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裏根到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這個口號成功在哪裏?
文章來源: 博物2017-01-13 13:29:24

 

 

在美國比較關心政治的華人應該都熟悉兩個英文短語:"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和"Stronger Together",它們分別是川普和希拉裏2016年總統競選的口號。翻譯成中文:川普的口號是“讓美國再度偉大”,希拉裏的則是“在一起更強大”。這兩個口號乍一聽起來都很高大上,鼓舞人心。但對與美國曆史、政治現狀缺乏理解的人們,可能並不理解它們一些深層次的含義。這些深意對於我們作為美國少數族裔的華人尤其重要。

 

 

川普並不是第一個使用這個口號的人,裏根在1980年總統競選時用的就是 "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簡單的從邏輯上說,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的一個言下之意就是美國現在不偉大或者不夠偉大,過去的某個年代更偉大。那麽我們自然應該問兩個問題:

 

1
現在哪裏不偉大?
2
過去的哪個時候更偉大?

 

關鍵就在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回答上。但讓我們擔心的正是川普其實沒有針對這兩個問題有過明確的回答。這不是疏忽,而是別有用心。要了解他為什麽不明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理解一個美國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匯:“Dog Whistle”。這個詞直譯過來就是犬笛。大家看過80年代一個日本同名電視劇的都知道,犬笛隻有狗能聽得到。這個詞引申到政治上就是對某些群體暗示的信息。

 

關於川普說“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是不是他故意的犬笛,我不能完全確定。但我能確定的是,很多他的支持者是把這個話當成犬笛來聽的。他們聽到的是什麽呢?

 

 

對於在密西根,威斯康辛等工業州的失業工人們,他們會覺得當年工廠開足馬力,他們都有工作的時候是偉大的時代。

 

對於一些很保守的人,他們會覺得以前絕大多數人信基督徒,學校裏教創造論,墮胎違法,LGBT被唾棄的時代是偉大的時代。

 

還有一些人,甚至懷念60年代以前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權利受到限製,白人至上的“偉大時代”。對於這些人,美國已經墮落,目前的日益多元的文化,和眾多經濟和社會問題是美國現在不再偉大的表現。

 

 

 

說了川普的“讓美國再度偉大”,我們在看看希拉裏的“在一起更強大”。有些人說這個口號不夠吸引人,是希拉裏失敗的原因之一。

 

其實希拉裏這句話也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也別有用意。它的用意其實就是針對川普的“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提供另外一個視角和解決方案。這個口號的關鍵詞是together希拉裏清醒的認識到了川普支持者裏麵那些反對移民,反對寬容和進步文化的群體。

 

 

所以她著重而強調的說,我們隻有在一起才能更強大。這裏,強大(Strong)和偉大(Great)的定義是有區別的。所以希拉裏說美國已經很偉大(America is Already Great),這不是傲慢自滿,而是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進步的一個肯定,自豪的指出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和價值觀的引領者。

 

她同時指出美國也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讓美國更強大(Stronger)。就像川普對某些白人的犬笛,這也是希拉裏對包括我們華人在內的少數族裔的暗示,意思是我們是美國偉大的原因之一,在和問題的戰鬥中我們是同盟,不是敵人。

 

 

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讓發達國家裏的有資本或有創造力的人更加富有,讓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億萬辛勤勞作的人脫貧,但卻導致了美國等“後工業化”國家很多誠實本分藍領工人的失業。移民速度的加快,多種文化的融合和衝突也讓一些觀念傳統的人應接不暇,擔憂、恐慌、甚至反抗。

 

就像狄更斯《雙城記》開頭寫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愚昧的時代;這是一個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彌漫的嚴冬…目前世界像狄更斯描寫的法國大革命前夕,又迎來了一個分水嶺。國家和文化之間繼續尋求合作,融合還是走向孤立和對抗是這個時代的大問題。

 

我們不幸,也有幸的經曆著這個時代,必定會體驗到很多矛盾和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會讓每個有識之士思考,並根據自己的信念去行動。

 

川普被選上總統是這個大時代的一個小插曲,這個插曲剛剛開始,怎麽結束,沒有人知道。他對他口號裏“重新”,“偉大”沒有清晰的界定,讓人擔心。但是我們要像奧巴馬和希拉裏督促美國民眾那樣,不要被成見左右,給川普一個機會。

 

同時我們要認真履行公民監督政府的義務,因為我們華人可能比任何來自其他國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的方向和政策對老百姓的影響可以在短時間裏發生多麽大的變化。回應狄更斯的話:

 

 

我想說我們現在都進入了一個大課堂,我們懂得很多,同時也很少;

 

我們既是學識淵博老師,又是懵懂的小學生;

 

我們既要為社會倒退的可能憂心忡忡,又要為新變化,新活力充滿希望。

 

作者:以濤

本文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ID: ChineseAmeric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