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CU病房見聞 (3):感受醫患關係
文章來源: 白水之魚2017-01-17 08:13:00

經過這次與ICU病房近距離接觸,雖然時間不長,但感觸良多。

據說,凡是進入ICU重症監護的人,除了一些突發事件,如車禍導致受傷進行搶救的病人外,能從裏麵出來的比例大概是50%

幾年前,母親在中國過馬路,發生意外車禍,被送進了ICU,在裏麵呆了兩天。萬幸隻是一些皮肉傷。因為難受,加上老太太對護工不滿意,在裏麵受不了,強烈要求離開,結果第二天就被轉到普通病房了。

大家知道,ICU病房是嚴格限製家屬進出的,更不可能有家屬陪護了。這一點很多人不太理解,其實這樣做完全是為病人負責。因為這裏的人,都是危重病人,抵抗力都比較弱。一方麵要確保病人不會被外來人可能帶進的病菌“二次感染”,二方麵要保證病人的休息,另外還要避免醫務人員的正常工作不被家屬打擾。

醫患間的溝通問題

博文《中國ICU病房見聞:八卦與真相》裏提到,醫患之間的坦誠溝通很重要,特別是跟危重病人的家屬的溝通尤其需要。通常ICU病人命懸一線,家屬本來就擔憂,又不了解裏麵發生的情況,這時侯最需要的就是醫生的“溝通”。這一點中國的醫院很欠缺。比如中山大學這家附屬醫院ICU病房,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醫患家屬見麵程序,每次探視時間隻有30分鍾,看完病人,馬上去見醫生,沒有任何安排。每次都是我們主動去找醫生,醫生隻有1-2個,病人多達一二十個,如果每個病人家屬都想跟醫生了解情況,結果會是什麽樣?

也許,很多人會為醫生說話,新聞裏也經常報道說,醫生連續做手術十幾個小時,出了手術室就累倒在地下了。我不肯定這是不是真的,但我會問,一個累的快要倒下睡著的醫生,繼續給病人做手術應不應該?手術質量能保證嗎?

我覺得,中國的醫生一定很辛苦,相比於西方發達國家,中國人口多,醫生少,中國醫生的負荷肯定比西方大很多。醫生整天忙於患者,剩下與患者家屬溝通的時間必然少了。這也是我這次回國,為“醫生不考慮家屬感受,家屬被忽略,缺少溝通”找到的最好理由。

如果是這樣,那中國“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就不是醫生的問題,當然也不是病人和家屬的問題,應該是中國的醫療體係出了大問題。

有人會說,白水之魚你太“白”,太天真了,隻要你有“關係”,給“紅包”,就不會有上麵你說的困惑了。我相信是這樣,因為醫療資源有限,有限的資源當然要用在“刀刃”上。可難道沒有關係的普通老百姓隻能這樣嗎?到頭來患者和家屬隻能把心中的積怨撒在醫生身上嗎?

這次幾天的經曆,還注意到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

病人的生活用品

ICU病人的全部個人“供給”要由家屬來準備,讓我很驚奇。如果是普通病房,還好理解一些,但在ICU這個“人命關天”的特殊之地,這樣做,真的讓人費解。難道這時候,醫院就不擔心家屬從外麵帶來的“生活用品”會汙染病房嗎?這方麵的可能性,一點也不比家屬探視帶來的風險低。

ICU病房外的牆上,有一個說明和清單,告訴你要準備哪些東西。飲食不必說,需額外購買“飯卡”,個人用品應有盡有,包括:肥皂洗發水,衛生紙尿片,牙刷牙膏等,凡是病人需要的日常用品,都要家屬來準備。

從外麵也可以帶飯進來給病人吃,當然前提是你的親人有能力吃。嶽母進來後大概第三天就開始昏迷,靠藥物維持,所以這方麵也沒有太多感受。

ICU病房的費用已經很高了,為什麽還要家屬來打理這些事?

現在什麽都有友“,有“戰友”。“驢友”,還有“病友”。2-3天的功夫,交了幾個病友的家屬,是不是該叫“屬友”。一個屬友說,這是她媽第二次進ICU,在廣州這個一線城市,ICU病房的費用平均每天一萬元左右,有“醫保”的可以報銷差不多50%。為什麽,不是70-80%嗎?她說,有些大的檢查項目要自費,有些進口藥也要自費,總共差不多一半要自己承擔。

“屬友”說的挺準,嶽母在ICU住了9天,花費10萬多。想想ICU病房還真的不是“久留之地”……

相比巨大的住院費,醫藥費,個人用品花不了幾個錢,醫院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想想,可能前麵提到的“資源有限”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醫院將購買病人個人用品的責任,轉移到家屬身上,不單是錢的問題,應該是醫院人手短缺和管理上問題,這樣做可以減輕醫院這方麵的壓力。另外,這是一個“老傳統,以往的幾十年,中國醫院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不管是醫生還是家屬,每個人都覺得天經地義,應該如此。也許ICU的概念在中國曆史不長,中國人照貓畫虎,把虎畫成了貓。

醫院的繳費問題

記得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還是電視劇,名字忘了,講述一個留洋回來的中國醫生為一個快要死的日本兵療傷,旁邊的女護士不解,為什麽要給敵人治病?醫生回答,在我眼裏沒有敵人,隻有病人。看到這裏,我在想,導演為什麽要安排一個留洋的醫生說出這番話?是不是在影射當下,我們中國人已經完全喪失了這種所謂的“人道主義”呢?

免費為敵人看病可能是天方夜譚,但“不見兔子不撒鷹”已經成為中國所有醫院的繳費製度。不先交錢,醫生不會為你診治,不交錢,不會讓你住進醫院,這個比較容易理解。我最大的疑問是如果病人已經進了ICU,臨時又湊不夠錢,或欠費不繳,會怎麽樣?醫生真的會停止用藥,眼看著病人死去嗎?

上篇博文《中國ICU病房見聞:八卦與真相》 提到,一次從醫院出來,準備吃午飯,突然接到醫院電話,說賬上費用快用完了,快來繳費。我們問能不能等到下午再交?反正下午要去醫院,回答說趕緊來交吧,如果欠費,可能會停藥,影響治療,後果自負。

這叫什麽話? 醫院有沒有一個透明的繳費程序,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每天被醫院牽著鼻子跑是事實。銀行卡就在身上,我們在醫院的時候,為什麽沒人提繳費的事?

好吧,立刻返回醫院去交費,到了醫院,趕卻是中午休息時間不辦公,要等下午兩點半開門才能辦。既然這樣,你電話裏就不能不提醒一下中午不辦公的事嗎?

大家說說這是什麽問題?難道你非要把病人家屬也統統逼進醫院才肯罷休嗎?為什麽很簡單的事,要搞得如此複雜?有人說,這是因為醫院財務部門與病房各自獨立,各行其事所致。中國醫院不是幾十年前就電腦聯網了嗎? 廣州這樣一線城市,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這種醫院都是如此,全國各地2-3線,5-6線的城市鄉村醫院情況又會怎樣?

我的肝火和虛火一起上升,2-3天的功夫,我的嘴開始起泡了。

從買飯卡到退飯卡,從交費到“結賬”,從入院到太平間,病人家屬就像掉進了迷宮,無時無刻不被各種各樣“無厘頭”的問題所困擾和糾纏。難道就是因為我們沒“送紅包”,“找關係”嗎?

我知道國內好多同學和朋友的父母都是70-80歲的多病老人,有的人幾乎天天要跟醫院打交道,他們是如何嫻熟應對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的?我現在由衷產生對他們的敬佩。也更理解和感激家裏的兄弟姐妹常年照顧年邁的父母,是多麽的不容易… …

原創相關博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