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珍貴的曆史照片 – 紀念方勵之逝世7周年
文章來源: 林向田2019-04-04 04:26:34

4月6日是方勵之逝世7周年,借清明節之際讓我們緬懷49年以後這位中國最偉大的大學校長。方勵之是中國近代民主運動的啟蒙者,他的思想影響著一代人走上了追求自由民主之路。

下麵這張照片是1988年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90周年,一群北大學生,熱情地圍住方勵之,邀請他發表演講。

方勵之的精彩人生是從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開始的。中共建政之後,多次整肅知識界和教育界,大學校長多半被打成“牛鬼蛇神”,受盡屈辱、苟且偷生。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有了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新氣象,也有了一批敢作敢為的大學校長,如北大的丁石孫、武大的劉道玉,最著名的影響力最大的是科大的方勵之。當時方勵之與校長管惟炎一起,致力於改變毛澤東時代大學淪為愚民教育工具的慘狀。作為右派長期被下放勞改,方勵之倍加珍惜獨立思考和學術自由。他堅持認為,大學的功效是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培養“黨的馴服工具”。

方勵之受邀到各處講學,這些影響不斷擴大,這是一個啟蒙過程,影響到全國。1986年12月上旬開始,合肥、武漢、上海、南京、北京相繼出現學生上街要求民主的遊行,方勵之作為中國科技大學第一副校長,在高校的一係列講話間接地促成了86學運。方勵之被免職時,當局給他羅織的罪名是“係統地執行一條資產階級辦學路線,把科技大學引向了自由化”。對此,方勵之反駁說:“對於我,這個‘罪名’是莫大的榮耀。一點不錯,在主觀上,我們確實想使科大成為一個學術自由的環境。”

三十多年後,再回頭看那個時代的大學、那個時代的校長,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今天中國的大學,被中共管製得如同鐵桶一般嚴嚴實實,自由主義思想沒有立錐之地。隻要稍稍表達一點與官方不同的看法,教授立即遭到舉報、圍攻和解聘;學生們更是未老先衰,個個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爭先恐後地入黨和考公務員。

今天“方勵之”三個字仍不能出現在中國官方媒體,大部分年輕人也沒聽說過他。方勵之先生的名字一定會排列在中國20世紀最傑出大學校長蔡元培、胡適、傅斯年之後,他是中共專製政體之下最有資格代表大學精神的人物。他是中國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