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美國,哪裏更好
文章來源: 林子丹2013-10-31 12:21:04

也許是因為我在加拿大和美國都住過不短的時間,有時會有人問我,這兩個國家,你覺得哪裏更好?我卻往往會感到不知道從何說起,於是回答:

It depends(那要看情況).

加拿大和美國是兩個相鄰的發達國家,說的都是北美口音的英語,並且雙方公民可以持護照很方便地出入對方國境,在很多外人看來,這兩個國家很相像,可是真的住下來,你會發覺它們有不少很不相同的地方。最近我仔細想了想這兩個國家的特點,根據我的親身經曆總結出來如下的幾條。

首先,加拿大對新移民更友好。我不太了解現在的情況,十幾年前,一般都是自己從移民局要表格,如實填寫,寄出去不多久就會被批準了(我們的申請是4個星期內批下來的)――獨立移民是個人申請,不需要讓公司出麵。一旦移民成功後,還有不少後續的服務,例如一個稱為Association for New Canadians(加拿大新移民協會)的組織,專門為新移民服務,除了可以去那裏的英語學校學習,還管幫著看小孩,夏天有給小孩辦的夏令營,節日還有聖誕爬梯,甚至幫助找工作。而這一切都是免費服務,讓初來乍到的人們覺得不是在孤軍作戰。

在美國則是另一番天地,除了個別的牛人,很少有人辦綠卡不請律師,而且還要找有經驗的移民律師,否則就那一堆140(移民申請),485(身份轉換)和Priority Date(優先日)的繁文縟節就能把人完全搞暈了。美國移民有很多種,走哪一類的移民也不省事。比如職業移民的第二類有學位的申請較為簡單,但是勞工卡的批準是漫長的等待,而且,必須要公司出麵申請,這樣一來,一旦雇傭關係出現問題,除非是轉換身份的485遞交超過180天,你就會前功盡棄,而依賴公司辦綠卡的雇員,沒經曆過是無法體會那種有求於人的難言之隱的,難怪有人會咬牙切齒地發誓拿到綠卡後立即跳槽走人;第一類的傑出人才倒是很快,可是那些推薦信,論文,引用,也讓人絞盡腦汁;如果是結婚綠卡,婚姻一旦依賴於配偶,缺少了平等的前提,那就隻能自求多福了。另外,如果你有不明白的事想去移民局問訊,那麽請做好被粗暴對待的準備,移民官態度往往倨傲,居高臨下地看著你,而且是隔著小窗口像審犯人一樣,在那種地方,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在口口聲聲大喊民主的美國。

我個人感覺,美國雖然是個移民國家,但是老移民們對新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不甚友好,我所在的中西部尤甚。一次聽當地電台廣播,話題是非法移民的孩子能不能上州立大學,主持人明確地認為這不合理,聽眾打進來的電話也大同小異地隨聲附和。記得一位當地女士口氣十分憤憤不平:他們是非法的,憑什麽讓他們占據本來應該是我的孩子的機會?

聽完那次廣播,我回想起以前在加拿大看的一條 CBC的新聞,說的是如何處置那些在溫哥華抓到的坐船來的中國偷渡客。電視畫麵上顯示那些人被暫時安排在一個地方,正在吃豐富的自助餐。記者采訪了兩個當地老太太對這件事的看法,她們口口聲聲地說該讓他們從哪裏來的回哪裏去。這條新聞一經播出就引起軒然大波,很多觀眾都怒斥那兩個退休老人太無恥,太沒有同情心,太給加拿大丟人。

第二, 美國工作機會要多很多。以前我曾在加拿大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它以生產數字圖像器材著稱。當時我是作應用工程師(Application Engineer),所服務的客戶大部分來自美國,比如XeroxRaytheon等。我曾看到過公司產品銷售的比重分布圖,上邊赫然顯示有50%是在美國,四分之一在歐洲,加拿大隻占5%。後來,我所在的那個公司的分部被關閉以後,我在另一個公司短暫地工作了一段,再後來,就在加拿大找不到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了,隻好二次移民來到美國,在現在這家公司一做就是10年。我感覺在美國找理想的專業工作雖然也不是很容易,但總還能找到。而且即使專業工作丟了,商店裏常年有聘請店員的小牌子,隻要你想工作,隨時可以找到一個,不至於餓肚子。

第三,加拿大更安全。十年前,我從平和又繁華的渥太華剛到中西部的這座中型城市的時候,幾乎被新聞裏邊經常發生的槍戰給嚇壞了,剛租下來的公寓外邊也整天流動著安全巡邏車,跟同事一打聽才知道那附近有一個購物中心,剛剛出過停車場上的強奸案件(後來那個購物中心因此關閉),讓我整天提心吊膽的。第一次去芝加哥是在一個聖誕節之前,走著走著就有流浪漢上來糾纏,但馬上就有巡邏的警察把他們給支走了。相比之下,加拿大把窮人都養起來了,他們有吃有住,不至於出去鬧事。我當學生的時候住過一個地方,樓下住的就是一些拿政府福利的無業者,一個老太太有病沒病的就叫救護車,另一個中年男子還跟我借過錢,但他們都是很溫和的。還有就是加拿大的槍支是管製的,不像美國這麽泛濫。

到如今,我對那些槍擊之類的惡性事件已經熟視無睹了,找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想辦法住在高尚社區,而且避免經過那些每個城市都有的壞區域。說起來也諷刺,我當學生時住過加拿大一個海島的貧民地段,有一天發現車窗玻璃被砸碎了,車裏的一些零錢也不見了。我先生則因為有一次忘了鎖車,被人抄走了放在後備箱中的提包,裏邊有他的護照。在美國這些年倒沒有遇到此類事件,有時車庫門忘了關,門也忘了鎖,所幸的是沒有遇到壞人來搗亂。看來不論是哪個國家,安全是總體的,不安全是局部的。

寫了這麽多,發現還有很多話沒說出來,比如購物,孩子上學,還有醫療保險等等,留作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