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思念 親情
文章來源: 吃出健康2017-01-30 13:13:14

按照家鄉的習俗,從臘月23開始就熱熱鬧鬧的過年了,家家戶戶蒸花樣(年糕,包子,饅頭,糖三角,棗花糕,魚饅頭,刺蝟饅頭等等),燉魚肉,象征著來年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蒸的花樣吃不了都放在一個大大的籃子裏,蓋上蓋,凍起來,過了年吃,這叫年年有餘。我喜歡這樣的節日氣氛,自己過年往往也準備很多年貨。

今年,我打不起過年的精神,對過年沒有多大興致,甚至傷感。母親是在去年春節期間去世的,又過年了,回想起從前和父母過年的情景傷心難過,勾起我對母親深深地思念,父母的離去將是女兒心中永久的痛,再也沒有機會享受與父母過年的快樂。

今年小女兒隨她爸回國陪奶奶過年是我的安排。兒子回國過年是老人積攢了一年的的期盼,小女兒回國過年是我們給老人最好的年禮。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婆婆在,最起碼還有家可回,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小女兒回去後很高興,她喜歡國內那熱鬧的過年氛圍,白天親戚們帶她出去遊玩購物,晚上她和堂姐堂妹們一起放燈,放花,玩得不亦樂乎!她在和人們的交流中,也學習了中文。

相反,我自己在家感覺有些孤單,這也是我第一次單獨留守。一個人的飯怎麽做也是多,一碗麵條,一碗餛飩足已,不願意再做別的了。直到臘月29日晚上,大女兒問我過年準備的怎麽樣了,需要她帶什麽東西回家,我才心頭一動,女兒回家過年,我得準備了。當晚我就發上麵,第二天上了半天班,就回家做飯,過年也來了精神。有幾家朋友請我一起去吃年夜飯,我也婉言拒絕了,我要等女兒回家!臘月30那天,我蒸了包子,糖三角,還有棗卷子,晚上包的餃子。女兒又告訴我,晚飯不要等她了,她趕不到家,我自己做了一個菜,完事。

晚上8點半,女兒趕到家,她帶回來很多零食,我倆都躺在沙發上,一邊聊天,吃零食,一邊看春晚,感覺很心暖。女兒回來後,讓靜靜的家中有了生機一片,淡淡的年味中彌漫著陽光燦爛。

幾天前,女兒在一個新開業的西餐館為我倆訂了晚餐,這是給我的驚喜,沒有事先商量.幾道菜我倆要的不一樣,為的是彼此分享。

味道還不錯,就是有點小貴,花了女兒$120。女兒問我第二天想去吃什麽,我說不出去吃了,我要讓你吃吃媽媽的味道。第二天我給女兒在家做了她愛吃的走地雞燉香菇和油燜蝦。

過年有貼心的女兒相伴,我感到很溫暖。今年的年味,就這樣在和女兒的相伴中,分享著,開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