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追劇,追了《夢在海這邊》
文章來源: 迪兒2020-01-28 17:18:13

說起國產電視劇,文學城名博曉青是當之無愧的大姐大,她看劇快筆頭也快,精彩劇評一篇接著一篇,堪稱最實時最全麵的追劇指南。

說起來,我也算得上是國產劇的資深粉絲了。多年以前,我曾經是紐約華埠珠江百貨影視租賃部的會員,每個星期,都要從它家借幾盒磁帶。漸漸的,中國製造讓原本昂貴的電子易耗品變成了白菜價,去洛杉磯的華人區買菜時,我必定去那邊的音像店逛逛,買一些喜歡的影視光盤回家。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追劇的模式,現在,不用花錢不用跑路,再新的劇,都能在網上找到了。但是,我追劇的口味卻變挑剔了,願意追的劇越來越少,中途放棄的卻越來越多。另外,和年輕時追劇追得天昏地暗相比,我現在追劇有點心不在焉,追追停停,追到哪是哪。

家庭倫理和都市職場是我比較偏愛的題材,在這個框架下,先看宣傳海報,看對眼了,再讀簡介,關注主要演員,如果感覺對了,才會考慮追。最近追的《夢在海這邊》,就是這樣找來的,從開頭的心不在焉逐漸過渡到結尾的意猶未盡。

簡介說,它是一部反映20世紀80年代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生活和尋夢的連續劇。我和劇中人同齡,又同在美國尋夢,豈有不追之理。好笑的是,追劇追了一半,才意識到劇中的“夢”和我以為的“夢”完全是兩碼事。其實,劇名挺清楚的,夢在海這邊,當然是指和祖國相關的夢了。可憐我做美國夢做傻了,一廂情願地以為,追夢肯定是追美國夢。

中科大少年班的高才生,年僅18歲的女孩趙小青,遠赴美國紐約的一所大學深造。她單純專注,不諳世事,而且我行我素。小青剛到美國,就因為研究理念不同,與導師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計算機係才子,同為中科大畢業生的肖戰,為小青盡快融入新的環境,提供了無私的幫助。自然而然中,愛的種子在兩個年輕人的心中萌芽。

肖戰的野心,傑出的領導才能,以及天才的編程能力,讓他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擴張中如魚得水,快速躋身網絡精英行列,他的美國夢曙光在前。趙小青初心不改,堅持以提煉中草藥有效成分為研究方向。但是,這樣的研究,難以獲得美國學術界的重視和支持,因此,小青的夢想是學成歸國,讓中草藥為更多人接受和獲益。醉心於夢想的人,尤其懂得夢想的價值,更不忍心成為愛人追夢途中一絲一毫的羈絆,他們不約而同收起了沉甸甸的愛戀。兜兜轉轉之後,那不曾減弱的思念,那深入骨髓的懂得,讓他們掙脫理智的束縛,投入彼此的懷抱。

肖戰的互聯網公司不斷壯大,獲得博士學位的小青也被聘為教授,他們在美國買了房子,事業生活前途燦爛。小青沒有放棄中草藥的夢想,密切關注著國內製藥行業的動向,她接受了國內高新工業區拋來的橄欖枝,決定回國開創自己的中草藥企業。愛人回國之後,留守的肖戰心猿意馬意誌消沉,他的公司被收購,收購後的重組,讓他看到主流世界對華人的猜忌和防範。為了抓住互聯網和電商在中國的發展商機,更是因為貪戀愛人的懷抱,肖戰追隨小青,回到中國發展。

李念扮演的趙小青,顛覆了我對她的刻板印象。在《蝸居》中,她是一個因貪圖安逸而委身貪官的嬌弱女孩;在熱播劇《都挺好》中,她扮演一個成長於優渥家庭的的普通白領。在我的認知裏,她屬於本色演員,適合扮演可愛清純的小家碧玉。這部劇中,她駕馭18歲的趙小青毫不違和,清純聰慧靈動的臉上,洋溢著飽滿的膠原蛋白。我更看到了一個知性的她,一個善良率真,對工作勤奮專注,生活中有點低能有點馬大哈的美麗科學家。我尤其喜歡她詮釋的小女人,帶著職業的烙印卻依然柔情似水;大氣豁達,不扭捏不矯情也一樣自有風情。她是讓男人從外表愛到靈魂的女人,是歲月奈何不了的女人。

肖戰是北京幹部子弟,為了擺脫父親的控製而出國。他見多識廣,霸氣叛逆,仗義疏財,是留學生中的靈魂人物。朱雨辰演活了肖戰,一個襯衣牛仔褲包裹下的青年才俊,一個自命不凡野心勃勃的創業者,他還非常非常接地氣,是一個愛表現會撒嬌的新好男人。

總地來說,《夢在海這邊》是一部製作用心的電視劇。它關於美國生活,以及留學生社交圈的描寫,有一定的真實性;主要人物個性豐滿;細節之處下了很大的功夫;整部劇的節奏掌握得也很好。

這部劇也有比較明顯的硬傷。首先,它有矮化留學生之嫌。劇中著力刻畫的留學生,除了肖戰和趙小青之外,其他的幾乎始終處在掙紮狀態,無法獲得一份薪水相當的穩定工作。事實上,對中國留學生來說,躋身中產並不難,難在繼續向上,突破那層無形的天花板。劇中所強調的夢想,沒有擺脫主旋律的影響。海歸,是近些年華人中非常普遍的逆向流動,我周圍的熟人中,也有不少回國追夢的。但是,生活在自由社會多年,留學生們的選擇早已多元化了,在自由世界追夢,同樣是許多人的選擇。

如果你帶著平常心看這部劇,在某些地方,你也許會看到你自己,或許,它也能讓你發出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