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國財政部發布芯片和軟件企業優惠政策(圖)
文章來源: dongpo12019-05-22 11:13:55

中國財政部發布芯片和軟件企業優惠政策(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35600 次)
 

財政部發布芯片和軟件企業優惠政策

 

財政部網站5月22日消息,為支持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發展,財政部發布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公告全文如下。

關於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68號

為支持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發展,現就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公告如下:

一、依法成立且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

二、本公告第一條所稱“符合條件”,是指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9號)規定的條件。

特此公告。

財政部稅務總局

2019年5月17日



截圖:財政部網站

據21世紀經濟報此前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更多參與和促進信息產業發展。

會議指出,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通過對在華設立的各類所有製企業包括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實施普惠性減稅降費,吸引各類投資共同參與和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發展。

受訪的業內人士均認為,該政策對集成電路行業是利好,也是良好的政策導向,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處於周期性的低穀期時,稅收優惠政策延續性顯得更重要。

給集成電路企業減負

會議決定,在已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按規定的不同條件分別實行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即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或“五免五減半”(即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征收)的基礎上,對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企業繼續實施2011年《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幹政策的通知》中明確的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

會議稱,2018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也按上述規定執行。同時,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完善下一步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支持政策。

全球市場低迷競爭加劇

5月7日,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最新數據,稱2019年全球半導體芯片行業的營收將下降7.5%,預測營收將從2018年的4820億美元下降至2019年的4462億美元,這將創造最近十年來半導體行業的最大跌幅。

市場的迅速下滑始於存儲芯片。2017-2018年間,存儲芯片缺貨造就了持續7個季度的漲價,但2018年底存儲芯片開始供過於求,市場價格跳水。以存儲巨頭三星為例,由於存儲芯片下跌,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淨利潤下滑了30.9%,2019年第一季度三星利潤再次下跌了60%。

一位半導體行業投資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存儲芯片的下滑將全球半導體市場拖進下滑通道,接下來,起步中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將承接遠超前幾年的競爭壓力。

該投資人認為,最值得警惕的是尚未起步的存儲產業,曆史上存儲芯片價格波動頻繁,而三星通過在行業大幅下跌時逆勢擴張,不斷加劇全行業虧損,最終拖垮了日本半導體產業。

國內存儲芯片企業中,福建晉華因美光科技的知識產權訴訟而陷入擱淺,紫光集團、合肥長鑫的存儲芯片目前尚未進入量產階段,其良率、成本都難以與目前的國際巨頭正麵抗衡,此時市場下滑帶來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2018年已經開始感受到半導體市場的下滑。據統計,2018年,國內共計11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預計總收入約1300億元,同比提升了20%。與此同時,111家半導體公司總利潤隻有77.3億元,同比下滑了45%,25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國家決定延續集成電路等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決定,某國企研發負責人金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半導體行業的特點是資本投入大、技術更新快。在國內起步較晚、近期外部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需要相關扶持。

對於政策的影響,金先生認為采取稅收優惠,吸引更多外資參與產業發展,有助於技術水平提升。自2000年國務院頒布《關於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俗稱“18號文件”)以來,產生了一定效果。未來,如何提高國家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民營資本、外國資本進入後的監管問題如何解決,將是業內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