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的小村莊,文學城,安娜晴天
文章來源: 迪兒2016-10-02 14:44:52

開通了博客以後,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多年前我和安娜晴天的一個小小的交集。這個周末覺得無論如何要寫出來了,否則拖一拖很快又是一年,我怕我的記憶會模糊了。

四年前的夏天,因為工作需要,我和一個同事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了一個月。在我的記憶裏,除了剛上大學,那可能是我最想家的一段日子了。我的同事其實更慘,我們出發的時候,他的孩子還沒有滿月。也許因為是男人,他什麽都沒有說過。

這個村子位於慕尼黑和奧格斯堡之間,到這兩個城市大約都需要一個小時。這個傳統的德國村莊有一小塊科技園,分布著幾家小小的公司。中午,我們一般是去位於園中的一個的自助式的小餐館吃飯,午餐選擇有限而且餐館隻有中午營業。下班後沒多久,那一帶就安靜得漆黑一片了。

我們6點下班時,小鎮上的銀行和各種小店就已經打烊了。再一打聽,晚上7點,最後一班公共汽車通過鎮子。後來我們發現鎮上有一家超市開門到晚上8點,吃完晚飯去那家超市散步順便買點水果成了我最喜歡的活動,至少讓我覺得我還活在現代社會裏。晚飯是我們最頭疼的事情。村裏隻有兩家餐館,每個餐館的菜單大約也就十樣選擇。其中一家餐館每周還有兩天關門。很快我們就吃膩了兩個餐館可以點的菜。不喜歡快餐的我那時候好希望村裏有一家麥當勞或者Pizza Hut。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的商業氣息有多麽濃,作為消費者有多麽受寵。

傳統的德國村莊一定有一個教堂。我們村的教堂建在一個小坡上,加上尖頂,是村裏當之無愧的最高點。教堂的鍾每半個小時敲一次,伴著夜色而來的鍾聲,增添了小鎮的靜謐,也讓想家的我更加顧影自憐。那一段時間,我還不知道微信,文學城的新聞,知名的不知名的博主的美文,給了我很多的陪伴。

周末是我們放風的日子。如果沒有特殊安排,我們會請公司的德國同事帶我們去奧格斯堡,我們一般都住在火車站附近的InterCityHotel裏。從那裏我們可以步行去Downtown體驗久違的城市生活,也可以去不同的餐館換換口味。七月底的一個周六早晨,我和同事在用早餐時討論當天的計劃,他說工作挺累的,不太有勁玩了。如果我不反對的話,他想去Downtown的咖啡館喝一杯咖啡,然後輕鬆一天。

因為很早,平時人來人往的Downtown非常安靜,我們要了咖啡就悠閑地坐在那裏。不一會,天空開始飄起了雨絲。店裏的Waiter體貼地打開了遮陽篷並為我們拿來了禦寒的線毯。那時候工作壓力很大,家務好像也很沉重,我的心境遠沒有今天這麽輕鬆。細雨中坐在異國的咖啡館外,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愜意和放鬆。

旅館的窗外是時斷時續的雨聲,我在桌前連上了網絡。我看到了安娜晴天剛發的文章 "雨中開悟 ~ 特殊的日子"。安娜晴天是我非常喜歡的博主,我敬佩她的堅強慈悲和善良,我也知道她就生活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她在文中談到當天的雨,因而聯想到在上海度過的童年和離開祖國到德國的生活。我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動,那一刻,我們在同樣的一片天空下,沐浴著同樣的細雨。我在想要不要開個賬戶,隻為和她打聲招呼。可是我什麽也沒有做。

我在德國的小村莊單調無聊多愁善感的日子很快過去了,我又回複了不知被什麽驅使著忙忙碌碌趕路的日子。有時候腦子裏會浮現那一段的生活,還有那個雨天,這時候回憶都變成了美好。今年八月份看到安娜晴天的又一篇文章 "平靜的慕尼黑,永恒的慕尼黑"。照片上我看到了那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衝浪的地方,忍不住給她寫了下麵一段話:

迪兒:

問好,這個問候在多年前就想發出,可惜我那時沒有帳號。很早就關注你的博客,敬佩你的堅強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年前的夏天,我在慕尼黑旁邊的一個小村子裏工作過一個月。有一個周末,我在Augsburg,下雨隻好待在旅館裏,看到你發的關於雨的文章,興奮地發現我們應該離得很近。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注冊。
問個遲到的好,那個衝浪的地方我也去過,記不起來叫什麽了。

下麵是安娜晴天的回複: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問好迪子, 你的留言很溫馨。是啊,德國的天氣比較陰冷,所以產生很多哲學家和科學家。
歡迎再來德國。
那個衝浪的地方在英國公園的開頭,藝術之家旁邊, 叫Eisbach 冰河。對於慕尼黑這個傳統濃鬱的城市是一種清新的衝擊。喜歡,安娜最喜歡。
問好, 願世界太平!

借晴的照片

我在想網絡其實很奇妙很溫暖,我甚至可以輕易找到晴四年前關於雨的那篇文章,日期是2012年7月28日。翻了一下日曆,那的確是一個星期六。

附上安娜晴天那篇文章的鏈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66/201207/17118.html

今天又去了晴的花園,她剛剛放了一篇文章“巴伐利亞~ 鮮花盛開的地方“。德國的小村莊真的好美,隻是我太習慣於熱鬧的生活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66/201610/140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