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回國散記:參觀蔣氏故鄉拜訪蔣氏族人巜上》
文章來源: 翩翩葉子2016-12-02 10:35:18

回國散記一參觀蔣氏故鄉拜訪蔣氏族人《上》

這次回滬初始,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等我歡天喜地調整好了時差,吃飽喝足準備遊覽祖國的美好河山時,無奈天公一直不作美,氣候就像善變的孩兒臉,一不高興就陰雨連綿。但這也最終掃不了我拜訪曾經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與其家人居住的蔣氏故居的興致,還是興趣盎然地踏上了溪囗之行。

說起來我家還真和某武嶺溪口的蔣氏族人有一段繞了二繞的姻親關係。我是家裏唯一一個不曾去過奉化溪口的人,故這次的溪口之行也彌補了我多年的遺憾。

千年古鎮溪口鎮鍾靈毓秀,有山有水有靈氣,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當然最如雷貫耳的中國曆史上叱咜風雲的一代梟雄蔣介石就出生於此。其鎮名來自於一條讓很多文人墨客讚歎不已的狹長的像寶玉一樣靜幽碧翠的剡溪。杜甫曾讚道:"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武嶺門是溪口鎮的大門,巍峨挺拔,飛簷翹瓴,氣派十足,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門額二麵都鐫有"武嶺"題字,正麵的是國民黨元老,書法家右任所寫,背麵的則是敬重前輩的禮讓的蔣介石的真跡。

三裏長街依傍在蜿蜒東流的美玉般的剡溪。這裏就是蔣氏父子從小生長的地方。蔣氏故居就座落在鎮中街,它是由豐鎬房,玉泰鹽鋪,小洋房等諸多建築組成,屋內的遺物在文革後損失殆盡。79年中央拔款修繕與恢複了蔣氏遺跡, 是國家級5A旅遊景區。

這張我是借用了蔣小妹妹微信裏的一幅照片。很遺憾,因故我沒能有機會在白天拍下玉一般的剡溪。





豐鎬房原是一座古樸莊重的三間清代建築,蔣家祖屋,毛福梅生前居住地。蔣父蔣肅庵死後,兄弟分家,兄長得了玉泰鹽鋪。原本與弟共同擁有,因弟早逝蔣介石獨得豐鎬房。1929年擴建成前廳後堂,兩廂四?的布局。蔣經國1937年攜妻蔣方良從蘇聯回鄉,毛福梅根據鄉俗在此為他倆補辦了婚禮。



    豐鎬房蔣家客廳



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祖父親以經營鹽,酒及石灰等為主,是溪口鎮上唯一一家經營官鹽專賣的店鋪。曾遭遇過二次大火。1948年出資重建。



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原本遷走26戶鄰舍,但最未一間蔣的周姓發小不願搬遷,當時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並沒有強拆豪奪,倚強淩弱,他尊重鄰居的權利。所以留下了一段不太統一的畫麵。末處未種花的就是周姓人家,它被稱為"中國最牛的釘子戶。"



39年日軍轟炸溪口,據說毛福梅本來己從豐鎬房逃出,過了弄口,突然想起房門未上鎖又折回, 正好被炸彈炸塌的牆壁擊中,不幸遇難。



這個比大家通常看到的要狹窄得多的樓梯是孝順的蔣經國特地為小腳的母親建製的的,被稱為"孝子梯"。母親逝去六年,蔣經國修繕了故居的房子,他相信母親仍然會回來,特地把樓梯修得很狹窄,希望有那麽一天母親魂兮歸來,可以方便穩當地上下樓。







蔣氏宗祠。供奉蔣族先祖,紅白喜事,家族修譜等都在這裏舉行,是溪口蔣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蔣介石自題"忠孝傳家"門額。

 



小洋房是二層高的建於1930年的西式別墅,由於當時用的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稱為"洋灰",房子造型又帶有西方建築的風格因而得名。它前臨剡溪,後倚武山。有山有水,風景優美。37年蔣經國攜妻從蘇聯回國於此住了二年。屋內有一石碑,鐫刻著蔣經國書憤筆疾書的"以血洗血"字樣,表達了他對致母之死的日軍複仇的憤慨。



文昌閣是蔣介石的私人別墅與書樓。1927年,蔣介石與宋美齡聯姻以後常來溪口小住39年被日機夷為平地,直到87年政府拔款在一片廢墟上重建。這裏也是西安事變後的張學良被送到溪口軟禁的最先暫時落腳點,十天後他便被送到雪竇山幽禁起來。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臥室,床頭床尾都鑲嵌了鏡子。一說是蔣擔心刺客行刺,這樣便於觀察四周,又說是為了愛漂亮的宋美齡時刻能看到自己的妝容.



蔣介石1927年創辦了武嶺學校,人稱"小黃埔"。蔣辦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農業人才及尊從蔣母的遺言:"所遺家產之半自辦義務學校,教授鄉裏子弟因貧失學者"。學校附設了多項社會福利事業,有農場,林場,醫院,工廠,電廠及公園等。

在我們參觀了這些蔣氏故居的第二天,天氣還是雨朦朧。我們依然興致勃勃地驅車25分鍾遊玩了雪竇山,張學良幽禁地,三蔭譚,千丈岩及妙高台。



車子一路盤旋蜿蜒進入了雪竇山風景區。雪竇山有"四明第一山"美譽。中國佛教五大名山,是彌勒佛的道場。神洞,山穀,奇湖,壯瀑,秀竹,亭樓是雪竇山美倫美奐的風景,真是外處皆風景,外處有靈氣

一進門全球坐姿最高的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銅製的露天彌勒大佛笑嗬嗬地看著人們。隻見他倚坐在雲端中,坦胸露腹,雙耳垂肩,左手提著布袋,右手握著佛珠,眉慈目善,笑容可掬。阿彌陀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界可笑之人。





雪竇寺內建築莊嚴氣派。古樹矗立寺的周圍。兩株漢代銀杏樹一公一母樹葉茂盛,高聳入雲。



這二株挺拔茂盛的楠木是被軟禁的張學良親自鍾植,被稱為"將軍楠"。當時他想備作百年之後棺材之用,然而他並沒有用得上。真是盡管外麵風雲變幻,這裏的一草一木,生長依舊.



從雪竇寺步行大概15分鍾左右到了張學良1937年一月到九月被幽禁之地一一一個上海人創辦的中國旅行社舊址。據說張學良在大陸的幽禁地達9處之多。1937年西安事變後,這裏成了張被幽禁的第一個場所。特務與憲兵連監督他的一舉一動,他的活動範圍不得超過60公裏。雪竇寺便成了他經常散步散心的地方。於風至與趙四小姐輪流呆上一個月照顧陪伴他,而她們倆卻並不照麵。



              張的臥室

會客室



被特務頭戴笠派來監視張的劉乙光住所。他手下30多人分三班嚴密注意張的一舉一動,密切匯報。



人說虎父無犬子,但張學良給人的印象就是風流倜儻。他一槍不發丟了東三省,震驚中外的就是發動了輸贏大置換的西安事變。周恩來題詞:千古功臣。蔣介石則評價他:小事精明,大事糊塗,把握不堅,心定不足,殊可悲也!





雪竇山上的妙高台三麵直臨深淵,高峻驚險,四周山脈,盡收眼底,我們看時,煙霧彌漫,宛如仙境。據史料記載蔣介石"八歲時始上雪竇山,見妙高峰愛之"。蘇東坡也曾在此賞月

(當天煙霧繚繞,照片拍不清,遺憾!)



1927年蔣介石第一次下野,修築了這中西合壁的別墅,並自題門額"妙高台"。三次下野都居於此。天不佑人,萬物變遷。1949年1月蔣介石失落歸裏,引退回溪口。4月,大勢已去,蔣介石黯然離開妙高台,離開溪口,離開大陸,從此絕別故鄉,再也沒有回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會客室

 蔣介石的辦公室及會客室。仿佛看到了當時蔣介石與國民黨達官要人,何應欽,湯司令,陳城,戴笠等高官等商談國家機密。其實那時溪口儼然代替了南京的政治中心的地位。妙高台則成了國民黨的幕後指揮中心。

雪竇寺旁的千丈岩,東浙的雄偉奇覌濗布,落差達186米,似飛雪噴灑,似輕煙彌漫。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稱其"千條直裂峰,百尺倒瀉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策杖爆底道出:憑檻未窮千丈勢,請從岩下舉頭看。

溪口還是全國聞名的毛竹產區,有"竹鄉"之稱。先民人工培育毛竹,規模厐大。溪口的名特產"羊尾筍幹"飲譽江浙滬一帶。



這是我們住宿的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都是素的,甚稱我心,吃飽了才能爬山涉水。

溪口呆了三天,都是陰雨天氣,因攝影技術問題,(不怪天氣)拍得不太好,真實的雪竇山還有下篇繼續寫的"三隱潭"身如其間有如世外桃源,真是人間仙境,美不勝收。謝謝大家耐心覌看,下篇主要是與蔣家族人聊吃與談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