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宿命的英雄,尚未成年
文章來源: 跑跑跑跑2018-03-28 06:22:14
by 孔大人 反吃瓜聯盟                    

這一刻似曾相識。
 

2018年3月24日,華盛頓。近百萬人聚集在主幹道上,其中大部分還沒有成年。


 喧囂中,一位少女走上高台。她剃著光頭,穿著破洞牛仔褲。

 


 

她叫艾瑪·岡薩雷斯(Emma Gonzalez),是佛羅裏達州Parkland高中槍擊案的生還者,因為前次集會的發言被學生們推舉為領袖。


 

艾瑪按下了秒表,開始計時。


 

人群一片肅靜。他們高舉著拳頭、高舉著V字手勢,噙著淚水。


 


 

6分20秒。
 


這是佛州Parkland校園槍擊案槍手射擊的時間。


 

6分20秒內,14名學生與3名教師被屠殺,數十人在血泊中倒下。


 

槍手是該校的學生Nikolas Cruz。19歲的他在美國不能買煙酒,卻買到了半自動衝鋒槍AR15。


 

AR15是軍用衝鋒槍M16的“平民版”。那些用於殲滅本·拉登的高速率子彈,粉碎了少年們的胸膛。


 

同樣的子彈,奪去了康涅狄格州Sandy Hook小學20名孩子和6位教師的生命。


 

同樣的子彈,讓拉斯維加斯音樂節上的人淪為槍靶。58人死亡,851人終身帶傷。


 

“AR15槍下,6分20秒。”


 

眼淚滑下了愛瑪的臉龐。


 

“卡門再也不能跟我吐槽鋼琴課了,艾倫再也不能喚吉拉的花名,Alex Schachter再也不能和弟弟Ryan一塊上學,Scott Beigel再也不能和Cameron在營地打鬧,Gina Montalto再也不能向好友 Liam 揮手,Joaquin Oliver 再也不能跟Sam和Dylan打籃球……


 

Alaina Petty, Cara Loughran, Chris Hixon, Luke Hoyer, Martin Duque Anguiano, Alyssa Alhadeff, Jamie Guttenberg, Meadow Pollack…”


 

愛瑪念出了喪生槍下每一個同學的名字。


 

她停在了Peter Wang ,那個擁有燦爛笑容、為掩護同學而犧牲的華裔少年。

Parkland高中死難者之三


 


 

Peter Wang


 

6分20秒後,少女艾瑪·岡薩雷斯(Emma Gonzalez)結束了她的演講。


 

“在指望別人之前,為你的生命而戰。”

Fight for your lives before someone else has to do it for you.


 

每一次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後,美國都會經曆一個怪圈:無辜的人倒在血泊中,政客為號召大家向上帝祈禱,控槍與擁槍派炒成一團,槍支銷售量暴漲,直到熱點別的新聞取代,直到槍擊案再次發生。


 

這一次不一樣了。


 

March for our lives運動由佛州的中學生牽頭,孩子們走在了成人的前麵。槍擊案的受害者為自己發聲,站在了市長、州長、國會議員的麵前。直到能為逝去的同窗和老師討回正義,直到殘害他們的武器被安全存放起來,他們絕不離開。


 

這一次,飽受槍支泛濫之苦、出身貧民區的非裔和拉美裔少年站在了講台中央。一直以來,他們的呐喊換來了誤解與汙蔑。子彈不分貴賤,槍下隻有冤魂,他們堅定不移。


 

這一次,富裕社區的白人少年不再置身事外。他們不是碎玻璃下哭泣的小孩,他們是槍支暴力的生還者。收起你的禱詞,收起你的槍,他們對偽善者說。


 

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各族裔的少年們站在了一起,為自己,也為同齡人的生命而戰。


 

這一次,少年站到了前台。從政界名流到娛樂明星,再到普通人,成千上萬的成年人在台下聆聽著。他們眼裏流露的不是同情,不是驚訝,不是評判,而是發自內心的敬意。
 


這一次,孩子給成年人爭取來了話語權。回溯十餘年的槍擊受害人與家屬在全美民眾前發言。各州致力於拖動控槍法案的法律人士和社會組織也得以聯動,為支持控槍的立法機關候選人爭取選票。


 

全球閱讀量翹楚之一的《衛報》,直接把北美版交給了佛州的中學生接管。校報《鷹眼》(the Eagle Eye)的學生主編、記者、評論員坐鎮赫赫有名的《衛報》,毫不遜色於專業人士。這些剛剛經曆了槍擊噩夢的學生發來了最前線、最真摯報道。


 

3月24日中學生編輯的《衛報》北美版


他們的訴求十分清晰:

1.禁售發射高速率子彈的半自動衝鋒槍。

2.禁售可將槍支轉為全自動化射擊的配件。

3.建立槍支販賣與背景調查的數據庫。

4.加強精神疾病機構與執法機關的溝通。

5.禁止槍展、堵上二手槍販賣漏洞。

6.將合法擁年齡提高至21歲。

7.增加精神疾病控製與研究經費。

8.加強校園安保。

少年們書寫的宣言書(manifesto)邏輯清晰、振聾發聵。


 

美國少年的呐喊得到了全球各地的呼應。感同身受的同齡學生,占領了各大都市的地標。


 

巴黎


柏林


就連教皇聖方濟各也在3月25日(Palm Sunday)這天一改以往說辭,向聖彼得廣場上聚集的年輕人說出了心聲:


 

“總有人妄想讓年輕人閉嘴,讓他們沉默,讓他們隱形,讓他們麻木,讓他們噤若寒蟬,讓他們置身事外,讓他們的夢想變得平庸而無望。”


 

“年輕人,你們生來就是為了發聲。即使其他人沉默不語,即使我們這些老一輩、這些不乏腐敗之徒的權威不再說話,我問你們,你們會不會大聲呐喊?”


 

“會!”人群高喊。


 

學生們的對手是可怕的。“全美步槍協會”NRA坐擁海量資本,武器公司源源不斷地進貢金山銀山。在華盛頓,NRA有龐大老練的說客集團(lobby groups),經驗豐富的宣傳機器。他們甚至還有自己的電視台。


 

除了NRA,美國還有數十個財大氣粗的擁槍主心骨協會。動輒捐款百萬美金的他們,可以擺布橫跨兩黨的議員。


 

NRA主席LaPierre


 

他們精於恐懼營銷(fear-mongering):

“買槍!買槍!隻有火力更足的槍支,能讓你壓住別人的子彈!


 

恐怖分子、非法移民、威權政府……沒有什麽恐懼是一把衝鋒槍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兩把!”


 

每一次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後,槍支銷量都會增加,武器公司股票嗖嗖上漲。


 

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是NRA的信眾,他解決槍擊案的辦法是給學校老師配槍。


 

上億的訂單,落入誰的手中不言而喻。


 

NRA主席與川普

“別靠恐懼給人們洗腦。你能讓槍消音,你不能讓我們閉嘴。” 學生們說。


 

抹黑受害者的人到處散布謊言,一會兒說死去學生的家長是雇傭的演員,去遊行的學生也是演員;一會兒說學生是政府探員的兒子“眼線”,搞不好整場槍擊都是陰謀。他們甚至以拙劣手法給艾瑪·岡薩雷斯P圖,把她手撕槍支圖案的照片PS成“手撕憲法”。
 


幸運的是,青少年才是社交網絡真正的主人。一係列的反槍擊運動App、辟謠帖、推特標簽迅速地占領了熱門。在他們的澄清之下,謠言不堪一擊。
 


 

左:真圖。右:假圖(並且故意P醜)


 

擁槍者的喉舌也偷換得一手好概念。他們把對槍支的合理控製強說成“全麵禁槍”,把對槍支法律的製定與改善曲解成“撕毀憲法”。


 

“學生們不該上街,應該好好學習做人工呼吸CPR。” 前共和黨議員、總統候選人Rick Santorum指責到。


 

學生們和醫務工作者自製視頻,解釋了給內髒破碎大出血的人做人工呼吸是多麽荒謬。另外這位前議員恐怕不知道,在美國大多數州如果想要高中畢業,還得通過CPR考試。


 

Santorum讓Parkland幸存者回去學CPR


 

“這些小孩連投票權都沒有,憑什麽對美國法律說三道四?” FOXNews評論員嘲弄道。


 

學生們不以為然,他們早就和法律人士製作了各州2018中期選舉投票指南。


 

“把那些擋在我們路上的立法者,全部用選票驅逐出去(vote them out)”。


 

少年們早就不是懵懂孩童了,他們是即將擁有投票權的公民。


 

從新英格蘭到加州海岸,從五大湖到佛羅裏達濕地,新一代的美國公民對NRA與其傀儡發出震懾:



 

“ 你們的時間到了。


對那些顧左右而言他、以金錢權衡人命的立法者,年輕人的意見清晰明朗:
 


“要麽支持我們,要麽滾。”

David Hogg,Parkland學生領導人之一。右翼媒體如Infowars, Breitbart將其妖魔化為“少年希特勒”的納粹軍禮:


如果舉手就是納粹,那誰又沒有呢?又是誰在給納粹的近親“白人至上”者幫腔呢?

在以往的美國議會中期選舉中,隻有不到五分之一的18-29歲年輕人前往投票。學生們的呐喊,就是對年輕人投票、參政議政最廣泛的動員。
 


華盛頓的天,真要變了。


 

也許,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命門。在美國是對槍支的宗教狂熱,在中國是對更弱者的揮刀相向。


 

能打破宿命的一代,正在走向曆史的舞台。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講這麽一個故事:


 

從前,懸崖下有一個村子。每隔一段時間,泛濫的海潮就會淹沒淺灘,吞噬村民的性命。懸崖上別的村子的居民急著大喊:“你們趕緊上來啊!”
 


 

村民們回答:“不行啊,我們的祖先就定居在這兒!”


 

“可是,三百年前,海不在那啊!”


 

終於,在一天清晨,這個村子裏的少男少女忍無可忍。他們扛起父輩的旗幟,牽著弟弟和妹妹的手,走向高處,走向光明。


 

朝陽似火,少年們頭也不回。


 

……猜你喜歡……

我有兩個驕傲  | 向種族主義說不
 

156名女性出庭作證
 

和伊萬卡談女權 | 挺川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