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國擺攤記(下)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22-08-27 10:46:55

前篇寫了我幫學姐在YMCA擺攤賣物品,結果大失所望的故事。就在我悻悻然垂頭喪氣的時候,校園裏認識的另一個武漢來的女生,遞給我一本"曼哈頓的中國女人",說是她父母從國內寄來的,她剛剛讀完,非常勵誌。

我正處於低落的階段,勵誌雞湯來的恰是時候。我花了整整一個晚上,讀完了這部激情澎湃的個人奮鬥傳記小說。不得不承認,作者周勵是個人物。甚至,她有點太過於似個人物,以至我對她的自傳的真實性,隻敢抱有將信將疑的態度。

其實在國內時,我也聽說過"北京人在紐約"的傳說。我沒有仔細跟蹤這類傳奇,因為我堅信這樣大起大落的故事與我完全不搭。我不是藝術家,更不是冒險者,我漂洋過海而來的最終目的也不是發財做大。我在走出國門之前,英語已經達到了流利的水平。我對自己前途的規劃,是付出了諸多心血努力和踏實積累的。換言之,我對今後自己將要麵對的風險,是經過計算評估的。

我唯獨沒有想到,當時的經濟是如此糟糕。工作難尋,並不僅僅針對外國學生如我,事實上,我身邊的本地同學,也都沒有工作。不過他們領著學生貸款,沒有簽證延續和移民申請等壓力,所以依然可以不慌不忙地專心讀書。

第一學期結束,聖誕節到了。這時學姐又來了電話,她告訴我,在跨海大橋另一端的姊妹城,有座本地最大規模的跳蚤市場。據說聖誕節後第二天的Boxing Day,那裏的客流量會達到一年裏的頂峰。"要不你再去試試?"學姐鼓勵我:"上次YMCA畢竟場地空間有限,人流自然不夠。"我其實還沒從上次實踐的挫敗感中解脫出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答應了下來。我現在回想,可能還是剛剛讀完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又多多少少地衝昏了我頭腦的理性,掃蕩了我心中的存疑。再者,我雖然在嬌生慣養的原生家庭長大,但是成長過程也不斷被社會和學校的英雄主義教育所洗腦。我是林黛玉的身子,革命家的情懷。我怕隻因為一次的嚐試就退卻,將來過不了自我檢討這一關。我怕我在未來某天會責怪自己曾經脆弱膽怯。

去海對岸的姊妹城D市,我的兩條腿再長也夠不到了。如果我沒有記錯,這次出行是我在小城的兩年中唯一一次坐了公交。那是節後第二天,我起得比上次更早。我在空寒的大街上拖著物品袋孤獨蹣跚而行,腦子裏不由地就想起美籍台灣女作家於梨華在她最著名的留學生作品"又見棕櫚 又見棕櫚"裏的一句陳述: 此刻世界依然在溫暖中沉睡,唯獨我絕望地醒著。

我趕早出發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路途遙遠,人生地不熟,我要留足時間以防迷失走丟; 二是跳蚤市場的攤位是按照先來者得的規矩出租的,場地租滿即止,我怕撲空白跑。

加國的公交汽車,暖氣充足,舒適寬敞,前往的D市我也從未去過,我本可利用這難得的車旅機會,順帶欣賞一下沿途風光。可是我那一路想必是心事重重,滿腦子翻轉的全是接下來的"生意經"。因為關於那天坐車的記憶,在我完全成了空白。我隻記得,待車終於到站,我再度被拋入刺骨的寒風中。抬頭望去,我看見了傳說中的巨無霸跳蚤市場,因為是室內封閉建築,遠看與普通的購物中心並沒有區別。而在這樣嚴寒的清早,市場的正前方已經有了排隊等候的小商家了。我慶幸自己沒有耽誤,趕忙加快步子,奔上前去。

在如此的低溫下等待,有著度分鍾如度年般的痛苦。排隊的人們多捧著熱咖啡取暖,親朋好友間用談笑打發時間。我在稀稀拉拉的隊伍中孤零零地打著哆嗦。

終於開始登記攤位出租了。每個攤位的全天租金是30元。對窮學生來說,這30元掂掂足夠讓我心疼得跺腳。我暗地裏發誓,等會兒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好把這扔出去的本金先掙回來。

攤主們進入市場,各自開始擺攤布置做準備。忙碌了約一小時後,時鍾指向了早上九點整,此時跳蚤市場正式開門營業,迎接顧客。

果不其然,雖然天寒地凍,但是擋不住人潮洶湧。估計因為節假日的原因,隻見拖家帶口的顧客川流不息。我伸長了脖子,眼神熱切,期盼有人願意為我的貨物駐足停留。很快,我意識到情況不容樂觀: 上次在YMCA,顧客大多儀表堂堂,雖然他們骨子裏未必欣賞得了東方工藝,但是都能保持"附庸風雅"的禮貌。而相比之下,逛跳蚤市場的這些普羅大眾可是不屑於任何虛偽的教養,但凡超越了他們日常見識的貨品,他們一概略過,完全沒有探賞的好奇。無疑,我攤上的這些東方傳統工藝品,在他們眼裏既沒有實用價值,也沒有審美趣味。

我又發現,跳蚤市場裏的其他攤主,出售的多是經濟實惠的廉價生活用品和二手商品,而他們的攤位前總是人來人往,喜氣洋洋。我再次明白自己的文化在這裏是邊緣的,孤立的。而這又不是當地百姓的過錯。我私下已經得出結論: 學姐對本地市場的預測,過於樂觀了。這加國小城,畢竟不是曼哈頓。在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曼哈頓,或許會發生窮學生搖身一變成為金主的傳奇故事,而這裏,沒有孕育這等夢想的土壤。

這一天,我清清楚楚地體會到了什麽叫人群裏的孤獨。到後來,內心的倦怠讓我不再熱切。我幹脆佛係,坐下來,守株待兔,願者上鉤。快收攤的時候,學姐來"視察"了。她一看這滯銷的情形也有點懵。隻見她立刻抖出跳樓甩賣的架勢,開始轟炸式兜售。對路過的客,她一邊竭力介紹,一邊主動打折,大幅砍價推銷。結果在結束前,她連推帶拉地賣出了零星幾件。

結束分成的時候,同樣沉重的師姐默默遞給了我屬於我的份額。我雖然愧疚,還是鼓起十二分的勇氣嘀咕了一句:"攤位租金三十元呢!"師姐無語,又遞過來十元。我鬆了口氣,這下總算沒有賠本,勞苦了一天,除去自掏腰包的攤位租金和交通費用這兩項支出後,實現了收支相抵的純零,多麽清清爽爽的一個零!做生意買賣的興趣,至此完全熄滅。

短暫而毫無收獲的寒假結束了。終於,天無絕人之路,剛一開學,我就接到麵試通知,隨後順利得到了自己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 為隔壁院係的小型圖書館設計一個信息數據庫。當時每小時僅$6.5的報酬,卻讓我欣喜若狂。對比擺攤推銷,坐在辦公室按時付酬的一份工作,是多麽踏實而奢侈啊!

小城不同於曼哈頓,從生存的角度來看,這裏是"水至清則無魚"般的貧乏又傲慢。這裏隻有比獨木橋還要狹窄的正統之徑,供少數幸運兒越過。而我,竟是那有限的少數者之一。我常常振振有詞地在媽媽麵前誇口:"我一個女孩子,在痛哭流涕的艱苦歲月裏,走的可都是陽光正道!"我現在回想,自己的這般說辭還是太驕傲了。如果沒有命運之神的眷顧,我那陽光下的昂首挺胸又能維持多久呢?

有了第一次求職上的突破,我在加拿大之後的三十年,工作再也沒有間斷過。無論是大學裏的兼職,還是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雖然財富成長的空間極為有限,卻適合天性安貧樂道的我。不知學姐現今在何處發達? 她是開拓進取型人才,對財富有著強烈的渴望,相信她的人生軌跡與我的多半是大相徑庭了。

如今再回想自己當初手拎兩袋物品,風雪路上奔波尋夢的兩次經曆,不由啞然失笑。"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我相信,人生所有的路過都有意義。正是這些懵懂的碰撞,冒失的妄想,才完整了我的青春。不是有句流行的說辭:"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就是說,即使懷揣夢想,成功的希望不過萬分之一。那我彼時雖有夢想卻沒有實現,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一切都無怨無悔,一切都會被歲月洗滌得幽默而又溫馨。每當我在當下的幸福溫暖環繞之中,手捧一杯熱茶,任思緒穿越回到初始,我總是由衷地感恩: 安詳知足的中年生涯,何其美好。末了再想想,又肯定地加上一句: 耕耘求索的年輕時代,可不是同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