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往事 (2)
文章來源: 老貓Mikesmith2016-08-08 10:18:34

來加拿大17年了,有很多往事。想花點兒時間寫下來,留著老了時候再看看。本來也想讓孩子看,可惜她讀不了中文。

就先從2寫吧,第一篇還需要找時間。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1999年的夏天。那時我還是個留學生,在Kingston上研究生。 和老婆分開了5個月(結婚至今分開最長的一段日子)後老婆剛到。記得一個朋友幫我開車去多倫多機場接的機。 

我們和一對哲學博士夫妻(非常好的人,受益良多)同住在一個2 Bedroom Apartment 裏。那個Apartment在一個叫玉林的中國飯館上。現在好像改巴基斯坦飯館了。

旁邊有個車行,車行過去是個肉店。我老婆當年學的是俄語。大學畢業後才想起學英語。我們好了之後她零零散散學了一兩年,水平一直停留在新概念第2冊,基本語法至今不清楚。剛來加拿大的時候,聽說基本不會。記得去任何地方,她都緊跟著我,一句話也說不出。我自豪了很久一陣子。在國內我路都認不清,一切老婆說了算。到了加拿大我就全作主了 – 至少在第一年。當時沒想到她過年懷著孩子考了T 和Cope, 上了多大,生了孩子,兩年半念完本科,還High Distinction,找了工作,從新當家作主。這是後話了。

那時老婆平時在家沒事就打開字幕看CTV新聞,晚上就一起看X-File。夏天我沒修課,隻是做論文。每天工作3個小時。 下午睡過午覺我們就沿著小路走20分鍾來到Queen’s 大學的湖邊。看看安大略湖,湖邊的房子,海鷗和狗。記得一次見到一個流浪漢帶著一隻純白色的雪橇狗,還帶有一隻幾周大的小貓。貓狗關係很好。那隻貓好像把狗當成了媽。

那時我的論文還沒什麽思路。導師讓做的事情我真是連門都找不著。聽說我的一個師兄就是因為做不出這個題目Quit了。好在我自認還算聰明,總會找到思路的,也不太著急。剛來到異國他鄉,一切都很新鮮。盡情和老婆享受二人世界。 從那個夏天之後我們再也找不到那麽愜意,無憂無慮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了 – 因為我們有了女兒。

老婆是個勞累命。在家 過了不到一個星期,就待不住了。我去實驗室的時候,她也找了個大一的計算機JAVA課旁聽。她原來是學空調供暖的,除了初一在少年宮學過一點Basic,計算機編程幾乎一點不懂。我一直疑惑她怎麽聽懂老師講的是什麽。估計是什麽也沒聽懂。老婆還跟著做作業,竟然還跟著全班一起上機。在我的幫助下,用SWING編了第一個有GUI界麵的JAVA程序,記得是個能轉的輪盤。在上機的時候還認識了後來的一個好朋友。通過這個朋友的介紹,老婆找到了第一份打工的工作,就在我家旁邊的那個肉店。負責洗盛肉的容器和絞肉的機器。雖然我們沒錢,但我真是不讚成老婆打工。辛苦不算,還有危險。但她想嚐試一下,說什麽來北美總要有打工的經曆。幹了3周,不幹了。也攢夠了我們第一次去大瀑布和Algonquin的錢。記得在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是去留問題。老婆一直覺得國內好,想回國。但打算拿個學曆再走。沒想到一直到現在我們還留在加拿大。老婆覺得會計不適合她的性格,就決定學計算機。那時正是IT泡沫最大,全體華人改行學計算機的年代。

但要上學就必須考托福。為了練英語口語,老婆又找到一份義工:在一個Foodbank 給窮人分飯。每周去2到3次。聽說那裏的人雖然沒錢,但都很nice。 在那裏我們認識了第一個本地人朋友 – Ken. 我們就叫他老頭。Ken年輕時當過卡車司機,開過電器店。後來因為憂鬱症,就沒有再工作。Ken 很風趣,就怕有壓力。信了教後,一心想做好事,就在那個Foodbank做義工。 Ken的老婆Christine是個護士長,也很nice。Ken聽說我在駕校學車,就主動提出用他的車教我。經過幾周的練習拿到的駕照。真是好人。後來我們在多倫多有了小孩,Ken和Christine還特地來看我們。我家的貓Tebby(我的頭像)還是Ken幫忙找的,可惜去年已經去世了。


無憂無慮夏天過後,事情來了。我的導師要求我一年內必須畢業,否則就不再給獎學金了。我們沒存款,全部生活來源就是獎學金。我還剩下3個月的時間寫論文,通過答辯,完成研究生的最後兩門課,TA, 找工作,辦移民。壓力很大。老婆也開始準備托福,選學校。

Good time is like the sand in your hand: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you can’t help but keep losing it. 

九月開學後,短暫的好日子結束了,我們麵臨很多難題。

首先,我是從99年1月份開始上的學,而和我同年級的同學比我早上了一個學期。這樣在所有人專心寫論文的時候,我還有兩門課要修。而所有同學裏又隻有我麵臨12個月必須畢業的壓力 – 享受了整個夏天,隻剩下3個月了。 為了減輕些壓力,又能拿高分,就選了和本科4年級一起修的Advanced數據庫理論和網絡。但沒想到這兩門課的作業巨多,非常耗費時間。同時,我的論文必須在十月底以前出第一稿。我當時唯一的調劑就是做TA. 我生來好為人師,脾氣好,手底下鬆,嘴又饞,學生們很喜歡。那時家裏經常有中國學生們送的好吃的。看到有些同學拖家帶口,吃力的學,感慨很多。所以判作業能給10分的決不給9分。

最麻煩的是移民。看別的同學花三個月就辦完了移民,我在夏天根本沒操心。沒想到我的移民過程最終卻很讓人操心。我等到老婆一落地,第一周就遞交了移民申請。兩個月後作了體檢。但之後就音信全無。眼看別的同學都開始找工作,我連個身份都沒有,不敢大規模遞簡曆,感覺心理很不踏實。記得天天回家就和老婆商量,要不咱就回國?反正從前的老板還要我,而我又喜歡原來的工作 – 做了2年IT,在公司裏挺popular的 (和做 TA受歡迎同樣的原因), 尤其在大小秘書堆裏。

現在想想當時的情況挺糟糕的。可能本人性子慢,反映遲,當時並沒覺得特別難過。工作幾年的消耗讓現在的我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如從前了。

那時老婆比我有信心。認為移民一定會及時辦下來。好像她也從來沒認為我找工作會有問題。依舊每周兩次去她的義工,並開始專心學英語,練聽力,打算過年考TOEFL. 老婆在國內學的是空調,在設計院工作。我們那時就打聽這個行業好不好找工作。聽到的消息都是前景不好,不拿本地學曆很難成為工程師,隻能做描圖員。大家都說學IT好,有錢圖。那時年輕,從小受到了錯誤的教育,於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讓老婆,女兒和家庭在今後很長的日子裏付出很多。 換了現在的想法,我肯定會快樂讓老婆作快樂的描圖員。

當時黑暗日子的一個亮點是我們和哲學博士夫婦在十月2號3號一起租車去了大瀑布和Algonquin. 現在提Algonquin大家不會有什麽感覺,已經成為了北京的香山。但那次的旅行卻深深的留在我的記憶中。之後雖然我每年還去Algonquin,但就像去了另一個地方。一方麵那次的天氣特別好,楓葉紅的非常燦爛,又不是周末,沒什麽遊人,另一方麵是我們四個人心情特別好。從那次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我們年輕意氣風發時最燦爛的笑臉。雖然隻過了幾年,但變化真的很大。

想起來我至今非常感謝哲學博士夫婦。沒有他們的安排,我們不會有那次的旅行。來加拿大後我們先後有過三次和別人同租的經曆,每次都非常幸運的遇到了非常好的人,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和快樂。

旅行回來後,老婆覺得自己整天除了學英語外無所事事,便開始琢麽幹點什麽事情好不耽誤時間 – 最後終於想到了,生個孩子是最有意義的事!

 

新年剛過,在我緊張準備答辯期間,老婆終於如願以償的懷了孕。沒想到前期反應挺大,什麽都吃不下,甚至連聞做飯的味兒都惡心。哲學博士愛燉肉,每周都做。以前聞著挺香,現在老婆聞著就隻想吐。我隻好厚著臉皮問博士這兩個月能不能不吃肉。沒想到博士真是好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估計博士當時沒有意識到不吃肉後果很嚴重。隔了幾個星期,有一次從博士緊鎖的房門裏傳來淡淡的肉香,我們發現博士終於受不了沒有肉的生活,偷偷在自己房間裏燉牛肉。沒辦法,不能餓死活人,隻好放人一馬。其實也是當時我們幾個人錢少,很少能去飯館吃,而且Kingston的中餐館就那幾家,也就VIP的菜還將就能吃。在當時我們的嘴裏已經是美食了。

Kingston 曾經有兩家中國蔬菜店,大點兒的那家著火燒了,就隻剩下一家了。中國菜全部是從多倫多運來的,種類少,不新鮮,又貴。除了豆腐,其他蔬菜我們隻好從離家遠的一個Food Basic買,肉就從學校附近的A&P買。不好意思老求有車的同學,我就經常騎車把菜,米,麵背回來。記得當時是冬天,雪很大,又有一段大上坡,真是鍛煉身體。那時的我比現在瘦很多,身體精神都很好。搬來多倫多之後再沒騎過一次車,出門都靠開車,反而沒有當年的勁頭了。記得那時天天為答辯,移民,找工作犯愁,沒能把精力放在怎麽照顧好懷孕的老婆身上,現在還記得我們當時吃了無數頓雞蛋西紅柿。估計女兒身體不壯實也是因為這個。

在孕期反應最重的時候,考托的時間到了。二月初,在St. Lawrence College的僅有的筆試考點。不像機試,筆試一年就那麽幾次。錯過這次就影響申請學校了。老婆沒準備好,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想著好歹靠著俞閩洪的真題和磁帶,混個550總沒問題。沒想到結果出來,583。 雖然比起我當年大二考的653成績不算高,我也很佩服了。老婆學英語一共也沒幾年,基本語法不清楚,竟也可以申請當地大學了。

後來我們到了多倫多之後,Brock 大學最先給的通知,沒去。約克也給了。但老婆心裏早有了別的想法。決定五月搬來多倫多後, 四月份我們和博士租了一輛車花了一天功夫來多倫多找公寓,在5個公寓裏找了一個離城市最遠的,最便宜的,可以步行到多大世嘉堡校園和Centenary Hospital的Two Bedroom Apartment. 房間的廳很大,景色很好。因為來一趟多倫多不容易,就立刻交了了兩個月的租金(幾乎是我們最後所有的積蓄),簽了一年的合同。那兒的環境看起來真不錯,綠草悠悠,離Morningside很近。後來才知道那裏就是著名的亂區Malvern。但住那裏兩年真沒覺出什麽。反而讓我對多倫多產生了感情。

五月份搬來多倫多後沒多久,老婆終於等到了多大的來信。可惜不是錄取信,而是說因為她英語成績不夠,建議考COPE。既然我們已經住在多大邊上了,離別的大學又那麽遠, 沒什麽可考慮的,考吧。去考COPE的時候是我們第一次開自己的車去Downtown,老婆的肚子在那時也開始明顯的看出來了。考完沒多久,通知又來了。寫作成績不夠,建議再單考寫作。這次我不幹了,哪有這種牛校,涮人玩嗎。挺著大肚子,三番五次的考英語,精神受折磨,孩子跟著受累,還把別的學校都耽誤了,這種學校也不見得就有什麽好。老婆也有點不高興。但跟我說就再考這一次,不行就拉倒。在考試前的一周裏,老婆天天在家裏練寫英語八股文,我給改錯。終於又去考了一次,這次等來了錄取通知。

我不怎麽佩服聰明人,我佩服有毅力的。在這點上,老婆比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