不太像一般的小說,沒有太多的景物,心理,煽情描述,節奏比較快,語言簡明易懂。在今天的年輕讀者看來,這本書描述的那個遙遠的鄉村,是一個荒誕的、魔幻的世界。但是這本書中的故事是如此真實,真實到黨史研究者高華教授(已逝)把這本書推薦給他的年輕同行,作為參考資料。 這是一本對得起曆史,對得起文學的傑作。

不管你是否喜歡讀小說,不管你是否關注中國當代史,不管你是否經曆過土改,鎮反,反右,文革,這都是一本不可錯過的書。喜歡文學的,會發現這是一部難得的現實主義傑作;喜歡曆史的,會發現書中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比曆史記載還要真實。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一本反映毛澤東時代中國農民命運的小說

 

相關的博客文章>>>     老閻為什麽對毛澤東那麽大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