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語閑聊:菩薩也是可以賄賂的嗎?
文章來源: 費城加菲貓2019-03-08 16:32:39

有很多中國老百姓和官員都熱衷於燒香拜佛,估計很多人的這種行為都是和信仰無關的。燒香拜佛的起心動念,自然少不了打一些小九九的算盤:發財啊,中舉啊,當官啊,免災啊,等等等等。 至於佛教的教旨要義,那就不去管了。即使佛難求,且先把菩薩哄好了再說,縣官不如現管,但求大家相安無事。現在的中國寺院廟宇都已經“產業化”了。門票要錢,上香要錢,撞鍾要錢,抽簽要錢,解簽也要錢。這個中國老百姓都懂的。進廟宇和進衙門一樣的,終歸是花錢消災。

如果說西方極樂世界和天堂就是一個精神朝廷,那菩薩和天使就是冥冥中看不見的各級官員,行政人員以及執法人員。 對於朝廷和官員,一貫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拍馬獻媚,市忠邀寵。倘若能在這拍馬獻媚市忠邀寵中獲取些許好處,那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聰明,何等的文化。如果沒有好處呢?起碼也買個心理平安,不吃虧的。於是,大家就紛紛進廟燒香拜佛吧。

盡管在中國有許多“信佛”的人,但佛教實在不是在中國文化裏土生土長的。據說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佛”的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佛教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在佛教原本的教訓裏,是要人們看透苦迫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惟有斷滅貪嗔癡的人才能脫離輪回。

當佛教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一相結合,於是就悖離了佛教本身對於人生真諦的終極思考。世俗佛教的近年再度崛起,其實就是以對佛的賄賂來對信仰的褻瀆。

如果說,因果報應說還能作為對人道德行為的約束。那麽,上上香,捐點香油錢就可以作為一種與佛的交換,以換取自己的財富,健康,平安,以及種種生活要求,就顯得比較偽善,而且賄賂的成本也太低了。

唉,不管如何,在很多問題找不到解決辦法以前,大家還是找菩薩上香吧,南無阿彌陀佛。其實,要把種種期望重托都交給菩薩,菩薩也是忙不過來的。麵對無信仰的世人,以及這種利益交換型的生意人的心態,佛大概也隻能“笑世上可笑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了。

據說河南省周口市的太昊陵,每到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期間,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紛紛匯集到此地,此時太昊陵的旅遊客量可以達到數十萬,最高峰時期,單日參拜人數有82.5萬人次,這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