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為何在教育創新力比拚中慘敗於中國?
文章來源: 捉刀162016-06-26 04:34:08

 

PISA是世界最權威的教育評比體製。奉行“先進教育體製”的丹麥在PISA評比中慘敗中國後,非常不服氣,說中國教育是典型的填鴨式教育,而他們奉行的“探索式”和“啟發式”教育,其特點重在創新力與團隊合作。因而PISA測試,完全沒有測出他們的優勢。
他們要求同中國學生進行公開公正的教育比賽。於是由丹麥廣播電視台牽頭,選取了丹麥城市奧胡斯九年級一個班級和中國哈爾濱市69聯中初三一個班級。這兩所學校都是當地最好的公立學校之一,檔次學曆相當。
丹麥人要求把他們的優勢“團隊合作”和“創新力”作為單獨測試,納入比賽中。比賽有五方麵:閱讀,數學,團隊合作,創新力,和英語。結果是四比一,中國班除英語外,全勝丹麥班。也就是說,在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方麵,中國完爆丹麥。
為什麽奉行許多中國人倍加推崇的“先進教育體製”的丹麥會在丹麥的教育優勢中慘敗中國呢?
丹麥教師工會主席ALLAN最後作了總結:過去很多辯論中,有些人認為書本知識頂個球,創新能力大過天。創新能力是要以知識為前提的,並能運用這些知識。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現在有一種趨勢,人們把團隊合作、創新能力和書本知識切割開來。這個是極其危險的。
丹麥的失敗,主要是他們高估了學校對學生的影響。這也是批評中國教育體製的學者們的通病。
首先,創新力是一種能力,並不僅僅取決於學校教育,局限於教室。更取決於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生活教育。學生們在校外玩遊戲、同小夥伴們玩耍、在網絡上互動等,對創新能力的啟發往往勝過學校教育。那種認為在中國填鴨式教育下,學生缺少創新力是一種偏見和成見。
其次,創新能力是建立在知識上的,有了足夠的知識,才能融溶貫通,觸類旁通,創新才能呼之即出,不翼而飛。而在丹麥,常識課總被打斷,比如野營、合影、足球聯賽。上課時經常有一大半的學生不在。
常識課老師inge meldgaard說:凡是我上課,經常受到這些活動影響。我上的課包括曆史、社會科學、地理、生物。教學大綱的內容很多,但我們的上課時間很少。最後學生學到的很少。  
下麵是丹麥中國學生創新力和團隊比賽的概況。
一. 創新能力比拚:完成一幅未完成的圖畫
具體考核方法是:學生們每個人得到一張紙,上麵畫著兩個彎彎,他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幅畫完成,最後給畫取個名字。
然後由兩個丹麥專家、兩個中國專家一起進行評價哪些畫畫更有創意,根據原創性、靈活性、思維開闊性與創意拓展性等四個標準打分。結果中國班被選出的創意作品有多張,丹麥隊被選出的僅一張。中國班大勝。
二. 團隊合作能力比拚:搭紙房子
中國丹麥各出兩組選手,每組4個學生。評委給每個小組50張白紙和4卷強力透明膠。任務是建立一個能獨立支撐的,4個成員都能進去的建築物。評價好壞不是誰的房子漂亮誰就贏了,而是看他們在整個建造過程中如何合作的。比賽限時30分鍾。結果中國班完勝。
丹麥師範大學教授Niels Egelund一段話很值得深思:丹麥學校長期有一種文化就是“在這裏,我們感到快樂,所以我們愛學習”,我問他們你們能不能換一下順序,“在這裏,我們學到了知識,所以我們感到快樂。”
最後分兩方麵來談談中國人的創新力。
一. 諾貝爾獎能否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創新力的標杆?
很久以來,諾貝爾這種世界頂尖的獎項,都是團隊通力合作的結果,研究團隊後麵,還有更多的團隊直接和間接的支持。諾貝爾獎的比拚,不僅僅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創新力比拚,主要是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比拚。
一個即使創新力爆表的人,站在地上也是夠不到天花板的。要碰天花板,一定要踩上椅子和桌子。中國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基礎很差,這幾年改善了不少,但還有很大的差距。等到中國補好了課,同西方發達國家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再來談諾貝爾獎也不晚。
二. 中國人真的缺乏創新力嗎?
這裏應該談的是整體國民的創新力。創新的動力是需求。如果一個國家的基礎比發達國家落後幾十年,甚至連手機都不會製造時,這個國家的人們創新的動力一定是製造出一個相仿的手機,而不是去製造出更新型的手機。
因為手機已經存在了,製造過程注定是一個模仿或山寨的過程。而山寨過程注定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因為別人是不會給你現成的圖紙、工藝、和材料的。如果是從空白起步,其過程中的創新可能更多。
經過十年文革的中國,當時簡直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中國這些年都在拚命補課,赤腳追趕,追趕的過程一定是山寨的過程。山寨多了,山寨過程中的創新累積多了,量變到質變,就會有一個飛躍。一些高精尖產品,中國先是山寨,後來居上,成為世界第一,就是這個道理。中國獨立自主的超級計算機就是一個例子。
這幾十年來,中國同美國的差距迅速縮小,說明了中國人整體的創新能力不僅不輸於美國,按年平均算,還超越美國。
中國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下,仍然留下了足夠的人才支撐整個國家的進步。中國人的創新力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