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熬"成了老華僑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23-04-17 19:54:16

三十年前我剛剛來到楓葉國的時候,和許多初來乍到的留學生們一樣,對周遭的一切既好奇又忐忑,對未來的前景既向往又不安。那時候,我們每當遇到在這裏生活了有些年頭,已經擺脫了"生存焦慮"的華人,都會很羨慕很恭敬地招呼一聲:"那您可算是老華僑了哇!敬佩!"

我從前遇到過的老華僑,都有各自用命運譜寫出的移民故事,或悲愴,或淒涼,或豐盛,或恩典。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我也成了後來源源不斷登陸楓葉國度的新移民眼裏的"老華僑"。而頻頻回首自己三十年足跡的時候,我通過不停地給自己熬製無數鍋的心靈雞湯,終於把過去的眼淚委屈都燉成了精神大餐。

我所知道的最早的老華僑,是聽另一位被我稱呼為伯母的老華僑親口訴說的。伯母是上海人,1949年去了香港定居,那時她還年輕。到了六十年代,中國大陸鬧起了文革。伯母一家雖在香港,還是感受到了不安。在那個時間段, 一大批試圖遠離恐懼,渴望長居久安的香港人,選擇了移民,伯母一家隨波其中。伯母說,其實我們在香港是舒適的,家裏都有菲傭。人到中年,移民加國,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當伯母拖著采購的食品迎著風雪走在回家的路上時,也曾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麽來到這裏?!"

"然而,"伯母接著說,"我遇到了一些老華僑,他們卻非常羨慕我們這些新移民,因為我們後來者再也不用經曆他們早年被歧視被排斥的苦難。一些老人拉著我講述他們的故事,我才知道中國廣東有這麽貧苦的地方,我才知道台山人即使不背井離鄉也活不下去,我才知道加拿大對華工曾經多麽殘忍。"伯母說她當時一邊聽一邊哭,尤其當聽到華人千辛萬苦修完鐵路後真的是被白人往海裏趕...有人被逼到活活淹死。

聽了最早的華工老人的心酸故事,伯母開始積極麵對新時代的賜予,並很快在銀行找到工作,一直幹到退休。伯母的一雙兒女,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後,一個做了醫生,一個做了工程師,各自婚姻美滿。伯母和伯伯實現了移民夢,雙雙提早退休,全心回報社區,做義工,傳福音。他們生活樸素,心靈豐厚。

我當年作為初來者曾經在伯母家暫住過幾天。前途未卜的我看著伯母坐在陽光普照的客廳沙發上悠然地給孫女編織毛衣當作消遣,不由發問: 我哪一天能夠活成伯母的境界呢?結果伯母笑著安慰我:"你們這代人會比我們更強,不是猛龍不過海,能夠出國留學的,都不是等閑之輩。不要擔心,將來會好起來的。"

接下來,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走出國門的一批人,開始被我們後幾年到來的留學生們戲稱為"老華僑"。因為他們早到了十年,八年,甚至隻是早了五,六年,有些家庭就已經創出了相當穩定踏實的生活。教授我統計學的老師,就是來自上海的"老華僑"。她僅比我先來六年,就已經順利拿到博士,被聘為我所就讀院係的助理教授了。我叫她Q老師。Q老師作為過來人,十分明白我的"孤苦伶仃",節假日她請我去她的公寓吃飯,完了還讓我打包帶回家。上海菜,多麽合乎我的口味啊!老師當時還未結婚,但是她那溫馨雅致的單身公寓,就讓窮學生我望塵莫及了。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老華僑們擁有的歲月靜好,曾經在我這個初到者眼裏如同九天攬月一般遙不可及。然而當我埋著頭撲騰完了學位,撲騰完了移民,撲騰完了工作後,抬起眼來環顧四方的時候,驚奇地發現,自己也成了靜好一族。如果心無旁騖,堅定紮根的話,新生活的建立,總比想象的更快,更好。

再後來,中國人開始跳過留學,直接以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的方式來到加國。這些移民好像一扇扇窗口,讓我看到了大洋彼岸的騰飛發展,讓久未歸去的我驚奇不已。許多新移民們在國內都是人龍人鳳,來到加國還是經曆過重新定位的磨合過程。但是畢竟不同於我們當年赤手空拳的老留學生,他們的起點和期待都高了很多。我愛聽他們的故事,在開闊眼界,感受時代的同時,我更深深地體會到上帝的公平:我的起始雖然卑微,我曾經的困苦在後來人看幾乎不可思議,但是這一路跋涉到現在,我經曆了多少喜極而泣啊。為著這樣的精神財富,我也要感恩自己的時代自己的足跡。

近幾年來,辦公室裏新添了不少年輕孩子。一聊,原來都是新一代留學生,學成之後順利上崗。她們管我叫"姐",其實我比她們大了有一輩了。年輕人都很有職業規劃,該考什麽專業證書,門道清楚得很。不過她們對今後是歸是留似乎還沒完全拿定主意,畢竟,時代不同了,中國人越來越有底氣去衡量適合自己的取和舍。我這個三十年不挪窩的老華僑,在孩子們看來,真是恐龍級別了。而我看著孩子們,由衷地喜歡他們的灑脫,卻並不羨慕他們的所謂"選擇的自由"。我不由地回想起自己的艱難歲月,我們困苦中的老留一代,都有過共識:我們的身後就是太平洋,我們沒有退路。這份絕境中的誓言,如今多麽讓我自豪啊!

"誰都有變老的那一天", 這句話,原本是提醒年輕人不要忘記體諒老人。不過我覺得,把這句話改成"誰都有熬成老華僑的那一天"來送給新移民,也非常合適。

新移民和老華僑的互動也有一些有趣的規律。比如新移民初來還沒有摸清門道的時候,會很羨慕和佩服老華僑。等到他們站穩了腳跟並且青出於藍的時候,又會覺得老華僑也就那麽回事。那多半是移民自我感覺最好的階段。等到漸漸適應下來的新移民們開始學得像加拿大人那樣淡定悠閑的時候,又有更新的移民們浩浩蕩蕩地湧了進來,帶著更鼓脹的腰包,更高規格的期望,來與前人們"討教"。

有人相信,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移民會在新大陸更加昂首挺胸。腰包鼓脹能夠帶來的方便和舒適自不必說,但要說這與贏得尊重和融入主流有什麽必然聯係,我好像並沒有看出來。我是從艱難的起始一步步過來的。我深刻明白貧窮的鉗製和心酸。慶幸的是,加拿大本土文化裏,勢利的東西並不多。我遇到過的加拿大人,既不媚富也不仇富。他們具有豐富的同情,樂於相助。我一路上得到過的關照和扶持,可以數算成書。

在從新移民到老華僑的路上,有人歡喜有人失望。我發現移民的初衷不同,期望也不同。比如有人厭倦宗祖國人情網羅的糾纏束縛,追求簡單自然的人際關係,那他就能更加適應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生活。比如有人對製度與個人的關係特別敏感,於是他們用腳投票,決絕而堅定,像出走美國自我隔絕的張愛玲女士,還有聲稱"我沒有鄉愁"的餘英時先生。對我來說,我真是非常感謝當年申請出國時在各個衙門遇到的阻攔,沒有這些痛苦,我不會這麽懂得珍惜加拿大的一切。

移民的初衷,大致都一樣: For Better Life 。隻是每個人對什麽才是更好的生活,理解各有不同。其實聖經裏充滿了各樣的"移民"故事,每個故事對我們今天依然都是震撼都是啟發。比如上帝示意亞伯拉罕離開故土,去到祂應許的地方; 比如上帝吩咐羅得帶領家眷離開索多瑪,永不回頭; 而最恢弘的篇章,應該是摩西率眾浩浩蕩蕩出埃及了。因為當今世道紛亂,我有感重讀了"出埃及記"。當讀到以色列人在移民路上反悔抱怨,嫌棄辛苦; 讀到他們吵鬧說在埃及雖然身為奴隸,但是吃香喝辣,有啥不好?! 我仿佛有似曾相識之感。這,或許就是一個典型的關於移民初衷的實例: 對於什麽是好的生活,每個人的理解可以如此千差萬別。

最近因為疫情防控,據說國人的移民意願大大高漲,而楓葉國又一次成了移民目的地首選。看來,移民將永遠是後浪推前浪,千帆竟駛過。"出埃及記"告訴我們,離開故土隻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抵達"流奶與蜜"的地方,還需要經過曠野的跋涉,信心的考驗。隻有上帝眼裏"配得"的人,才能走完這樣的旅程。當初與摩西一起走出埃及的浩眾,全部迷失在路上。是他們的子孫後代,才終於進到迦南之地。

我過去做新移民的時候,並不喜歡唐人街,中國城,認為那些屬於"過去"的故事,與現代又西化的我不再相幹。今天當我自己"熬"成了老華僑,我的心態完全變了。甚至,當我在墓園讀著一個個華夏名字,我的心裏都有莫名的感動。是他們的卑微開創,他們的隱忍堅持,他們的平權努力,讓後代如我,有幸生活在更包容更平等的加拿大。是的,是這些苦難的老華僑,而不是越來越強悍,越來越富豪的"祖國",讓我們昂首挺胸。

三十年了,我也曾在困苦孤單的時候頻頻回首張望,"緬懷"從前,質疑過未來。我也常常軟弱。今寫下這篇,留作自勉,不斷提醒自己,路,永遠在前方,也隻能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