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白酒的看法
文章來源: 我愛丁二酸鈉2017-02-15 20:10:13

我對中國白酒的看法:1.盡可能別喝;2. 盡可能不要信網上磚家寫的東西;3. 讓下一代與白酒絕緣;4. 喝一些質量不錯的葡萄酒。

我對白酒深惡痛絕,喝酒 = 敗家,我一生就這樣認為。童年痛苦經曆決定的。

為了讓中國人在出現“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不至於餓死,我現在研究著葡萄糖和酒精的生產,力求節能高效。

從生理保健的角度,適當喝一點點酒精飲料有好處,比如白酒,但是每天飲用量以乙醇不超過25~50克為宜(因人而異)。

飲酒的危害,除了攝入酒精過量的壞處之外,主要是酒裏麵的一些有害雜質,比如甲醇、甲醛、甲酸等,少量的乙醛都不能算入裏麵,反正乙醛是乙醇在人體中代謝的一個中間產物。我說的這些有害物質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向裏麵投加的不算。如果是算投加的,滴滴涕、敵敵畏、氰化氫都可以往裏麵放。

正常生產的白酒,一定要經過精餾這一道工序。

單純的水和乙醇的二元混合物,用常規精餾塔來分離,所得酒精濃度最高也超不過95%,這叫共沸,不可能超越的。

所以,常規的白酒,不應該是渾濁的,用火點著以後剩餘的裸體酒也不應該是渾濁的。這是因為絕大多數比水揮發性小的化合物,不可能從發酵液進入冷凝液,即白酒中。即使萬一進入了,也會和酒精一起燃燒掉。

如果有渾濁,肯定是假酒。

喝白酒,喝的是傳統,是文化,是口感。

出於口感的滿足,那真的是啥酒好喝就喝啥酒,習慣喝啥酒就喝啥酒。

現在的精餾工藝,需要好幾個精餾塔聯合操作,基本上保證做出來的白酒或食品級別的酒精中的有害成分都能夠達標,所以勾兌本身不是問題。

如果使用的添加劑是食品級別的,添加也無妨。就是別添加太多,比如乙酸丁酯或乙酸異戊酯,加的太多那個酒就真的是渾濁的了。為什麽國內的白酒沒有酒精濃度低於38%的,就是因為濃度低於這個值,往裏麵加東西就難了。

另一個角度,哪怕是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固體發酵酒,如果不經過現代精餾工藝,裏麵的有害物質照樣不達標。

怕的是,有不良分子用工業酒精勾兌白酒,這就不能保證了,這裏麵有各種致癌物都有可能。

至於非得喝5斤高粱發酵做出來的高級酒的那些人,下輩子有可能重新投生為餓死鬼的。

所以,白酒還是盡可能少喝。國內那些一天(每天)喝兩頓白酒的人,那不是享受,那是zuo,那是做賤自己,是拿健康乃至生命做利益交換。脫離不了一個字,就是“賤”。

但是,人隻要一上癮,就不要和他講道理了,白費口舌的。

還有,千萬不要不信專家(磚家)信你自己,我對國內外那些自己釀米酒、白酒和葡萄酒的人都是大潑冷水的。我說啊,您在喝自己釀的酒之前,最好是化驗一下裏麵的甲醇含量。

在北美的各位,還是建議大家喝一些葡萄酒,紅的更好。裏麵的有效營養、健康成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