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隨想:在地鐵裏體驗上海
文章來源: everyday2016-06-11 21:38:15
去年在寫回國感受時提到過一點上海的地鐵(見最後),這次回來我還是忍不住地想再補充一些我的新體驗。我喜歡上海的地鐵,它是我在上海首選的交通工具,為我提供了太多的方便。
 
上海的地鐵不但車廂內幹淨,連站台內也幾乎是一塵不染的樣子,站台邊的玻璃牆/門上沒有汙跡和手印。這是怎麽做到的呢?一天等地鐵時我碰巧看到了清潔公司清潔玻璃牆/門的procedure:三個清潔工一組,第一個用濕了水的拖把將玻璃牆/門擦一遍,第二個用刮水刷將水跡刮去,第三個用拖把將過程中濺到地上的水滴拖幹。三個清潔工配合默契,一氣嗬成。原來她們是這樣做清潔的,professional!因為有了她們每天的勞動,我們才能享受到一個這麽幹淨的環境。作為乘客,我們要做文明人,為保持這樣的環境盡力。
 
這次回國在地鐵裏聽到幾個大媽在談論家裏的房子問題,其中牽扯到了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說到氣憤處,語調自然就會升高很多度。後來稍作留意,在公交車上和飯店裏也有耳聞。這讓我想起了上海的一個本地滬語show”新老娘舅“(老娘舅在上海話裏代表了一個在處理家庭矛盾中說公道話的人)中,絕大多數的案例都是與房子有關的,有的案例還非常的匪夷所思。上海的房價已經很高,這次回國前聽說某些區域的房價又漲了。因為太高價,所以就有高利益,就會有人不顧親情,不顧法律鋌而走險。。。上海很現代,很炫目,但普通市井人家的生活也是很辛苦的。
 
隻要在每個地鐵站台稍作觀察,就能基本知道這個區域的生活狀態。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鐵人民廣場站。這是一個大站,有18個出口,因為這裏是上海的文化商業中心,所以來自上海四麵八方的人流在這裏或轉站或進出站,川流不息。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在奔走。看到一個這麽有生命力的場景,我忽然想,自己看到過的那麽多的明星街拍裏,為什麽沒有在地鐵裏的呢?在人民廣場站的福州路出口,我看到了幾個坐在地上賣白蘭花的老婆婆,一種久違了的感覺。她們和我小時候見到的賣白蘭花的老婆婆一樣,一個小竹籃,裏麵一塊白方巾,輕輕蓋著那些嬌嫩欲放的,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編織成兩朵一組的白蘭花。當年我們會把它買來掛在紐扣上,那是我們最天然的”香水“了。那天我穿著圓領衫,沒有紐扣可以掛白蘭花,所以就買了老婆婆竹籃裏還有的編織得很精致的茉莉花手串,戴上後感覺好文藝呀~ 這麽大的地鐵站裏當然少不了食街和購物商場,但那裏似乎是年輕人的天地,我走馬觀花地看了看,感覺就四個字:豐富多彩 。
 
 
附去年的文字:
 
每次回國總感覺:上海又變了!  這些變化裏,最讓我受惠的就是地鐵了。雖然每次坐地鐵,我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核對行駛方向和站名,出站時一不小心還會弄錯出口(最奇葩的一次,晚上坐地鐵回家,跑錯了出口,朝著反方向走了快一站路才發覺不對了。唉,住宅小區裏的那些路長得都差不多,一到晚上稍不留神就容易搞錯)。。。盡管有過些小挫折,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地鐵,因為太方便了!朋友說你喜歡是因為你不是在上下班高峰時坐地鐵。他們說的沒錯,要擠上上下班高峰時的地鐵是很考驗人的反應能力的,但問題是我不需要在上下班高峰時出行,我可以篤篤定定地享受地鐵所帶給我的幹淨和準時。
 
我還在地鐵裏觀察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低頭族們不談了;講一個蠻有趣的現象,看到很多次了,早上在地鐵裏趕時間吃早餐的人不少,男孩女孩在一起的,都是女孩在慢條斯理地吃著包裝好的,看著挺美味的早餐,而旁邊的男孩卻不吃,why?難道他們都比女孩們起得早,吃完早餐了?還有一個現象,女孩能在擁擠晃動的車廂內非常熟練地化妝,我總覺得化妝是很private的,應該在家裏搞好了再出門的。看到她們我在想,這些女孩能夠敢於在我這樣的陌生人(們)麵前無拘無束的化妝,為什麽不能無拘無束,素麵朝天地麵對與她們朝夕相處的同事/夥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