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雷區曆險記!
文章來源: 客家女2019-12-29 15:30:16

我的微信雷區曆險記!

通訊科技的發達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也為我們增加了很多社交雷區。

微信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微信群和朋友圈是人際關係的高危區,是人生路上的雷區。

這裏想分享一些我這些年來穿越微信雷區的一些曆險記。

幾年前,我因為轉發一篇關於國內事件的文章,結果給一位大學女同學說我是在宣傳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她把我拉黑了。

拉黑,我覺得沒有什麽,世界那麽多人,少一個聯係,影響不了我什麽。不過,從此我轉發文章就更加小心了,不想再次踩上轉發微信的地雷。

剛剛玩微信的時候,我會常常關注朋友們的微信,在同學群社區群也時不時冒個泡。我說話直來直去,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我也知道,我應該學點圓滑,學點世故。 試過,也不是完全不會,不過,太累了,覺得還是做我自己輕鬆。

去年,我看到一位長輩在宣揚老家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離開老家,留下同樣八十多歲的老伴一個人在家,去縣城照顧他16歲上高中孫子,全職照顧一個大小夥子的起居飲食。於是我在評論欄問了一句: 為什麽16歲的孫子需要80多歲的老爺爺來照顧?結果給罵了一通:說我是洋奴才等等。。。尊他長輩,我沒有回擊,隻是把他的朋友圈給屏蔽了,縮小雷區。

以前,偶爾我也分享了一些參加社區活動的一些照片和感想。一是真心想分享,二是想記錄一下自己的開心時刻。有時,我還會分享一些自己旅行的照片和筆記。無意中又踩上愛張揚的地雷。

同學群更是個高密度雷區,以為曾經是同學就有很多共鳴,其實同學之後的人生道路各異,人生的價值觀也不同了,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就是地雷引爆線。。。

家人群也一樣,你分享,有人會覺得你嘚瑟。親人,雖然有著同一血脈,每個人還是有不同的三觀。 三觀,沒對沒錯,沒好沒壞,可是你一不小心,一句話,一張圖片,都可能會引爆一個親情地雷。

你不啃聲不分享,又擔心疏遠了親人。難,做人真難。

老話不是這樣說嗎?“惹不起,我還躲得起。”於是我選擇了盡量少看微信,少發言。可是這樣做,又有朋友說你怎麽不關注他們了?也不點讚等等。躲得起地雷,還是躲不了地雷的火藥味!

毫無疑問,微信是個社交高危區,布滿地雷,一旦進入,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踩中某人某條神經,引起連環爆炸,你的友情,你的同學友誼,你的親情。。。都可能成為雷區的犧牲品。

穿越微信雷區,難免傷痕累累。

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也在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中。

送舊迎新,也是總結過去,樹立新目標的時候。很快就要邁進2020年。我的新年目標之一就是:走自己的路,盡量避開微信這個雷區吧。

20191229澳洲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