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熱愛園藝的女子
文章來源: 迪兒2016-12-02 11:30:07

我養了幾個月的盆景看來是沒救了。它的枝葉從翠綠變成了淺綠泛著褐黃,那曾經水靈靈的鬆針已經變得幹巴巴,並且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

我們周末有時會去馬裏布的Backbone Trail爬山。回來的路上總會看到一個賣盆景的攤子,每次開車經過都念叨著想買一個盆景,幾個月前終於如願買了一棵蒼勁的的小鬆樹。那個賣盆景的韓國老人說這棵鬆樹很年輕還不用施肥,每星期澆兩次水曬一次太陽,再照著自己的喜好修剪,它就會長得好好的。

我知道自己養植物的能力非常差,誠惶誠恐地照著韓國老伯的指示伺候這棵俊俏的小鬆樹,可它還是越來越萎靡,我知道到了要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又一次告訴我,我實在不是一個和植物有緣分的人,我的那點本事隻夠養養富貴竹和多肉植物。

有一個說法是植物也通人性,它能感受到主人愛不愛他它,而會給主人相應的回報。這個看似不合邏輯的說法至少在我這裏得到了充分地驗證。

幾年前去紐約玩,應我的好朋友Ellen之邀住在她家。Ellen和我曾經是在紐約住公寓時的鄰居,後來我搬來了加州而她則搬到了長島。在她紐約長島的家裏,Ellen花時間最多的就是她的花園。她不放過任何一點空地,甚至用花盆和花架延伸她的種植空間。我問Ellen整理花草時碰到蚯蚓或蝸牛怎麽辦,她很自然的說那有什麽好怕呢?我眼中的Ellen是那個穿行在華爾街的精致的上海女子,花園中的Ellen讓我看到了本真的她,嫻靜,淡然,專注於自身的修行。

去年回國時專門去長春看我大學時的閨蜜丹。丹是典型的江南美女,為了愛情隨夫君遠嫁東北,現在她和丈夫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丹的家是高檔的連體別墅,前院小小的花園成了一個茂密的立體種植園。那天丹穿了雨靴帶著手套鑽進園裏采摘,我站在原木鋪就的天井裏和她聊天,恍惚中覺得我倆的角色互換一下更合適。

突然間丹衝出菜地一聲不響地跑上了樓,過一陣下樓已經換了裝束。原來她覺得脖子癢, 用手一摸發現是一隻大菜蟲,驚恐之下直接衝進了淋浴間。人本能的反應其實是最原始的,那個愛清潔到幾乎有潔癖,像小鹿一樣容易受驚的丹又活脫脫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大學時的丹因為獨享爸爸媽媽還有哥哥的萬般寵愛,是一個心地純淨柔軟但敏感脆弱的可愛女孩。今天的她在外是碩果累累的大學教授,在家裏依然是那個像花兒一樣單純嬌豔的小女子,享受著老公和兒子兩個大男人的貼心嗬護。我不知道是那些盛放的花草留住了她的清純美麗,還是她水晶一樣的心性滋潤了花草,應該是兼而有之吧。

我相信愛花的女子必有一顆恬靜善感的心。我在文學城中和網友互動不多,也有了幾個可稱得上是君子之交的姐妹。博主 ”閑閑客” 和 “百花苑主“ 是我在文學城結交的喜愛園藝的溫婉女子。閑閑住在寸土寸金但是陽光燦爛的北加州,她的園子盡顯了東方園林的精巧。最讓我佩服的是閑閑的巧手和獨到的審美,一件普通容器和園中的應季鮮花經她一點撥就變成一件驚豔的藝術品。百花住在富饒開闊的加拿大,她的園子除了五彩的花,更有那讓人羨慕得要嫉妒的廣袤的綠。

自古以來,梅蘭竹菊一直是文人墨客寄情的對象,足見花草的人文寓意以及它在修身養性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雖沒有拈花惹草的興趣,卻渴望擁有花仙子們那恬靜溫婉的心。為此,我時常提醒自己停下腳步,隻為看一朵欲放的花,或許留意一下幹旱加州初雨後泥土中剛剛泛出的綠,還可以看看加州幾乎每天都不缺的皎潔的月和驕陽下的藍天白雲。相由心生,修好自己的這顆心,自然就變成了那個健康快樂,美麗優雅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