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筆記,Michelle Obama自傳
文章來源: 迪兒2019-01-21 16:46:47

今天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也是我們公司一年當中,唯一一個大眾假日之外的休息日。公司的Founder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白人,他選這一天作為公司的假日,足見他對平等自由價值觀的認同和對這位民權鬥士的崇敬。而我,作為少數族裔的一員,生活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同樣對為公平正義而戰的先驅們心懷感恩。

我最近在聽一本書,Michelle Obama的自傳《Becoming》。雖然還沒有聽完,已經有很多感受。借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寫一寫我對這本書以及美國首位非洲裔第一夫人的看法。我隻是一介草民,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無意冒犯任何“粉“或者”黑“,得罪之處,敬請諒解。

若幹年前Obama競選時,我也被他的激情他的夢想所鼓舞。最近,聽了Michelle Obama的回憶錄,我忍不住在想,今天的美國,如此的分裂,左右之爭,種族撕裂幾乎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如果當年Hilary Clinton或者John McCain入主白宮,情況會怎麽樣,我個人認為,在國家撕裂這方麵,狀況也許不會像現在這麽糟。

坦白地說,Michelle的自傳,讓我對這位第一夫人感到失望。我看不到她作為公眾人物的胸懷,我也不太能感受到她作為第一夫人,對這個國家和國民的愛戴和悲憫。她不能接受來自政敵或挑戰者的非議。太在意作為非洲裔美國人所感受到的歧視。她是非洲裔美國婦女中的精英,但是,作為一國領袖人的妻子,我認為她太狹隘。

Michelle出生在芝加哥南部一個以黑人為主的藍領社區,她的父親辛勤勞作也隻換得全家勉強溫飽。Michelle是一個安靜敏感的女孩,她很小就知道,她不想邀請其它孩子來家裏玩,因為她知道,不是所有孩子都像她一樣愛整潔守規矩。

Michelle的父母傾盡所能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他們堅持量入為出,一切以孩子的成長為先,為此,他們甚至謹慎到不敢貸款買房。Michelle的媽媽是全職母親,積極參加家長會等義工活動,直到Michelle上高中之後才重返職場。Michelle家的孩子也是不負眾望,她和哥哥先後進入頂尖常春藤,普林斯頓大學。

Michelle從普林斯頓直接進入哈佛法學院,然後開始了高薪的律師生涯。她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女性,尤其是對來自自己膚色的歧視。幸運的是,她聰明有計劃更有行動力,她終於用自己的努力看到了玫瑰色的曙光。如果沒有遇見Obama,她會是普通有色精英中的一員,奮力走出自己的原生狀態,並伴隨著無助和彷徨。

Obama的成長則充滿了動蕩。在他年幼的時候,他的生父離開了他和母親。後來,他的母親嫁給了一個日裔美國人並定居印度尼西亞,因此,他的部分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那裏度過。Obama不是傳統意義的學霸型孩子,他擁有父親和母親的自由不羈的靈魂,曾經有過迷茫和自我放逐的經曆,更有對自己人生甚至對整個人類的深入思考。這些經曆,開闊了他的視野,賦予充滿激情的他沉重的使命感。他是一個天生的鄰導者,自帶迷人的光環。

Obama這樣優秀的男人,喚起了Michelle母性的本能,她渴望完全擁有他,生兒育女,過簡單溫馨的小日子。但是,Obama是帶著使命感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家,僅僅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於是,或被迫或自願,Michelle進入了政治的漩渦。

她開始重新審視她成長的藍領黑人社區,投入到改善弱勢族群生存狀況的公益服務中。在書中,她無數次提到黑人和白人之間的不公,其中,有限的提到過幾次拉丁裔。但是,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聽到她提過一次亞裔,我的書已經聽完了。如果她是一個黑人民權領袖,也許無可非議。但是,作為一個移民大國的第一夫人,這種思維就是有害了。我覺得,她的狹隘民族主義限製了她的視野,我不確定她是否夠得上反向歧視。

我比較不能理解的還有她的耿耿於懷。在Obama參選伊利諾斯州眾議院期間,一次,他們一家在夏威夷度假。女兒瑪利亞突然高燒,Obama為了陪伴心力交瘁的Michelle和病中的瑪利亞,取消了返回芝加哥投票的計劃。過後,Obama的對手的借機攻擊,令Michelle憤怒,不能釋懷。

Obama成為總統之後,對於來自共和黨的阻撓和非議,Michelle的反應也多是憤怒和不可置信。她也在書中提到會見英國女王伊麗薩白二世後,被媒體評價不懂禮節缺乏修養時,她所受到的傷害。我認為,既然選擇了成為政治家的伴侶,就應該學著以平常之心麵對誤解,非議,甚至惡意攻擊。第一夫人展現給國民的,更多的應該是愛和包容。

Michelle書中的Obama,是一個妻子眼中的完美丈夫。他英俊,迷人,浪漫多情。他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是渾然天成的領袖型人物。我沒有太研究Obama的政見,以他當政這些年美國的狀況來看,我覺得他的理念也許太理想化太超前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傾向於中庸。一個更平庸點的領導者,一個更循規蹈矩的總統,會不會比一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夢想者,更符合美國的利益呢?可惜,沒有如果。

 

補記。在聽完了整部書之後,我需要對我的筆記做一些補充。

Michelle是一個高度敏感高度緊張的女人,她也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她的成長和生活經曆決定了她是一個積極掌控自己的人,本能地排斥白宮女主人這樣一個有從屬性質的角色。

在漸漸適應白宮的生活以後,她開始做一些她認為有益的工作。她在白宮開墾了一片菜園,提倡飲食健康以降低肥胖率。她經常走訪老兵醫院,聆聽軍人家屬的述求,為退伍老兵及家屬的就業奔走。她以自身的經曆鼓勵少數族裔少女,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途徑是不放棄學業,追求夢想。

當這部書結束的時候,我對她的看法有了一點改變。她的特殊成長經曆決定了她是一個自視很高內心驕傲的人,她不熱衷甚至厭惡政治,不懼麵對自己的內心,不屑於迎合任何人。草根的出身,使她對弱勢族群尤其是非洲裔的現狀發自內心的關愛,她並不掩飾對其它階層的疏遠。從知識女性的角度來看,我開始理解她甚至認同她。但是,從一國領袖夫人的角度來看,她的自我,她的驕傲,她的一些偏見,還是限製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