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長恨歌作於何處嗎?
文章來源: 焦大2017-09-06 12:53:12

你知道長恨歌作於何處嗎?

焦大

白居易的《長恨歌》,萬古流芳。可是,你知道白居易是在哪裏寫成的長恨歌呢?

據《唐會要》記載,《長恨歌》作於唐憲宗(李豫)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的周至縣尉任上,時年白居易三十五歲。

周至縣,位於關中平原中部的渭水南岸。古作盩庢。許慎的《說文解字》裏說:“山曲為盩,水曲為厔”。因此,周至當地有很多地名和人名都取“二曲”,“雙曲”之意。

IMG_8144.JPG

周至縣城南麵,不到一裏路就是終南山。山口的高地上就是著名的仙遊寺。據《唐會要》記載,《長恨歌》就是白居易作於仙遊寺。

IMG_7979.JPG

灑家2013年回國期間,曾和親友到仙遊寺古跡一遊。那高聳的寺塔,一眼就能認出是唐代之物,非常有唐塔的氣勢。外形酷似西安的大雁塔,也是“七級浮屠”。

IMG_7972.JPG

寺內尚有清代的石刻《長恨歌》幾幅,惜已殘損。圖中第一幅的第一行字,依稀可辨:“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此時,距離楊玉環馬嵬坡香銷玉殞,才不過五十年而已。白居易居然敢如此嘲弄皇帝,可見唐天子的氣度,比當今紅朝兒皇帝們可寬容大度多了!

IMG_7957.JPG

白居易還有個弟弟叫白行簡,作有唐傳奇名篇《李娃傳》。你瞧人家這哥倆名字起的!

三十五歲正是白居易創作的鼎盛時期。他的那篇著名的《賣炭翁》也是寫於周至任上。史書上說,他在周至寫的詩作還有:《觀刈麥》、《京兆府新栽蓮》、《仙遊寺獨宿》、《宿楊家》、《醉中歸周至》,等等。

白居易《觀刈麥》裏所描寫的夏收大忙時節,關中農村割麥子的場景,和灑家小時候親眼看到的,親身體驗的,真是一模一樣。

觀刈麥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今特節錄白居易年譜相關部分如下: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十五歲。

  正月,順宗卒,改元。三月,平楊惠林亂。罷校書郎。與元稹在華陽觀閉戶累月,揣摩時事,成“策林”七十五篇。

  四月,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與元稹、韋惇、崔護等同登第,以對策語直入第四等(唐代製科照例無一二等,即乙等)。

  四月二十八日,授周至縣尉。

  七月,權攝昭應縣。秋,使駱口驛。

  元稹入三等(甲等),授左拾遺。因屢上書論時事,為執政者所惡,九月貶河南尉,同月母卒,丁憂服喪。

  九月,平劉癖亂。吐突承璀為神策軍中尉。

  十二月,與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作《長恨歌》等。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三十六歲。

  春,與楊汝士等常會於楊家靖恭裏宅。夏,使駱口驛。秋,自周至縣尉調充進士考官,有《進士策問五道》。試畢帖集賢院校理。

  正月,武元衡、李吉甫同平章事。

  十一月四日,自集賢院召赴銀台候進旨。五日,招入翰林院,奉敕試製詔等五首,為翰林學士。

  同年,弟白行簡進士登第。

  有《觀刈麥》、《京兆府新栽蓮》、《仙遊寺獨宿》、《宿楊家》、《醉中歸周至》等詩。

15047152467231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