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別墅 Fallingwater
文章來源: 亮亮媽媽2013-07-19 20:07:51
知道這個地方還是通過亮亮。發現年輕人信息就是比我們快。去年夏天的時候他就想去,沒去成。今年難得有時間去玩,正好我也放假。這樣兩個年輕人加上一個老媽就開始了一天的出遊。這個地方離匹茲堡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據說是現代建築的傑作之一。設計者還因為這個設計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首頁。
 
 
 
這個是百科上的說明:
 
“美國賓州“落水別墅”。流水別墅是現代建築的傑作之一,它位於美國匹茲堡市郊區的熊溪河畔,由F·L·賴特設計。別墅主人為匹茲堡百貨公司老板德國移民考夫曼,故又稱考夫曼住宅。”
 
 
這是景點的主頁:http://www.fallingwater.org/
 
一大早出發。路上沒有多少人,很快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把車停好就看到這個牌子。原以為是景點的牌子,細看才知道是小遊覽車的車站:)
 
 
購門票時($20 per person)被告知說今天人比較多,如果趕上我們那一撥進去聽講解要等最少半個小時。我們就先在周圍轉轉看看吧。最後我們才知道我們走的順序和景點建議的相反。但歪打正著,先去的地方遊人還沒有上來。讓我們自己有充分時間享受美景。
 
剛剛下過雨,空氣清新,小路還有濕的痕跡。
 
 
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別墅在樹林中的大概樣子。
 
 
這時天放晴了,陽光穿過水洗過的葉子。好養眼啊。
 
 
 
由於剛下過雨,水順著坡流的很急。這讓我想起20多年前去遊杭州西湖。那天也是雨過天晴,潺潺的流水在青石上流過。而且那天的西湖人也很少。這在國內是很難得的。
 
 
走到這個地方看別墅可以說是最好的角度。後來聽講解員說設計師的出發點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環境,讓人與大自然達到最密切的接觸。所以流水從房子下麵流過,每一層的住房都有一個超大的平台。這個建築的設計線條簡潔,總讓我想起東方的元素。後來的講解證明了我的猜測。設計師曾在日本呆過10年。後來在美國也喜歡收集銷售日本的畫和藝術品。
 
 
繞過別墅,往上遊走可以看到湍急的流水,聽到的是水聲和鳥鳴。
 
 
溪流邊上也有許多石頭。我和亮亮說如果在中國...他接過來,那石頭上一定要刻字的。我們一起在2010年遊過樂山大佛,都江堰。
 
 
 
一葉障目?
 
這個地方處處可見大葉杜鵑。如果盛開的時候會形成一座花山。如果趕上花季那一定是漫山遍野。
 
 
轉了一大圈回到一個大大的休息中心,裏麵有紀念品商店,吃飯的地方還有information center. 這時才知道我們應該從這裏出發。又等了一會兒就輪到我們跟隨導遊進入別墅裏麵遊覽了。我們這一組人不多。導遊告訴我們裏麵是不能拍照的。所以進門前趕緊拍幾張。
 
 
聽導遊介紹,房子的用材主要是三種,石頭,水泥和鋼。石頭是本地山上的。那時也是趕上大蕭條時期。人工很便宜。工人每小時的工資是30美分。整個別墅的造價共花費了($155,000 (Included $8,000 architect’s fees, and $4,500 for installed walnut furnishings))http://www.fallingwater.org/38/fallingwater-facts。 所以建築這個別墅對於擁有千萬資產的考夫曼真算不得什麽。下麵幾張照片都是第一期工程完成的。後來他們因為有客人來,又在山上後麵增加了客房和遊泳池。這時工人的工資和用材價格增長了很多。
 
 
 
    
 
這是進入別墅的最後一張照片。看到房簷下麵的石柱上的青苔吧。裏麵房子裏麵很潮。從60年代初由考夫曼的兒子交給The Western Pennsylvania Conservancy. 64年開始對外開放。估計對遊客開放以後就沒有人住了。雖然房間裏麵開著風扇,也有除濕機,站在裏麵還是感到很不舒服。石頭地麵上都是水。房子1938年完工,到1963年交出,考夫曼家人和朋友在這裏度假也就是20幾年的時間。2002年進行過一次大的加固和修繕。 
 
 
沒有室內的照片。這個是從網上找的。裏麵的家具設計也很符合別墅的整體設計概念。簡潔平直。
 
 
 
這是參觀完出來照得。看看這石頭上的青苔,真潮。估計在這裏住久了非得風濕不可。
 
 
終於看到了幾朵大葉杜鵑的花。
 
 
再從正麵照幾張。
 
 
看平台沒有,欄杆很低,也沒有任何防護欄杆。真擔心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如果家長帶小孩子去,一定看好他們:)
 
 
參觀完了,回到停車場時才發現這個以石頭做的景點標誌。看來美國也在石頭上刻字啊。
 
 
很喜歡這個地方。爭取到秋天的時候再去一趟。
 
貼一張從網上找到的秋天的落水別墅
 
這是網友心晴秋天去時拍的。帖子裏麵有許多室內的照片。謝謝心晴。 bbs.wenxuecity.com/myhouse/334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