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帝鐵蹄下呻吟的德意誌之角
文章來源: 朱頭山2016-07-24 06:32:24

萊茵河是歐洲的第二大河,也是孕育德意誌民族的搖籃。我們乘坐萊茵河遊輪一覽兩岸風光,斜坡上種的是白葡萄,和紅葡萄不一樣,白葡喜水,萊茵河沿岸是最好的白葡萄產區。岸上還有些古代城堡,河水是很充足的,有時還會發洪水。

英語裏把德國叫Germany不太準確,就象叫中國為秦(China),俄語裏叫中國為契丹一樣.Germany(日耳曼)是一個更廣大的概念,稱霸天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英美加澳...)也是日耳曼人.德意誌(Deutsch)更正確的說是講德語民族,包括現居住在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捷克,波蘭...的人民.德語民族一般把他們的神聖羅馬帝國稱第一帝國,1871統一的德意誌帝國稱第二帝國,納粹德國稱第三帝國.第二帝國統一時在萊茵河的一個高山上建立了一個統一紀念碑,塑像是德意誌民族的象征日耳曼尼亞女神(Germania).德國的愛國主義由此掀起高潮!

德國還在萊茵河旁城市Koblenz建立了一個德意誌之角,豎立了德皇威廉一世塑像,在二戰前是德國愛國主義的聖地.二戰中被摧毀,二戰後又被當地政府重建.那時德國的愛國主義還是很猖狂,在角上豎立了德國國旗和各州,包括在二戰中失去的地區的旗幟,並有號召團結起來實現德國的再次統一的口號.

當時的占領者美國看不下去了,它戰後馴服德國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去愛國主義,視為大敵,雖然它自己在國內也是大搞愛國主義,中小學生每天都要升國旗,唱國歌,念誓詞.(這和最近對付中國的方法類似).美國堅持必須把美國國旗樹立在德意誌之角的最顯眼部位,告訴德國人誰是他們的主人!

幾代人過去了,德國人現在已經把愛國主義視為洪水猛獸.在德國統一後,把已經歸屬波蘭,俄國地區的標誌都撤走了,並把三塊柏林牆的碎塊樹立於此,表示德國的統一已經完成,不再有新的領土要求了.但美國國旗仍然矗立在德意誌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