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芝加哥當代課老師 (三)Social 究竟有多重要?
文章來源: eeeet2018-07-19 19:09:35

Social 究竟有多重要?

美國四五年級的小學生裏流行一本書,也拍成了電影,名字叫Wonder。講述一個天生畸形,動了23次手術的男孩,在五年級才第一次到正規學校上學所經曆的故事。開學第一天,非常明白學校裏社交壓力的姐姐在他耳邊說了這樣一句話:If you were born to be stand out, you can never blend in.

作為一個華裔母親,知道我們的孩子的種族,膚色,文化,習慣乃至社會關係,即使是二代三代移民,仍然使得他們最終被歸屬為少數族裔。這是個很大的話題,姑且不提。Social 究竟有多重要?應該說,Social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我想用我的觀察告訴其他父母的是:你所更該關注的其實不是孩子能不能blend in, 而是孩子能不能stand out.

前一段時間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udith Rich Harris的文章被普遍轉載,大意就是:父母給孩子的影響其實很小,孩子最終是被同齡社交夥伴塑造的。如此看來,社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中國老祖宗也早就說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you are who you are with。 可是,作為一個母親,我在芝加哥大公立學區各個學校教室裏觀察到那一個個小社會,所的出來的結論恰恰是: 不要那麽重視社交。

先來看,怎樣的孩子在美國學校裏受歡迎呢?家裏有錢的,父母有地位的,金發碧眼的,拉幫結夥的,尤其在中產富裕的郊區。是不是一下子就想起了電影Mean Girl裏的情形?不錯,那就是在芝加哥北郊Evanston Township高中拍的。女主人公也曾進入了popular的小圈子,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自我,最後還是選擇參加了號稱social suicide的數學俱樂部,重新找回不popular的真正的朋友,找回了自我和快樂。

作為代課老師,最能看到真實的情景。尤其是對初中生,五到八年級的孩子,這是一個孩子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最重要的年齡。我不是他們的老師,隻是一個被要求在老師缺席時需要出現的成年人,雖然我會隔一段時間就出現一次。但是在我麵前,他們不必怕也不必裝。

有空,我就觀察這些孩子。在我看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說得還不夠分量,無論是怎樣的孩子,和一群什麽樣的人在一起最後就會變成什麽樣。比如本來想好好做功課的孩子和一群無心向學隻顧聊天的朋友在一起,幾經掙紮,最後肯定還是要徹底放下所做的功課。經常倒是那不積極參與社交躲在一邊的孩子,能專心和出成果。

也許你會說,我這是典型的中國父母,就知道以學業為重。我要說,學校裏的社交並不是一個productive的過程。學校雖然是社會的縮影,但聚在一起的孩子並不是在一起做事,也無複雜的利益關係。在學校裏,和怎樣的群體在一起,改變不了你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文化種族和膚色。而最終決定一個人的是他的能力。能力需要有意識地,目標堅定地去習得。固然,拉幫結夥也是一種能力,隻是學校裏這點社交太小兒科。

一邊觀察,我也一邊在想,到底是什麽把這些青少年分成組。最開始,基本是文化種族分的,小學低年級吧,逐漸再往上到八年級和高中,我覺得,最後是按價值觀分的。不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父母從小堅定地給孩子確立的價值觀,才是最後決定你的孩子會和什麽樣的群體在一起。換句話說,我所看到的,最終不是群體決定個體,而是個體選擇了群體。

舉個例子,有一次在一個以西裔為主的charter school八年級教室裏的選修課上,學生分組做project。在這樣的學校裏,一個不是西裔的瘦弱的男孩本來不是最受歡迎的,但組裏其他人都怕難,犯懶,不怎麽動手,這個男孩很有責任心,一直幹到最後把衛生都打掃幹淨,也沒有任何怨言。但是很明顯,最後組裏其他人已經自覺地開始聽從他的指令了。

再比如,某個classical school六年級教室裏,幾個白人女孩子很要好,其中兩個開始欺負一個男生,第三個女孩沒出聲,第四個女孩底氣十足地做了正義的反應。後來第三個女孩和被欺負的男生都跟這個女孩表示友好。

這個男孩子的責任心是哪裏培養的?家裏。這個女孩的正義感呢?還是家裏。所以中國古代有這樣的文字:“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話說價值觀也有兩方麵給的,家庭的,和社會的。而來自社會的也有兩方麵給的,媒體的宣傳,和現實的教育。縱觀美國青少年電影, Hunger Game, A Wrinkle in time , Frozen, Coco, Incredible 都是以愛為動力,以抗爭為途徑,以勝利和成長為結果,都是非常積極正麵的。現實生活中呢?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這時候就要父母多和孩子談心,鼓勵支持正麵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家庭還是起到作用的。

至於Social media,其中 實際上微妙地隱藏了一些負麵的東西,虛榮,炫富,炫popular, 炫這炫那。我不是說青少年不該接觸社交媒體,恰好相反,可以盡情接觸,但是在孩子把父母鎖在社交媒體以外之前,家庭應該給他一個堅定的價值觀的基礎,就是《箴言》裏所說的:“教導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