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退休
文章來源: 一切美好源於夢想2022-01-12 01:02:43

雖然在年齡上和財務上離退休尚有一段距離,但對身邊一些朋友、同事退休的生活方式和現狀有些感慨,於是把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兩個月前,與一位退休十年的同事珍妮相約柏克萊大學植物園觀賞花卉植物,並互相了解近況。曾共事近十年,相處愉快,幾乎無話不說,她退休時,我有些失落,職場上少了一位良師益友。六十歲急流勇退,離開職場,病人心中的好醫生,同事們的最佳搭檔,醫術精湛,正爐火純青,大家很感惋惜,都勸她再做幾年。珍妮說:要趁身體尚可,做些想做的事和享受生命,過悠閑的退休生活。她退休後,我們每年都聚會一兩次,直到前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沒再碰麵。這次見麵,大家都很高興,聊最多的是關於她的退休生活。每日生活安排滿檔,做義工、幫助底層民眾、參加讀書會和鋼琴俱樂部,疫情前常與朋友相聚,共享美食。退休十年來,每年美國境內或出國旅遊數次。珍妮退休生活理想,讓我羨慕不已。現在回憶起來,珍妮退休前的數年間,就開始在財務上做規劃,在退休前幾年開始,逐漸減少工作時數,調整心態自我重塑,從容不迫地慢慢迎接退休,珍妮的退休生活狀態是我所心儀的。

另一位同事就沒有珍妮這樣幸運了。羅伯特富有同情心,溫和對待病人,總是給予同事最大的支持。他生性開朗、睿智,與其共事非常愉快。羅伯特身體一向不錯,平時注重健身且懂得保養,不像六十五歲的人。他十分投入工作,雖然已屆退休年齡,仍希望繼續工作下去。兩個孩子已成年,都事業有成,房貸早已付清,財務上完全自由。不幸三年前因罹患大腸癌而被迫退休,經曆了手術、化療與放療,卻因病情惡化,於去年過世,未曾享受過真正的退休生活,令人惋惜!

我的一位朋友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公司財務緊張,前年五月遭到無預警裁員,實屬突然,開始有點懵想不明白,不知不覺成為失業人群中的一員。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逐漸想開了。其實這位朋友離退休年齡僅差三四年,財務上已安排妥當,孩子已研究生畢業,有份理想的工作,住房貸款已還清,並擁有一出租產業可以收租,其夫婿幾年前已處半退休狀態,原計劃繼續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再慢慢退下來。既然遭到裁員,索性就此退休。雖然退休不是自己的選擇,好在這位朋友心態擺得正,幾個星期之後想明白,也就適應了。如今每天睡到自然醒,讀書、寫博、健行、種菜,追求以前一心向往的慢節奏生活,用一份悠閑的心境去感悟周遭發生的一切。

先生的同事拉斐爾幾年前屆滿六十五歲,從工作職場上退了下來。退休前一直期待悠閑自在的退休生活。剛退休時非常興奮,到處遊山玩水,屢赴海外旅遊,一年後漸感覺疲憊。加上社會安全退休金及出租房屋的收入,無法支撐高消費的旅遊生活。且年輕時顧工作,不嗜玩樂又未培養任何興趣愛好,呆在家裏時間久了,整天無所事事,無所適從,萌生了重返職場的念頭。可是在新冠疫情之下,不少公司都裁員,已離開職場數年,想找一份與專業對口的工作,似乎不易。拉斐爾偶爾打電話找先生聊天,談及當初期待退休,自認財政安排妥當,足以過上安穩舒適的退休日子,但退休幾年之後,竟感到生活單調無聊,財務匱乏欲重返職場。

旁觀者清,很多人的退休生活並不如想象的美好,對多數人來說,退休意味著工作結束,生活發生轉變。人努力打拚一輩子,期待退休生活可理解,很正常。辛苦一生,若沒災沒難,即使事業平淡,平安順利退休亦值得慶賀。在我看來,想過幸福快樂的退休生活,除了要有健康的身體和足夠的財務自由之外,另一關鍵是保持良好心態,確立自己退休的生活目標。醫學上早有發現人退休後,因人生目標突然消失,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均會急劇下降,如果人生真沒了目標,隻能等待死亡,那麽隱藏在潛意識裏的自毀機製就會悄然啟動,讓你身體每況愈下。美國一家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有明確目標計劃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低一半。無論是一項遠大目標,或是旅遊、讀書等短期小計劃,隻要生活有目標,生存就更具優勢。目標明確後,心態就會比較積極,進而努力尋找實現目標的方法,會勤於用腦且身體力行。退休麵臨新生活,首先心裏要準備好,根據自己身體及經濟狀況,做好規劃和準備,順利銜接,千萬別強迫自己退休。我有一位同事年齡上和財務上均足以已退休,曾問他的退休計劃,他說心態上仍未準備好,理由充分。無論退休生活是否如想象的美好,憧憬總是要有的,心中有夢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