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美2021年3月19日在阿拉斯加的首輪會談
文章來源: 清溢2021-03-20 21:30:40
以下是中美2021年3月19日在阿拉斯加-安卡雷奇交鋒視頻網址。https://youtu.be/30VnUgZvPzU
(在此,謝謝malpenn網友提供這一信息)。
 
完整地觀看這個視頻大約需要70分鍾。沒時間的話,可從1:00:30開始看。這裏,談談我個人對此次交鋒的感受。
 
1)外交禮儀
美方開場白太粗魯強勢---布林肯一開始就給本次峰會定調---具體議題是新疆、西藏、香港、台灣問題以及美國盟友受威脅的事。這些,都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而美方自己私下也知道,有些問題根本就是他們自己捏造的(比如說新疆種族屠殺)。這種盛氣淩人、居高臨下的開場方式,等於是還沒談就說結論,直接將中方的軍,那還有什麽需要談的?
 
本來,麵向公眾媒體的開場白隻是一個相互問候的簡單儀式。任何具體的、有對抗衝突的內容,從來都不會拿到公開場合來擺設,而是私下談。否則就沒有談判的必要。這樣做,違反談判的基本規則。
 
在王的補充發言中,他談到就在中方遠赴阿拉斯加的前一天,美方又宣布了新一輪的對香港製裁政策。這到底是巧合呢,還是別有用心?誰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此外,美方連工作午餐也不提供(從王毅的問話中推之),太小家子氣了。敵對公司之間的談判,出於對對方的起碼的尊重,主辦方大都備有早茶午餐之類,遑論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這一切反映了什麽呢?反映了美方並沒有會談誠意,隻不過是把這次峰會當作一個秀裝舞台來惡心中國罷了。
 
其實,中方還是帶有某些希望來的。畢竟美國是新人新府,應該有變化,也許有某種願意合作的意願。然而,一開場就完全相反。這種仗勢欺人、咄咄逼人的姿態,自然會激起對方(尤其是象中方這樣,長期受美打壓、又已經擁有了相當實力的大國)的反彈(溫和點說)或反擊(激烈點說)。
 
2)楊的前段發言,自然可以大大壓縮(象五年計劃、國家發展之類,可以免去)。在簡介中國成就後,可單刀直入,就美國抗疫、黑命貴以及或毀約、或退出一係列國際重大組織等事實,進行爭鋒相對的反擊。當然,除了前麵幾分鍾,楊幾乎全程脫稿(反觀美方則是照本宣科),所談內容相對實在,語調也平和自然,總體還是可圈可點。
 
3)最後七分鍾,精彩。從第一點的分析可看出,楊說“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我們以為你們會遵守基本的外交禮儀。”說得很實在。是美方做得太過,太不盡情理,這才導致中方的拍案而起,才有了那句名言:“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麵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當美方後來談到火星合作計劃,楊順水推舟,說如果美國願意的話,中國可邀美(注意是中邀美,化客體為主體),一起上九天攬月。讚。
 
而王,非常機敏。他從“美在聽了其小兄弟們的抱怨後,說中國威脅他們”這一點出發,直接指出,美隻憑一麵之詞,在根本沒有與中國麵談之前就得此結論,有這麽談判的嗎?這難道不是武斷、偏信和袒護嗎?大讚。
 
4)網上對於美方翻譯,一片吐槽聲。個人感覺,她其實還是可以的,打個70-75分吧。隻是中方的年青小妹妹太棒了(95分,除了漏譯了“美國民意測驗” - the American poll 和跳過了“百折不撓”這個成語外),與之相比,才顯得美方寒磣。實時長篇翻譯,太難了。這點,不苛求美國大媽。另外,從履曆上看,楊和王是聽得懂英語的(這從楊糾正翻譯的“民意測驗”一詞,可窺見一斑),而布和沙,對漢語大概就是丈二和尚了。當然,也不能因此而求全美國大叔。
 
【總結】
雖然楊潔篪前段的談論因為有些官話和偏離主題而導致冗長,但總體說來,內容相對實在,語調平和得體。最後階段(從大約1小時零30秒開始)他和王毅的臨場點穴和反擊,充分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底蘊、中國的國力底氣和作為優秀的外交家的機智和敏銳。
 
一個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