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之際,聊聊我們村的民主鬧劇
文章來源: 迪兒2018-10-27 08:13:42

Facebook 上的一個賬號,和一年多前我們村對政府的一次較量有關,結果是草民們輸了。但是,賬戶保留了下來。幾個月前,一位先生通過那個賬號發出提議,他說,我們這個城市的 City Council 成員沒有任期限製,有幾個甚至從70年代任職至今。有人老態龍鍾精力不濟,有人在其位不謀其政,甚至不排除有腐敗。市議會的這種狀況,導致了我們小區的抗爭以鬧劇收場。他準備發起一個限定市議員任期的提議,如果得到足夠的簽名,就可以成為中期選舉的提案。

我們小區的居民反應積極,自己踴躍簽名之外,也作為自願者,到不同的公共場合征求簽名。第一步的目標已經達到,這個提案,印在了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的選票上。看樣子,隻要有決心,隻要齊心協力,老百姓也能影響政策的製訂。

去年夏天,剛搬到這個小區不久,就加入了小區居民自發組織的行動。迫於壓力,市政府舉行了一場聽證會,但是,市議員們無視民意操弄權利,讓這場聽證會成了一出鬧劇,也喚醒了諸多對政治敬而遠之的居民。

我們小區的中心地帶有一大片矩形的空地,路過的時候,我有時會好奇地猜想這塊空地的用途,這麽好的地理位置,大約會用來蓋這片區域最昂貴的豪宅吧。結果,有人發現它被一家盈利性的養老機構買了,計劃建造高級的Assistant Living。屆時,這個設施的居民平均壽命將達到85歲,還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失智老人。

消息傳出,小區的居民們炸了鍋。大家最擔心的是房價受影響,也害怕經常響著警笛的救護車打破了小區的寧靜,還有,還有,各種各樣的擔憂。這個消息泄露的時候,土地交易已經到了Escrow階段。預料到小區住戶的反對,養老機構繞開當地居民,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讓這個案子在市議會順利通關。

唯一的翻盤機會,是在交易完成以前阻止它。居民們自發成立了抗議組織,募集資金,向市議會遞上抗議書。在強大的民意下,市議會答應召開聽證會,聽取開發商和居民雙方的意見,然後對這個項目重新投票。村民們看到了希望,奔走相告,動員每家每戶屆時前往, 要讓那些官員們感到來自居民的巨大壓力。

聽證會晚上7點開始。那天,我特意提前下班,準時趕到City Hall。禮堂裏已經主無虛席,外麵的大廳也站滿了小區的男女老少,我們在氣勢上明顯占上風。大家互相打氣說,我們有贏的希望,那些市議員是市民們選出來的,不可能不在乎民意。

在女市長的主持下,正反兩方輪番上場。養老機構的律師氣宇軒昂侃侃而談,他的策略是占領道德高點,指責小區居民們歧視老人,缺乏起碼的同情心。他們也大打溫情牌,展示他們對老人的關愛,並保證救護車在小區行駛時不拉警笛。

小區這邊的義務律師很年輕,他顯然資曆太淺經驗不足,氣場上先輸了。我們的策略是,首先反擊歧視之說。其二,揭露這家養老機構的盈利實質。第三,羅列類似項目對房價的負麵影響,從相似項目得到的救護車數據,預測噪聲對小區的影響。第四,中心建在小學對麵,勢必會讓上學放學時已經堵塞不堪的交通雪上加霜。

接著是雙方支持者舉手發言。對方的發言者多是機構請來的老人,社工,還有老人中心的工作人員,發言內容大同小異,都是拿歧視說事。我方的發言者盡顯真性情,有的觀點犀利直指要害,有的胸無城府直白可愛。例如,有一位揭露這家機構在附近一個小鎮遭遇居民抵製,因而轉到我們社區。他的發言,贏得了熱烈掌聲。有一位女士求勝心切,說是我們附近有一個海軍基地,偶爾飛過的超音速戰機聲如驚雷。會嚇著病弱的老人。為了老人們的健康,這塊地不適合他們。她的發言,引來一陣心領神會的笑聲。

到了11點左右,對方請來的說客開始撤退,我方越戰越勇。一個對方的醫生臨陣叛變,發言說感受到居民們的痛苦,也相信大家不是因為歧視。中心要建,但是應該換個地方。他的發言贏得一陣喝彩,輿論呈一邊倒之勢。

12點剛過,一位我方女士憤怒起身。她說,剛剛看了市議會網站,聽證會正在進行,表決結果已經出現在網站上了,結果是機構獲勝。既是這樣,這個聽證會不過是個過場,沒有必要再開下去了。話音剛落,全場嘩然。女市長信信旦旦保證,不知道網上為何會出現那個結果,表決一定會在充分聽取雙方意見以後,公正進行。聽證繼續。

我睡得太晚會睡不著覺,還是堅持到淩晨一點回家,老公繼續留守。我方仍有多人留在會場,為最終投票施加壓力。早晨睜開眼,推醒身邊的老公,他說,淩晨三點多開始投票。女市長支持我們,其它四個議員支持機構。我們還是輸了。

太醜惡了,聽證會真的隻是個過場。百密一疏之中,網管不小心擺了烏龍,將早就定好的結果提前放在了網站上。讓所有親曆的人,見證了這場民主鬧劇,看到了政客們虛偽的嘴臉。

一直有意將這個難得的經曆記錄下來,最近比較空,又適逢中期選舉,一鼓作氣寫完。我對政治沒有什麽感覺,以前也不太在意投票。這個經曆讓我意識到,民主,需要我們自己來捍衛。

 

根據網友的評論做一點補充:

我們當時有心理準備,我們贏的機率不大,因為開發商吸取了不久前在另一個城市失敗的教訓,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我們知道的太晚了。 
我們猜測,市議員也許拿到一些好處,比如政治捐款,當然隻是猜測。於是,在不違規的前提下,繞開居民,這個交易被悄悄通過了。 
市民的反彈讓市議會頭痛。我們也猜,他們不能反悔,大概有巨額罰款,隻能得罪居民。 
為了平息居民的憤怒,開一個聽證會走過場。結果,操作不小心,投票結果在投票前出現在自己的官網上。 這正是我稱它為“民主鬧劇”的原因。 
其實,民主有時被利用,甚至褻瀆。這一次,他們自己不小心,搞成了鬧劇。 
美國民眾的民主意識還是挺強的,願賭服輸。現在,那個設施的基礎都快打好了,沒有人再去抗議。不過它的餘波是,一個提案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