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鞋!
文章來源: 喜鵲2021-12-15 17:22:22

 非常想哭著對女鞋的設計師們說:“請在構思設計一款女鞋的時候,摸著自己的腳後跟想想!”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穿家裏親戚給做的拉帶布鞋,我的表姐拉過我的腳,用手比量著,幾天後就收到了表姐托人帶給我的納底布鞋。用紅色的燈芯絨做的鞋麵,裏麵一針一線的納底,開始穿的時候,有一點擱腳,但是很舒服。整個鞋麵沒有一處磨腳擱腳的地方。每次都是把鞋底穿爛才依依不舍的扔掉。後來我長大了,買過各種各樣的鞋,雖然不如納底布鞋好穿,但也不會像現在的鞋子如此的磨腳擱腳。都不知道女鞋的設計師們是怎麽構思的,不得不懷疑設計師們是有意整人了:

最可恨是鞋後幫。這個應該是惡毒之首了。後幫做那麽高幹什麽呢?無論怎樣的冥思苦想都是反人類的操作。                                                                      

鞋後麵高出的那部分多難看呀!看到很多人買很大的鞋子,然後腳全部串到前麵去,應該就是高出的那部分卡腳吧。然後就說被迫得把鞋帶放鬆,有的鞋兩邊還會擱到腳踝骨下邊!說起來都疼。

       我買過一款keen的鞋,連著穿過3雙同款的,買第四雙的時候,不知道設計師是如何串筋了,突然加高了鞋幫,從側幫到後幫全部加高,正好卡在腳踝下方高一點的位置,而且後麵死死的卡在腳後跟活動關節處。每走一步都痛苦的欲哭無淚,抓心撓肺。如果此時被我看到設計師的嘴臉,就給一悶棍!

      最近買了很多的運動鞋,其中一雙以為可能新鞋有些硬,穿幾次就會好吧?結果是後幫往裏收著,走路的時候高出的那一節就像一個石磨磨著打彎處的皮膚,每次都會磨出兩個大泡。實在忍無可忍,抄起剪刀,剪掉足有2cm的高度,然後再把斷麵手針縫合好。這樣高度就不在磨腳了。旁邊的幫還是有點高,但是可以將就了,已經用斷了一根針,家裏的頂針也不好用了,這樣就知足了。走在路上不停的低頭看鞋子,矮一點的後幫,同樣的 好看哦,為什麽要費盡心機的弄個那麽高,又磨腳擱腳,又費事費材料的高後幫呢?!

   名家設計師的作品,真的是用心的。一雙普拉達的鞋,最便宜的也要4萬多日元。一雙小巧的女鞋,四周的鞋幫絕對不會擱腳磨腳,皮質柔軟而不塌陷。就是說鞋後幫即使不做的那麽硬邦邦的,也不會塌下去呀,為什麽做的那麽硬?害的我每次買回新鞋都會使出力氣去蹂躪這硬邦邦的鞋後幫呢!同樣是名牌B家的,鞋就是後幫做的幫幫硬,生生把我的腳後跟磨出一個銅錢那麽大的泡。想想這些就疼啊!!!最喜歡普拉達鞋的設計,那種貼心每走一步都是幸福的!當然價格是令人心疼的,所以不能穿著徒步。

  2cm!2cm意味著一個小小的腳後跟的結構,沒了這2cm的高度,同樣的好看,卻是不一樣的舒服感!人體重量壓在鞋上,會讓鞋底降低鞋幫升高,這樣更會傷害到腳後跟以及腳踝骨周圍。我量了一下,鞋後幫的高度為4cm就可以了,特別是前麵 有鞋帶的鞋,就不存在鞋掉下來的可能性。如果是平底的時裝鞋,本就不是用來跑步的,如果前麵的臉小,後麵弄那麽高除了卡腳就是磨皮,沒有任何的意義。是為了防砂嗎,那就穿靴子好了,增加鞋幫的那幾厘米就是害人的!有的鞋後幫高達6cm,對於一個正常的女性的雙腳是何等的殘酷!後麵是這樣前麵也有折磨人的,有的鞋前麵做的很扁很扁,會把腳趾甲都要壓扁了似的。想想都可恨!

  Clark的,第二雙被剪掉後幫的也是這個牌子的同款。第三雙被剪掉後幫的是keen的同款第四雙鞋(以前的博客裏有說),第五雙是cros的同款第三雙。消停了一段時間,是因為實在沒精力剪了,不明白為什麽第一雙都是正常的,隨後的幾雙都異常了呢? 新買的耐克跑鞋被我剪掉3個月多,跑步,徒步上班都沒問題,非常的舒服。這些設計師是怎麽了啊?設計一雙女鞋之前,用腳後跟想想都能知道的尺寸,怎麽就能演變成折磨人的痛呢?!

  每天要走路的,每天要穿鞋的,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美觀與實用。一款擱腳的鞋子,真的是從心裏往外的恨。有很多次我是趿拉著鞋子走回家的,真的是欲哭無淚的痛。前段時間扔掉了十幾雙鞋,很多是不舍的,因為那些鞋子一點都不磨腳的,可以穿著任何一雙每天走10公裏。陪伴的每一天都是舒服開心與美麗的。每次看到這雙被我修剪過的鞋子,我都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暖心與美麗的設計師,絕不設計生產那些無厘頭的鞋子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