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Babysitter,郭阿姨(下)
文章來源: 迪兒2021-02-10 11:53:07

一年多之後,我家的新成員,寶貝兒子就要滿三個月了,我即將回去工作,迫切需要為兒子找看護。這時,郭阿姨托Eric帶話來,她有意幫我帶兒子。郭阿姨在新澤西做住家保姆,周末才能回到自己家中。她希望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最好能天天回家。從她家到我家,乘地鐵隻需兩站路,幾乎難得更近了。

老實說,我對找熟人有點顧慮,生怕相處不好,朋友也沒法做了。既然郭阿姨開口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絕。我告訴她我的需求,主要任務是帶好我兒子,下午三點放學的時候,帶著兒子到不遠處的小學接一下女兒。有餘力的話,幫我做一頓晚飯,打掃一下衛生。

郭阿姨爽快地說,這些都是基本要求,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開始之前,有些方麵需要提前溝通一下。首先,她喜歡帶Baby,在美國帶過幾個孩子,屬於非常有經驗的,我盡可以放心將兒子交給她。其二,搞衛生是她的強項。除了日常整理,她每周額外對廚房和衛生間做一次深度清潔。第三,她家一直是老公做飯,她的廚藝比較將就,希望我們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第四,她有潔癖,不能吃剩飯。她做晚飯的時候,會專門留出一些菜和主食,作為她第二天的午飯,希望我們諒解。

我們的合作非常默契。工作日的早晨,郭阿姨準時來到我家,我把兒子交給她,然後帶著女兒出門,把她送到學校之後,趕地鐵去上班。我晚上回家的時候,晚飯已經擺好,廚房也收拾的幹幹淨淨。兒子已經洗過澡,換上了幹淨的衣服,一副舒服又快樂的樣子。郭阿姨的老公回國有一段時間了,我留她和我們一起吃晚餐,她回到家就省得煮飯了。郭阿姨也不推辭,幾個人其樂融融地吃過飯,她再不慌不忙地打道回府。

唯一的遺憾是郭阿姨的廚藝。郭阿姨做的菜,健康角度沒得說,但真的不太合我們的口味。大多數情況下,郭阿姨燒菜隻放三種調料,鹽糖還有料酒,成品看上去清清爽爽,吃起來也是少鹽寡油的感覺。我和女兒還可以接受,我家老公幾乎到了難以下咽的程度,好在他回家晚,包圓剩飯的時候,總要加點醬油辣椒醬之類的調料,創造一點色香味的感覺。

我和郭阿姨之間有一種親人般的信任,時常也聊一些家長裏短。一天,郭阿姨的眼圈泛紅,情緒低落,原來,她已經很久沒有老公的消息了。郭阿姨來我家見工的時候告訴我,她老公回國探親了,其實在那個時段,她老公已經失聯了。我問,你確定他回國了嗎?有沒有聯係國內認識的親友,看看有沒有他的消息。郭阿姨說,他是回國了,剛回去的時候是有聯係的,後來就找不見了。她也問過了所有的親友,都沒有他的消息。

我和郭阿姨認識幾年,從沒和她老公有過交集。據郭阿姨說,她老公不喜歡新移民的生活,對辛苦又掙錢少的零工不屑一顧,一直夢想著另辟蹊徑賺大錢。這次回國之前,他以回去做生意為由,向周圍的不少人借了錢。那些債主找不到她老公,轉而找郭阿姨要錢。

郭阿姨以不了解債務為由,回絕了前來討債的她老公的朋友,那些人不甘心,隔三差五地騷擾她。最讓郭阿姨難堪的是,她老公居然還找她的一些朋友借了錢,好在金額不高,大多在百元上下。周末的時候,郭阿姨常和這些姐妹一起吃早茶逛街,郭阿姨臉上掛不住,先把欠姐妹們的錢還了。

前一陣Eric找了郭阿姨,拿出一張她老公寫的三千美元的欠條。郭阿姨崩潰了,對著Eric哭了起來。Eric是個心地柔軟的年輕人,看見郭阿姨哭,自己也濕了眼眶,默默地走了出去。郭阿姨說,每天都要和Eric打照麵,實在讓她覺得難為情。

我建議郭阿姨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正在服役的兒子,聽聽他的意見。郭阿姨說,和兒子交流過了,他不想管,建議媽媽也不要管。我覺得挺悲哀的,郭阿姨一家移民美國,主要是為了兒子有個更好的未來。現在,父母陷入困境,兒子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漠然。其實,在西方世界生活久了就會理解,郭阿姨兒子的反應,是再正常不過了。

郭阿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我哭訴一番。她實在是想不通,一把年紀來美國打拚,居然要麵對這樣的困境。郭阿姨遇到的問題無解,我也隻能陪著她歎氣。幾個月之後的一個早晨,踏著春天的腳步進門的郭阿姨,臉上也滿是春天的燦爛,她的老公突然就回來了。我問郭阿姨,他這幾個月都去了哪裏,有沒有掙到錢。郭阿姨說問不出來,回來了總歸有了希望。幾天之後,郭阿姨向我辭工,老公又要回國,她不放心,準備跟著回去。

又過了兩三個月,郭阿姨回來了,問我還能不能接著幫我帶兒子。我已經有了新的Babysitter,婉言拒絕了她的要求。郭阿姨很快在我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雇主是兩代人,住著兩棟相距很近的獨立屋,郭阿姨負責這兩棟房子的清潔。我問過Eric,郭阿姨老公還沒有還錢給他。據Eric說,她老公已經重新開始打工,還錢應該是有眉目了。

Eric一直和郭阿姨他們住在一起,依舊享受著郭阿姨和廣東阿姨的照顧。在我們離開紐約的時候,我又問了一次Eric,他已經拿到還款了,我也終於釋然。

補記:

朋友們關於大齡移民的探討,引發了我的思考。我想就當時中美的發展狀況,還有我看到的和經曆過的,做一些補充。

近二十年來,中美兩國的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此消彼長,國人的幸福感,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老年人的收入穩定,生活豐富多彩,幾乎不會考慮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重新開始了。但是二十多年前,中美在各方麵的差距是巨大的。即使是做保姆,省吃儉用的話,一年存下來的錢,也許和之前一輩子的積蓄差不多。這種反差對移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郭阿姨在我家工作的時候,她在上海的房子正麵臨拆遷。她的許多鄰居為了獲得更大的居住麵積,遷往更偏遠的地區。郭阿姨因為有美國的打工收入,有底氣選擇留在原地。她的房子如果沒有出手的話,早已超過千萬了。

郭阿姨選擇移民,很大原因是為了兒子。她兒子似乎並沒有考上說得過去的大學,他留在中國的話,繼續大學教育的可能性比較低。美國的教育和職業選擇都比較多元化,郭阿姨的兒子退伍之後,享受退伍軍人的福利和優惠,為將來選擇繼續深造或工作大下了很好的基礎。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移民生活帶來的成長和視野的拓展。郭阿姨出國的時候,已經接近退休年齡,留在國內的話,會有一個波瀾不驚的退休生活。來到美國之後,郭阿姨被迫學習日常英文,學著購物,學著看賬單開支票。這些不得不學的技能,也成為他人生的寶貴經曆和財富。我猜,讓她回首過去的話,她也許不會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