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武漢日記- 這病那病,其實都是人命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20-02-19 13:16:15

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澤,生於江蘇南京,中國當代女作家,代表作《萬箭穿心》《風景》,最新長篇《是無等等》。

疫情雖然仍在關鍵時刻,但局勢確也在好轉。幹部們不敢懈怠,老百姓就會少吃很多苦。我高中同學告訴我一句口號,叫“不上崗,就下崗”。意思是說,你不好好參與抗疫工作,你就立即下崗。武昌區的兩個官員,今天就已經被撤了。而另一個人尚在隔離中的兒時鄰居說,這幾天,總算見到了說話語氣好的人。先前都是吼來吼去的。鄰居說,也可以理解他們吼,因為人太少,找他們的人太多,都急瘋了。但是聽到有人好好跟你講話,還是會很感動。急難時日,病人要求很低,隻是想在詢問時,有一句溫暖的話。而在前些天,這些都是奢求。我基本是在漢口長大,現在不太敢與漢口的朋友聯係。一聯係,就可能聽到一本人生掙紮的血淚賬。聽上幾次,我自己也焦慮。

說點別的:目前抗疫是大事,其他病人都在讓路。但是,時間長了,有些病人讓路就是死路。一些透析的病人或是病重到必須馬上手術的人,恐怕也都危在旦夕。因為感染病人太多,許多醫院都騰出床位,專門收治冠性肺炎病人。而大多普通門診也已取消,這導致眼下生其他疾病的人,到了無處求醫的地步。昨天看到腫瘤醫院的癌症病人在哭訴。心想,這難道是個死扣?真的就無解嗎?有些病人回家或許就是一個死。我們未必就沒有其他辦法幫到他們?

如果說,將感染性強的冠性肺炎病人轉送到外省治療,外省人民或許不肯;那麽,把這些不傳染而必須留院治療的病人,征得雙方同意,用車送過去,外省人民應該不會有意見吧?其實隻是麻煩一點,花錢多一點。可這些病人同樣是在顧全大局,政府完全可以給予一些補貼的。畢竟,這也是生命,也是救人,是應該去做的。哪怕招聘義工幫忙,或是呼籲社會捐助,大家也是肯的,不是嗎?下午聽說一個透析病人群裏,已經有兩個人死了。所以我想,盡管拐點沒到,但援兵已至,主帥亦臨,我們的抗疫工作也明顯走上正軌。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考慮得再細致一些?這病那病,其實都是人命。

還想說,這一次的疫情,讓我們看得特別清楚的是:整個社會展示出的人道水準處於什麽樣的程度。疫情之後,恐怕得有人出來呼籲呼籲:加強人道主義教育,這也很緊迫。它本該就屬於基礎常識教育。平時我們在電影裏看到,戰場上,醫護人員求助傷員,不會排斥異族異域,也不嚴格區分敵我。隻要是人,他們都會拯救。這就是基於最基本的人道精神。而現在,這場疫情,就是戰場,可我們展現出的人道水準之低,我真是不好說呀!

是的,人們經常有理由:我們是在執行文件。但現實變化多端,而諸多文件經常是草率出台,線條很粗。同時,文件也大多是在常識基礎上撰寫,與人道主義並不相悖。執行者隻需多一點人道精神,就不至於讓一個司機在高速路上流浪二十天導致其生存艱難;也不至於一家中有人感染,即有一群人衝過去把人家的大門用鐵杠封死;更不至於大人被隔離,讓有病的孩子餓死家中。諸如此類。

還有,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人道精神,同樣不會為了戰勝某一場非常厲害的大病,而把其他的病人遺棄。那時你的人道精神會告訴你:必須想盡辦法,讓這些同樣在病痛中求存活的人繼續得到治療。辦法不都是人想出來的嗎?我們的社會條件不差,國力也不弱,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難事。問題是:你的人道精神有沒有讓你去為他們著想。你若想了,你就會事先考慮到這一切。唉,我現在經常會嘮叨常識問題。而秉持人道精神,就是我們最基本最重要的常識。因為我們都是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