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時,需要一點阿Q精神
文章來源: 迪兒2016-12-16 12:37:41

快要十二年過去了,我第一次被裁員的情景清晰得像在昨天。

那是一個普通的早晨,我在電腦前剛剛坐定,Manager過來叫我去開會。我跟著他走過長長的走廊,隱約覺得什麽地方有點不對,來不及多想,就被引進一間小會議室,負責我們部門的VP已經坐在那裏。

直覺告訴我不是什麽好事,VP麵無表情的開始念裁員書,大致是公司業績不好,無奈之下大規模裁員,然後是補償標準。我從來沒有在工作場合哭過,居然開始流眼淚。我問他,是因為我最近這個項目沒有按時完成嗎。看到他耐心地等我發泄,我立即平靜下來。他說,我們部門大調整,三個Firmware工程師,隻能留一個。

老公已經在我的隔間等我了,他是那個留下來的Firmware Engineer。老公看著我眼淚汪汪的樣子安慰我,別難過,有我呢。其實那段時間我和老公冷戰,已經有幾天沒說話了,他在關鍵時刻表現得有情有義。另一個Firmware Engineer也開會回來了,年輕就是不一樣,他竟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他說綠卡快拿到了,正在考慮跳槽呢,這下不用猶豫了,最理想的是還可以拿到一筆補償。

是啊,好像沒必要那麽難過。工作家庭的重負讓我覺得身心俱疲,一直想休息一下。換個角度想想,不也正是個好時機嗎。等其它部門的中國同事聞訊過來安慰時,我們已經在一邊說笑一邊打包了。公公那段時間和我們住在一起,問我為什麽回來這麽早,看著我笑咪咪的樣子,怎麽也不相信我被裁員了。

暑假剛剛開始,我給六歲的兒子報了遊泳班,他很快學會了遊泳。那個假期兒子開始在AYSO踢足球,足球成了他最愛的運動。有了大把的時間,我可以經常帶兒子去社區圖書館,暑期圖書館有許多針對孩子的活動,如Reading Club,Magic Show 等。突然發現,以前早出晚歸忙工作,錯過了許多社區的福利項目,不是等於白交了稅嗎。

兩個月後,我開始了一份新的工作。開心的是我再也不用和老公待在同一間公司了,因為曆史的原因,我們在一起工作了九年。我是一個很被動的人,因為這份新的工作,被迫開車到更擁擠的LA Country,車技提高不少。找工作時會發現,雇主不喜歡一直換工作的人,對多年不挪窩的人也有一定的顧慮。裁員對我這種膽子小惰性強的人,未必不是一個塞翁失馬的機會。

第二次裁員更人性化,提前一個月獲得通知。老公的公司離我不遠,更巧的是,我們的好朋友,前一家公司的第三個Firmware Engineer,和他在一起工作。得知裁員那天中午,他們嘻皮笑臉地來找我吃飯,說是怕我心情不好,來替我壓壓驚。我喊狼來了已經喊了好久,他們問我,終於如如願以償了,下一步有什麽打算。

我供職的是一家總部在日本的製造業公司,日本企業的特點是四平八穩循規蹈矩,卻無法適應當今製造業的靈活轉型和高速發展。我的許多同事都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麵對公司的逐年縮減,同事們幾乎都是抱著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裁員後的計劃多半是裝修房子,做院子,還有陪伴孩子。

裁員了,我最想做的事是開博客。可是心似乎靜不下來,在家裏待了半年,計劃中的《紐約故事》連兩篇都沒寫完。這個拖延讓我覺得很失敗,沒有再碰寫作,直到今年鼓起勇氣開了博客。我認真地考慮轉換職業跑道,一直覺得做EE,壓力太大,對年齡太敏感。想著每年報稅,檢查報稅表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不如去修會計,工作到老應該沒有問題。老公勸我不必再受那份罪,想工作的話,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經驗最省心。權衡之下,我還是選擇本行,開始了現在這份工作。

覺得華人似乎對失業有一種自卑感。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有時被告知某某某失去了工作,也許是我敏感,我總覺得言談中憐憫和不去打攪的成分多一些。我失業在家的時候,有時候碰到熟人,他們會禮貌地和我交談,我可以感覺到他們明知我的狀況卻假裝不知。

想說的是,裁員其實沒有那麽可怕。如果你內心坦然,這段時間正是辛勞的你休假的好時機,也是用心陪伴家人的好機會,你還可以做一些一直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等充足了電,再從容地上路,一定會看到更美的風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