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的"木蘭之殤"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17-01-13 06:42:49

聖誕新年之際,我沒有再寫新作,而是花了些時間重讀自己過去一年的博文。我的一個好朋友說,一年的酒還不夠醇,堅持寫,十年後我給你出個集! 想象朋友拍胸脯的豪邁狀,我知道這是曹操的"望梅止渴"之計,不上他的當。再給我十年我也拿不出像樣的幾篇,還是順其自然,不設目標更明智。朋友喜歡讀林語堂,他說希望我也學學林氏幽默,讓文字的趣味有所提升。

我讀書實在太少了。可以說成年後的我一直被各種"生存壓迫"所困擾,幾乎沒有沉靜下來好好地讀什麽書。對大名鼎鼎的林語堂也是隻聞盛名,零星掃過他幾段隻字片碎的經典名言,看過印象並不太深的"京華煙雲"電視連續劇,隱約記得哪裏讀過他與賽珍珠的友情與疏遠。既然朋友提起,我就有了興趣去了解這位大師。到了我的年齡,了解一個人除了看世界對其的評價,除了讀他的作品,還多了個年輕時不懂去在意的地方: 考察他的婚姻與家庭。

正好手頭借了本書,專述民國名人的原配們的跌宕人生的。讀了魯迅與朱安,郭沫若與張瓊花,徐誌摩與張幼儀,李叔同與俞蓉兒,正壓抑得透不過氣,終於迎來了兩個有了溫暖和希望的故事: 胡適和江冬秀; 林語堂和廖翠風。兩對夫妻都相守白老,除了懼懾於江冬秀的凶悍和感念於廖翠風的大氣,更是得緣於胡適,林語堂溫良的品格,集愛情與責任於一體的認知,順服命運的智慧並善用詼諧優化生活的能力。

我也喜歡上了林語堂。"薄情不可怕,就怕薄情有文化",胡,林並非聖賢,也不是柳下惠,心中也有摯愛。但在多數人隻會要麽向封建禮教低頭,要麽以泛情泛愛來反叛的兩極間徘徊時,他們卻在婚姻磨合中悟出了生活的本質。除了他們多了點耐心,多了點理性,更有,他們除了講情,也重義。

美好的婚姻也是躲不過遺憾和殘缺的。胡適的小兒子胡思杜在大陸自殺離世讓人歎息,感慨君子謙和,溫潤清澈如胡適者,也奈何不了孩子的特立獨行。而我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更受到的震撼卻是來自選擇結束生命的林語堂的女兒林如斯的故事。聯想到林語堂文采中流露出的恬淡平和,清幽哲思,簡直覺得讓這樣的打擊發生在他的人生,實在就是造化弄人,百思不解。

林如斯是林語堂引以為豪的長女,人如其名,美麗如斯,聰慧如斯。有說”京華煙雲”中的女主人公姚木蘭,是林語堂筆下和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而姚木蘭就是林語堂以林如斯為原型創作的。在如斯正當年華時,林氏夫婦為她物色了才貌俱佳的華人青年醫生。在訂婚前夕,如斯卻與一美國青年私奔,驚呆眾人。尷尬不已的父母咽下苦果後,打起精神接納女兒。結果如斯所追求的浪漫神聖自由的愛情不過是噩夢一場,以全然失敗告終。心碎神傷的如斯陷入懊喪和抑鬱中不能自拔,精神世界開始崩潰。後來的日子她始終孤身一人,無法再相信人性。雖然有父母的勸導,還是不敵無盡的心靈黑暗,49歲自縊身亡於工作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年邁的林語堂深受打擊,於5年後撒手人寰。

再讀,讀到林"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無為之治,信馬由韁";"在巴黎,他帶女兒們去夜總會,看脫衣舞,半夜才回家";我不禁疑問:純西式的放養,完全以自由和天性為本,不經任何修剪地成長,是不是更優越的養育?真正西方的精英教育也是很嚴厲的,這是我讀狄更斯的作品,知道貴族寄宿學校讓男孩子們洗冷水澡錘煉意誌的細節裏知道的。

父母究竟有沒有責任在三觀方麵引導孩子,又如何引導? 當今無神論的精英們引領下的世界所滋生的種種時髦理念正以排山倒海之勢來掃蕩和摧毀傳統價值,怎麽讓孩子們麵對誘惑或霸淩,也要堅定地保守"蒙神喜悅的心靈"? 我們是不是打著"以人為本"的旗號在隨心所欲的路上走得太遠了?子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我們怎麽盡責地保守它,實在任重道遠。

講求"生活的藝術"的林語堂,被譽為是中國的幽默大師的林語堂,我絲毫不懷疑他對女兒的摯愛,和他追求自然純真的信念。隻是生活本身是骨感的,更多的時候我們乃是需要含辛茹苦,負重前行。苦累中的人生,責任和奉獻更應該被我們尊重,而不盡是詩意和幽默。

林如斯為什麽要逃婚? 如果她的家庭如眾所描述般開明,性靈,那有困擾糾纏可以跟父母交流呀。我家大寶摔了跤,我說讓媽媽看看有沒有傷破,她捂著腿說:"媽媽別看,我不怕自己身上疼,但我怕媽媽心疼!" 連孩子都知道心疼父母,成人難道不懂責任,不知自己行為會給父母帶來傷害?! 這裏似乎有外人未知的隱情。一直都提醒自己,隻評現象不評個人,隻要同情不要論斷,更不要輕易評論別人的家庭。隔著窗簾,你並不知道人家真實的生活,議論也多是妄議。但林如斯的故事卻讓我破了例。可能有女兒的媽媽太敏感,太能想象有女兒的父母的愛與痛。如斯是那麽不幸,看不到希望的苦,她已掙紮承受了很久。無可爭議,這樣的結局是挫敗。

這時再讀林語堂充滿智慧的名言,就有絲絲雞湯的味道了。唉!我們誰又能做得了他人的心靈導師呢?!耳旁響起"那勞苦擔重擔的,到我這裏來,我必讓你得安息"。隻有說這話的才是我信賴的。我隻能告誡自己: 養育孩子是路漫漫,雄關無盡...天下父母惟願孩子幸福,但也隻有做了父母才會深深體會其中的諸般無奈和乏力。我願我的孩子遭遇柔弱時知道信靠真光真道,跌倒了還能爬起,重新得力。

突然覺得缺乏語言技巧,沒有幽默素養的先生其實給了我更重要的東西。曾經抱怨他未雨綢繆,杞人憂天; 不喜他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厭煩他認真,刻板,一絲不苟。理工頭腦的他從不傷春悲秋,四季陰晴對他更多地意味著孩子的衣著冷暖。突然渴望跟他更緊密地並肩齊挑,不留任何遺憾地貼近孩子,關愛孩子,在並不是常藍的天空下同他合力為我們的家遮風擋雨。突然知道,生活的藝術其實是活出來的,而不全是寫出來的。

至於幽默,是智商,是天賦,有,固然可愛,沒有也不急強求模仿,隻怕火候未到,東施效顰。生活有時非但不幽默,而且殘酷到尖刀直刺你最柔軟的地方。跟不苟言笑的先生在一起,被他提醒被他訓,少了輕狂少了醉,換來的是每晚躺在床上,睡意迷糊中瞻前顧後時,能象從前的打更人那樣吼上一嗓子:"平安無事囉!" 值! 平安無事四個字裏包含了多少責任,多少付出,多少心思,多少深沉,多少真知,多少灼見。我祈禱我一生都不遠離這四個字。有這四字伴我一生,即使少了詩意,缺了幽默,我還是能將此生自視為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