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在旅行中實現(3)
文章來源: 喜鵲2024-06-12 21:19:31

 某種旅行就是一種享受孤獨的方式,也可以看做一種團體的孤獨。短暫的拋開繁雜的人和事,就如同進入一個讓自己掌控的新世界。我的同事和朋友,很多人都說我離開公司就如同消失一樣。工作的日子裏,也是有社會關係的日子,發圈(還挺頻繁的),聊天,八卦,工作,較真,真的是開足馬力。但是每次旅行,基本不發圈,隻是全力以赴的撲在旅行上,首要的是兩個人的安全問題,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很少和朋友的家庭一起出遊,生活習慣,個人喜好,不一樣的家庭和有無孩子,都成了最大的安全問題。最近幾年我們都是簡裝出發,除了回國有我姐的東西外,我們倆幾乎不買任何東西,帶回來的都是絕對可以馬上吃的,也是最喜歡吃的東西。在日本國內的旅遊,基本不買任何的紀念品,任何土特產,因為沒有同事說旅遊的事情,也就不必買禮物了,不是摳門,是給旅行減壓,給自己減壓。購買禮物,無論是哪一類的,都需要動腦花費時間去選購,一個短暫的旅行,首先選擇一個完美的休息時空。

  前幾天去了宮古島3晚4天,隨心所欲的在酒店裏泡著,泡大海,泡泳池,管他天氣好壞呢,好天曬太陽,雨天酒店裏嗑瓜子,站在陽台上看台風刮,幸災樂禍的看雨中躲避的人,看海上的雲,看海浪拍打。。。兩個人一個一個雙肩包,公用一隻登機箱。最大的物件是兩個枕頭(帶去的壓縮袋被扯開一個口子,不能壓縮了)。這次帶了兩雙最簡單的海灘拖鞋,實在太方便了。再說回到衣服的準備上,一年四季都需要帶的衣服是羊絨開衫!機場和酒店的空調都開的很冷,這個是保證不感冒的絕對條件。夏季出門一定要帶至少一件替換的T恤,在進入室內後(或者吃飯,或者逛商場,或者看展覽,或者候機等),第一件事就是去更換汗濕的衣服,身體舒服了,也沒有病毒細菌的入侵,就不會給旅途增加風險。

5月份回三亞時,我分分鍾看著老8,從三亞到保亭都是坐公交去的,34攝氏度的天氣下,幾分鍾衣服就會濕透。隨身的包包裏帶著衣服,離開酒店,或者進入大巴,都是換上幹爽的衣物。一共13天都是這樣過來的。健健康康的回到東京,第二天就開始正常的上班了。還是出去時的行李大小,扔掉的衣物,有了帶回日本的空間,就買了預先要買的東西,沒有賣任何不需要的計劃外的東西。

三亞,是海南氣溫最好的地方,但是人文就沒有氣溫那麽好了。當地人的文化,就是你買東西都不能問價,不買的話,看看也不行,霸道吧;特別海南的女人,特別是海南的能幹的女人,她們操持家裏生意的體力勞動,憎恨外地人,特別的憎恨東北來的外地人,這個前提下,大量東北人在海南買了房子,即使長期住在三亞的東北人,也不會去海南當地商販的攤位上買東西了。惡性循環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