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美國眾議長選舉,大大利好美國
文章來源: 望遠鏡20152023-01-08 16:46:25

 

2023-1-8

經過15輪艱難的討價還價和妥協,共和黨的麥卡錫議員終於在昨天一月七日,當選美國眾議院議長。在當選發言中,麥卡錫議長說:我父親告訴我,事情的重點不是如何開始,而是如何結束。盡管過程尷尬多折,他總算如願,蠻會替自己找台階下。顯然,他將是數十年來最弱勢的議長。許多人和媒體把這個150多年來首次的事件當做笑料,貶低麥卡錫弱勢跛腳議長,嘲笑共和黨分裂,憂慮極右派綁架眾議院,甚至對美國民主政體的前景悲觀。我卻視其為對未來美國民主進程,可能有扭轉局勢的劃時代的重大利好。為什麽呢?

許多人隻關注到這個事件戲劇性過程,而忽略其結果,尤其忽略了究竟議長做了什麽妥協和讓步。幾位右派議員故然強迫加入一些自己關注的政治議題,我注意到他們迫使議長接受如下兩條規則:

1、對議會黨團領袖提出的議案,表決投票前至少72小時,必須交給議員審閱。任何議員可以動議修改。

2、議會黨團領袖不得動用經費,在黨內初選時偏幫支持競爭者。

在真正的議會民主政治中,各位議員們是由其各自選區中的選民選出,並對其各自選民負責,而不是隻聽命於本黨的議會黨團領袖。然而近幾十年來,美國的國會黨團領袖越來越強勢,往往少數幾位領袖推出個議案,短時間內就要求全體議員表決,不給議員們足夠時間審閱爭論。各位議員越來越弱勢,極少人敢於擅自異議反對本黨的議案。議會投票表決完全依黨派劃分,根據各自黨的領袖意願行事,一黨全體支持,另一黨全票反對。如果誰敢挑戰本黨大多數意見,站隊另一黨表決,就是大逆不道,會受到本黨的懲罰。輕則被同僚批評孤立,自己未來提案被忽略,重則喪失重要的委員會的話語權,下次重新競選的黨內初選時,本黨領袖會提供經費資源偏幫其他對手,導致黨內初選失敗。在議會的兩黨議員,基本喪失獨立性,不再主要為自己選區負責,而主要順從本黨多數意見,或隻聽命於少數的黨領導。這哪是議會民主政治,已經走向各自黨內的領袖專製。看看民主黨主導眾議院,是如何推動極左議題,令人膽寒。此前共和黨掌權時也相同路數。此次共和黨上位,完全也可以推動極右議案。難道我們隻能寄希望議長或少數幾個領袖的政治立場和智慧嗎?這是社會主義大政府和專製體製洗腦下的寄望賢相明君的思維邏輯。

前麵提到的麥卡錫議長讓步下的新規則,第一項使議員有更多時間審議議案,並挑戰黨團領導。第二項規則使本黨領導難以在黨內初選中偏幫,減少議員反對領導而受懲罰的後顧之憂。

有人認為是極右派議員綁架議長和共和黨,這不對。如果共和黨領袖提出極右議案,本黨少數幾個中間派議員同樣可以綁架議長和共和黨,讓議案通不過。也許以後的議案爭議更多,更難提出和通過,但更可以避免極左極右等極端議案,各位議員有更多發言權和獨立意誌,更不易受領袖懲罰,這不就是民主議會政治本該有的樣子嘛?

今後兩年,共和黨內的弱勢議長受製於本黨議員,可能難以大展拳腳。其實在民主黨掌握總統和參議院情況下,共和黨微弱多數的眾議院本來就不可能大展拳腳。如果未來的議員對自己的獨立性覺醒,能夠對議案獨立思考,敢於反對本黨領袖,甚至站在另外一黨一方投票而不受或少受懲罰,我以為對兩黨中間溫和派更有可能發生。美國目前的兩黨越來越趨向左右極端,共和黨少數右派這次削弱領袖權勢,加強議員獨立性的新規,如果能發揚光大,長遠看,可能是讓美國回歸民主議會政治,乃至扭轉整個政治政策趨勢的大事件。

至少,除了麵子上似乎不好看,我不認為是壞事。即使新當選麥卡錫議長也不覺得丟麵子。在當選演說中,他還說了兩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的話。一是美國值得我們為其而戰,為自己和幾位右派共和黨議員的爭鬥,給雙方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愧為久經沙場爭鬥的政客。另外一句在演講中結束時,提醒全票當選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的民主黨議員傑佛裏,祝賀你全票當選少數黨領袖。我兩年前也全票當選少數黨領袖。祝你好運!暗示別在-旁幸災樂禍,難說將來你也會有我現在的麻煩。如果將來民主黨的議員,也能不聽命於斐洛希之類的強勢黨領袖的專製,能夠獨立思考、投票、回歸為自己選民獨立發聲,就是好的美國議會民主趨勢,大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