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不是原罪
文章來源: 迪兒2019-05-15 23:21:04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愈演愈烈。論起這場戰爭的合理性,更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明明白白的數字,被交戰的雙方引用,居然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可見政客顛倒黑白的本領之高。我一普通吃瓜群眾,早被這些貌似無辜的數字迷惑,分不出誰是誰非了。不過我覺得,關於這場貿易戰,有一點大概沒有爭議,那就是,美國是挑戰的一方,中國是應戰的一方。

美國之所以發起貿易戰,是它認為在過去的多年間,中美之間的貿易,中國占了太大的便宜。關於這個便宜,包含了許多方麵,其中很大一項是有關知識產權。美國認為,中國政府,還有中國企業,竊取了太多美國的技術。關於這一點,我想就我的工作經驗,表達一點不同看法。

不錯,中國科技的高速發展,得益於與美國的經貿合作。對於高精尖的技術,中國有沒有偷,怎麽偷,偷了多少,我沒有發言權。我的職業和消費者電子技術有關,我在這一行業多年,接觸的供貨商幾乎都是中國的民營企業。以我的經曆來看,在中高檔的電子消費行業,中國製造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美國消費者的旺盛需求,但是,更為關鍵的,是中國企業家虛懷若穀的精神,和他們渴望企業升級完善的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OEM和ODM是產品供應商的縮寫,也是全球化貿易鏈中的兩個重要的專有名詞。以中美貿易為例,作為訂貨商的美國公司,擁有品牌,是商品的擁有者和解釋者。比如蘋果,就是美國最大的訂貨商。OEM和ODM是中國的供應商,也就是生產廠家。進一步解釋的話,對於OEM項目,供貨商隻管生產,產品的設計和研發是訂貨商的事。ODM項目,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認證都由供貨商負責。也就是說,ODM產品,供貨商除了要具有生產能力,還要具備研發能力。

我想以一家我熟悉ODM廠家為例,說說它們是怎麽從與美國公司的貿易中成長與發展的。這是一家位於東莞的電子產品生產商,五年前,我第一次走訪了這個公司,相比於寬敞明亮的廠房和先進的機器,公司的研發能力相對薄弱。它的產品主要麵向中國國內市場,涉及國內各種檔次的電子產品。

我們是第一個與這家企業合作的知名美國公司。廠長對這項合作非常重視,除了為我們配備了最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團隊和研發團隊之外,還承諾任何問題可以直接和他交流。因為一直主打國內市場,這家公司對電子產品的各項國際標準了解不夠,它的產品質量也和我們公司的質量標準有差距。磨合的過程非常艱難,有些設計,有些工序,甚至被要求反複多次。從利潤的角度來說,它為我們生產的第一款產品肯定是虧本的。

但是,廠長還有他研發團隊不這麽看。和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說,他們非常感謝我們,是我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提高了他們的研發和生產能力,進而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競爭力。通過和我們的合作,他們逐漸打人美國市場,成為許多著名品牌的供貨商,這些商家包括AT&T, Verizon, BestBuy 還有Amazon等。

曾經和他們合作過一個產品,當時,國際標準剛剛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溫度要求,同樣的產品,最高溫升減少了十幾度。電子產品在運行過程中都有發熱問題,滿足如此嚴格的溫度指標,設計難度提高數倍。為了不耽誤交貨時間,最緊張的時候,研發團隊幾乎處在連軸轉狀態。最後,通過反複優化設計,選用低發熱元器件,添加導熱膠等,產品終於達到了溫度標準。設計達標後的例會上,項目經理抱歉地說,這次會議破例允許工程師缺席了。為了趕進度,工程師們已經加班好多天了,他們終於可以放心回去睡一覺了。

去年又去了那家工廠。幾年過去了,它的管理團隊更加成熟自信,有了更多精通英語的項目經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研發團隊的成長和壯大。

在我看來,中國企業的轉型換代和快速進步,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它的謙虛,它的遠見,還有它的做大做強的野心。我還想說,中國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大量正當盛年的,勤奮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幾十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都是以培養理工科人才為主要目標,加上巨大人口基數和996的企業文化,進而迸發的模仿力創造力乃至超越的能力,是沒有親身感受的人所不能想象的。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若想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除了抱怨指責打壓之外,是不是也該有點自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