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聊聊男人女人
文章來源: 迪兒2019-02-14 22:54:33

我家前院花壇裏的幾株灌木長瘋了,需要在春天到來之前修剪一下。趁著周六天氣好,老公負責剪枝,我在一旁觀戰。隔壁的鄰居正好出門,他一邊和我打招呼一邊開玩笑,I can tell who is boss who is worker.  看我一副心領神會的樣子,他接著自我解嘲,It is same in my family.  然後我們一致同意,It is same in all families.

如今資訊發達,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妻管炎“早就成了流行病。一次和一白人同事閑聊,他打趣說,I am nobody’s boss in my house,  not even our dog’s boss.  類似的調侃我聽到過不止一次了,據我觀察,公開宣稱怕老婆的丈夫,多半是在婚姻中如魚得水的男士,他們明白Happy wife, happy life這一真理,用欲擒故縱的狡黠,經營一份快樂幸福的婚姻。

常常聽到女伴們說,做女人太辛苦,要生兒育女,還要忍受月月來報到的大姨媽,來生不要再做女人了。在我看來,如今的男人真是不好當。即使生活中有諸多不便,做女人還是輕鬆不少,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會選擇做女人。

首先,男人們的曾經的特權已經喪失殆盡。我媽媽說,她小的時候,爸爸沒有上桌,家裏是不能開飯的。那時候的物質條件有限,家中最好的食物,一定是留給養家的男主人。現在的情況幾乎完全翻轉。不少的家庭,爸爸通常是晚歸的那一個,等他到家的時候,早已過了飯點。我認識一些男士,他們都是職場上的成功人士,回家甘當垃圾桶,樂嗬嗬地打掃老婆孩子的殘羹剩飯。我也是個愛家愛孩子的好女人,自問一下,真的做不到這麽無怨無悔。

縱觀人類的發展曆史,教育在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漫長的男權社會中,女性受教育權利被剝奪,導致女性被奴役被束縛。隨著女權運動的發展,教育的廣泛普及,女性正在各個方麵全麵趕超。今天的美國,高中畢業典禮時,摘取年級第一名桂冠的經常是女生。高校中,女生的比例甚至於高於男生。

漁獵農耕時代,甚至工業革命時期,男性荷爾蒙衍生出的速度和力量,還有充滿爆發力的激情,讓他們在與自然的爭鬥中,具有女性無法匹敵的優勢。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如今的職場,排在前列的特質,已經轉變為專業高效,敬業負責,以及容易合作和善於溝通。這些優良的職場素質,來自於教育和職業訓練,與性別無關。對於某些職業,女性特有的細致耐心,反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女人的天地已經和男人的一樣的開闊了。這屆宣布參加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中,有多位女性參加角逐。職場中,女性CEO女性高管早已不是什麽新鮮話題。女教授女科學家女工程師更是巾幗不讓須眉。但是,女人依然享受著進可攻退可守的自由。人們一般不會質疑女性不思進取,也不會小覷她們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因為人們依然接受這樣的觀念,女性的天職不僅在職場,更在家庭中。

和女性比起來,男性的選擇有限得多。他們從小就被灌輸男兒有淚不輕彈,好男兒誌在四方。我想,男性中肯定也有一些人。他們個性柔弱,滿足於當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或者不願承擔太重的責任。社會對這樣的男性有多高的接受度,女性對這樣的男性又有多高的接受度呢?

可以說,這是一個對女性有比較高的接受度和包容度的時代。女性可以專注於廳堂,也可以獻身於廚房。當然,有許多女性聰慧美麗精力過人,遊刃有餘地遊走於廳堂與廚房之間。今天的世界,容得下迷戀攀岩登山騎摩托開飛機的豪氣女生,也欣賞熱衷於化妝美容喜歡家長裏短的小女人。有幸生長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我真的找不到不做女人的理由。

其實,這個世界對男性的包容度正在慢慢提高。煮飯帶娃的奶爸盡管不是主流,但已不再稀奇。回國的時候,屏幕上廣告中,到此是細皮嫩肉的尖臉小男生,雖然我不喜歡,但也漸漸習慣。我在想,或許,我們正處在男女平等的一個新時期,它也包括了男性的個性解放,包括了對男性多樣化的包容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