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巴,美麗的哈瓦那,拉風的老爺車
文章來源: 迪兒2019-03-30 22:26:51

聽過那首《美麗的哈瓦那》嗎,六七十年代樣板戲當道的中國,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像一股清流,流進了人們幹涸的心田。我們團裏就有這樣一位團友,因為童年時聽過這首歌,進而對古巴充滿好奇,毫不猶豫地參加了這個旅行團。

哈瓦那地處哈瓦那灣,自然風景優美,氣候溫暖宜人。哈瓦那擁有400多年的曆史,現有人口200多萬,素有加勒比海明珠之稱。它的舊城保留著許多殖民地時期的歐洲建築,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下圖是哈瓦那的著名地標莫羅城堡。第一張是我老公的手機華為 mate10 拍攝,第二張是用我的iPhone7 plus拍攝,角度和時間都差不多,但是,無論色彩還是清晰度,華為手機完勝。

 

如果用女人來形容哈瓦那,她不屬於第一眼美女。她的美,不是那種精致的,用心裝扮的美。她的美,在於她的真實,在她於的熱情,在於她的蓬勃的生命力。

也許是因為熱帶人民火熱的個性,哈瓦那的歐式建築有它們自己的特色 -- 色彩豐富斑斕。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對比和撞色,那些明豔的色彩,貌似被隨意地塗在建築物上,在碧藍天空和大海的映襯下,展示著熱烈又和諧的美感。

從酒店陽台照的哈瓦那鳥橄

夕陽下的老城

夜色中的西班牙大使館

藍天下的載客馬車和不知名的建築

哈瓦那的魅力還在於她的快樂和包容。在哈瓦那,無論是遊客還是當地人,你很少看到目不斜視的趕路人。每個人都顯得放鬆休閑,不慌不忙。

街頭雜耍藝人

賣藝術品的小販

戴著“切 格瓦拉”帽子的帥氣奶爸

閨蜜情

專心照相的小夥子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造型經典色彩明豔的老爺車,是哈瓦那街頭一道不會錯過的靚麗風景。說起古巴的老爺車,其背後的故事其實有點悲情色彩。卡斯特羅取得古巴革命勝利之後,開始了對國內外壟斷資本及機構的清算,並且在意識形態方麵倒向蘇聯。這一係列改變引起了美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和擔憂,美國政府在1961年與古巴斷交,並對古巴實施了延續至今的製裁和禁運。

由於美國的禁運,1961年之後,古巴幾乎失去了進口個人轎車的渠道。於是,古巴人民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已有的車源,大批本該退休的老爺車,被迫超齡服役。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些老當益壯的老爺車,反而越活越精神了。聽了老爺車的故事,也讓我想起了那句話:工作著是美麗的。

今天的古巴,大量維護良好的老爺車,成了遊客們的熱寵,為古巴的政府創造了創造了可觀的收入。其實,古巴的政府用車還有富裕民眾的私家車,早已不是老爺車了。古巴現在進口的汽車,大都來自於中國。據說,古巴的警車,是由中國的吉利集團製造的。幾乎所有的旅遊大巴,也是中國製造。

我們的旅行項目中包含一項老爺車拉風遊。全團160多個人,四人一車。想象一下,四十多輛老爺車的車隊,有多麽浩浩蕩蕩。坐了老爺車上,才發現其中的甘苦隻有自己知道。幾乎所有的老爺車,汽油的燃燒都很不充分,即使處在敞篷狀態,敏感的人還是要抱怨,老爺車放出的汽油味真的是太嗆人了。用了幾十年之後,老爺車坐墊下的彈簧早已老化,坐在上麵,那顛簸感和乘拖拉機有一拚。我們那輛車的儀表盤上有四五個儀表,沒有一個表是能動的。管它呢,車能跑就行。快樂是可以傳染的,每輛車上都坐的,都是一群抑製不住表演欲的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