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2023,姐妹遊長安
文章來源: 迪兒2023-06-26 10:56:47

我愛玩,到一個新地方,即使時間有限,即使一個人,都要出門溜達。但是,回到家鄉,大概因為太熟悉,我變得又懶又宅,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太提得起我的興致。出門打卡,多是因為有人約。這次,大學時的上鋪姐妹,閨蜜丹特意飛來找我玩。為了盡地主之誼,為了讓她體驗古老又現代的西安,我當了一次不稱職的地陪。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中國最難預約的博物館。它的網站定時放票,據說旺季的時候,幾分鍾就沒了。我試了幾次,雖然是淡季,也沒見到票的影子。我死心了,通過旅行社買了帶講解的票,花錢買個保險。(網圖)

陝西博物館不愧為高質量的國家博物館,館藏豐富,展品價值連城。導遊口若懸河,我們聽得心潮澎湃。可惜的是,寫文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記憶中,除了到此一遊,幾乎沒留下什麽。記得這6條小金龍,因為當天下午去大唐芙蓉園,看到了它們的複製品做的園林景觀。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施工的農民發現了一個唐代的窖藏。博物館的一個巨大展廳,專門展示這批窖藏。這6條金龍,就在這批藏品中,出土的時候,一共有12條。1975年,博物館發生盜竊案件,丟失了一批珍貴文物,包括6條金龍。這個懸案,至今未破。(網圖)

這是我拍的園林景觀,複製的金龍。

壁畫《唐朝宮女圖》令我難忘,豐饒的美女們自由性感儀態萬千,一千多年前唐朝的開放包容讓我訝異。(網圖)

這次回去,年輕人流行穿漢服。我抓拍了一些,穿越回去,和壁畫中的美女比一下。

大唐不夜城美輪美奐,我沒拍出什麽好照片,網上這了一張,現出了它最美的樣子。

丹拍了一張夜間的玄奘和和大雁塔,有一種佛光普照的震撼。後來,我和媽媽出門路過,拍了白天的樣子。

城牆是我最愛的景點,我們的運氣不錯,趕上衛士們上崗。

城牆上元宵節花燈還在,喜氣洋洋的,衝淡了年代感。這是我以前拍的,我喜歡陰天的城牆,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裏,是中國規模最大,保持最完整的古城牆。那天和弟弟去秦嶺,回來的時候,拍到城牆的另一端。城牆古跡,是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遠行的旅人,通過城門洞,進入火車站。我有一個不算宏偉的計劃,徒步或騎車在城牆上繞城一周,留給未來某一天。

《碑林博物館》就在城牆腳下。我們屬於附庸風雅,即使走馬觀花,都感覺耐心不足。碑林的碑真多,室內放不下,很多都嵌在室外的牆上。我看到幾幅玄燁的書法,網上查了一下,果然是康熙皇帝的真跡。有幾幅就在室外放著,包括下麵這一幅,霸氣吧。

看到這幅字,特意拍下來,送給文學城的“淡然”博主。

這是鼓樓上的大鼓陣列,24隻大鼓,每隻鼓上都有一個節氣。

不遠處的鍾樓。晨鍾暮鼓,構成西安的一道亮麗風景。(網圖)

從鼓樓俯視回民街,煙火氣十足。

羊肉泡饃是西安的美食名片。老孫家羊肉泡曾經最出名,後來改成了老米家,不知現在花落誰家了。見一些人排隊,趕緊先排上,問前麵的小夥子,他在排隊買最有名的肉夾饃。我問他哪家羊肉泡最有名,他指著前麵說:老安家。

陝西有名的Biangbiang麵。

吃過羊肉泡,來到回民街的最後一站,西安大清真寺。這座始建於唐代的清真寺,其獨特之處,是中國古典建築與伊斯蘭風格的完美結合。我們去的時候,禮拜剛剛結束。雕梁畫棟的中式建築,通過藍色的屋頂,宣誓它的伊斯蘭血統。中華文明的同化能力還是很強的,執著的伊斯蘭信仰,也因地製宜發展出中國特色來。

遊曆史博物館的時候,導遊推薦了一些打卡點,包括看一場實景秀。我倆選了鋒頭正盛的《駝鈴傳奇》。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這部劇,重現了絲路駝隊九死一生的艱辛旅程。

駝隊行到雪山腳下,維吾爾族風情。

應該是到了阿富汗,這是巴米揚大佛嗎?

終於到達歐洲,羅馬的狂歡。

張燈結彩的關中小村莊,迎接凱旋的親人。

夜幕下,回望巨型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