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新歌《羅刹海市》火了
文章來源: 暖冬cool夏2023-07-23 13:03:24

刀郎曾經是我的最愛,幾乎他的每一首我都耳熟能詳。他的歌聲滄桑,渾厚遼闊,歌曲通俗,不無病呻吟,傳遞力量,傳遞真情,有十足的男人味,能走進人心。當年在沒有任何廣告策劃宣傳的情況下, 刀郎以一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一炮走紅,走入千家萬戶而風靡大江南北,他的歌曲銷售量名列榜首,把當時所有其他流行歌曲甩出不知多少條街。

今日跳完舞回家,補吃早飯時,某人繞有興致地告訴我,刀郎出了新歌,在頭條上紅翻了,風靡全網,評論區的留言更是笑翻天了。

我手機裏沒有裝頭條,放下碗筷先來看看文學城有沒有這消息,居然沒有。所以,在自家的後花園,特此為自己曾經粉過的歌手發聲、支持、打call。下文大部分內容摘抄網頁: https://m.posts.careerengine.us/p/64bd37515e066a2807242b15, 我隻是重新編排了下版。


先來看新歌《羅刹海市》的歌詞:

羅刹國向東兩萬六千裏
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
隻為那有一條一丘河
河水流過苟苟營
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兒喚作馬戶
十裏花場有渾名
她兩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開言先轉腚
每一日蹲窩裏把蛋來臥
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隻雞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
勾欄從來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邊來了一個小夥兒他叫馬驥
美豐姿少倜儻華夏的子弟
隻為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
龍遊險灘流落惡地
他見這羅刹國裏常顛倒
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
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
半扇門楣上裱真情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
綠繡雞冠金鑲蹄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豈有畫堂登豬狗
哪來鞋拔作如意
愛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
女子為好非全都好
還有黃蜂尾上針
西邊的歐鋼有老板
生兒維特根斯坦
他言說馬戶又鳥雞
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雞
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
那馬戶又鳥
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歌很長,咋看無厘頭的歌詞,內涵和隱喻卻深不見底。它這麽非凡獨特的立意,是借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裏的《羅刹海市》為背景,借古諷今,描繪現今社會繁華又荒誕的場景,鞭撻的是這個黑白、美醜顛倒的世界。

說實話,這歌詞我隻讀懂一半,或是一半都沒有。歌之所以火遍頭條,招人議論,是因為:
“網友對這段歌詞的解釋為:那又鳥(那英)、苟苟營(浙江台)、一丘貉(汪峰)、公公好威名(高曉鬆)、三孔鼻(楊坤)、人未言先轉錠(好聲音)、半山門楣(指那英)等等。”(摘自網頁)

再來看看十幾年前為了封殺刀郎,這些知名音樂人是怎麽說的:
那英:他(刀郎)不具備審美觀點
汪峰: 刀郎現象是流行音樂的悲哀
楊坤:刀郎的歌是音樂?他那叫音樂嗎?
高曉鬆:刀郎的專輯,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裏。

當年的封殺也是夠狠的,刀郎後來的沉寂,萎靡不振與此有關。
做人還是要厚道一些。

至於這歌詞是不是網友所理解的,是不是真的有所指,或許隻有刀郎自己心裏清楚。但是網友們的熱議再一次把刀郎推到風口浪尖上。個人以為,刀郎或許不會為十幾年前的恩怨寫這樣一首歌,然而歌曲無疑是在借古喻今,揭露人類社會這種物欲橫流,人情社會的世態閑涼。


希望這首歌不會再次遭封殺。畢竟,我們的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需要百花齊放,需要有人敢於表達內心,敢於表達憤懣不平。而刀郎,“農民歌手”也罷,不登大雅之堂也罷,卻是流行歌曲的一麵旗幟,一個能寫能譜曲能唱,被大眾真正喜歡接納的好歌手。

再抄兩段網上的文章作為結尾:

網評全話: 情到深處有西海,愛到極致為樓蘭。 刀郎過後無西海,雲朵之後無樓蘭。 苟苟營羅刹海市,豈有畫堂登豬狗。 自此後,峰無言,坤無語,那無音,鬆無影。(人民群眾的語言是豐富的,睿智的,犀利的,也是幽默的)

“《羅刹海市》,是刀郎沉寂多年的一個反彈,是被打壓之後的實力證明和發泄。這首歌看似處處虛構,卻也句句寫實,堪稱當代樂壇魯迅再現。” (https://m.posts.careerengine.us/p/64bd37515e066a2807242b15)

來聽聽新歌《羅刹海市》 (曲調有幾分像《探清水河》,敘述性的)

來聽聽老歌《西海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