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買有機食品?
文章來源: chaly2015-12-09 19:05:30

根據美國農業部有機食品的定義:有機食品(有的也稱綠色食品)是指在沒有使用任何的合成化學品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具體來說,沒有使用農藥、化肥、和基因工程等而生產出來的蔬菜、水果、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農產品。如果是加工過的食品,也從不加入化學處理、防腐劑、添加劑和各種非天然的調味化學物質。與此同時,作物不能種植在三年內曾經使用過農藥和其它化學物質的土地上。它強調天然生長在優化和多樣化的環境裏。要得到有機食品認證,公司和個人必須證明在生產與加工的整個過程中都符合有機食品的生產標準。而這個過程的認證主要是由第三認證機構來完成。也就是說,第三機構的認證證書是有機食品的市場要求的關鍵。

要買有機食品的人群主要是進入老齡化的嬰兒潮和受過高等教育的部分年輕人。他們認為,第一,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都是根據有機食品的法規進行的,其質量是可信的,並有認證機構認證,應該比較放心消費;第二,身體健康是首要的,不能往自己身體吃進不健康的成分特別是農藥和重金屬等,身體健康是無價的;第三,有機產品的味道比非有機食品好。由於這些理由,多花50%到200%的錢也不心疼,何況也花得起。這部人是推動有機食品市場近年來以年增長10%左右的主力軍。

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也代表著相當一部分的人群。這部分人中的多數人收入較低。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學力也較低。他們不買有機食品的主要觀點是:第一,有機食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問題,因為其生產的過程是靠人為意識來進行的。由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有限性,這種審查管理過程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更何況一般是每年抽樣審核一次。第二,機食品不能通過檢測的方法來證實。也就是說,除了那張證書標明它是有機食品外,再也沒有第三方能給予支援或否定。第三,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研究和測定能證明有機食品比一般的食品更有營養價值。第四,有相當一部分的新鮮果蔬類遠比普通正常同類產品要差,有些甚至接近腐爛還在流通。這主要原因是買的量少,商店對其需求預測能力較差。第五,有機食品比常規的食品貴許多,花這麽多錢來購買未能被確定的食品不值得。

我本人認為第一部份人的想法和觀點有些可取的地方。特別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要求,為了健康,不惜代價,何況並沒有到花不起的時候。

可是,目前我更多的同意第二種觀點。我大學是學農學的,除了陽光外,所有的農作物生長都離不開水份和肥料,都需要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當然這些原素可以從土壤中來,但往往不夠,要麽施肥,要麽給予很好的有機肥料。然而,發酵不完全的有機肥料不但肥量低,不完全轉化的糞便還不能算是有機肥料呢!由此一來,農作物生長在無施肥的條件下,一般來說是長得不太好的。所以我對有人說的有機蔬菜比非有機蔬菜要好吃的說法有保留意見。如果長得不快那有嫩菜,如果不嫩,那有好吃的。其實,如果土壤含有機質多,就會比較鬆軟,加與不加肥料種出來蔬菜水果都是比較好吃的。

我一直都在問有機認證機構,他們的認證能否被第三方來證實。我知道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辦法回答,因為根本沒有答案。有機食品的標準裏就沒客觀的評價,即沒有物理和化學的標準。沒有辦法通過物理和化學實驗的方法來支持或否定。許多人對用主觀的方法去監考主觀的標準本來就是很難的或者說不可能的事。我從事實驗室檢測二十多年,每當客戶問我用什麽方法可以證明有機食品時,我都說沒門。

盡管我們能用各種各樣的儀器,檢測許多的項目,但卻沒法通過檢測營養成分來區分有機和非有機食品。也許是因為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的營養差別甚少,小到比測試的誤差還小。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沒有標準來區分作物是否種植在施有農藥或肥料的土壤裏。

其實價錢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多付很多的錢去買到的不確定的產品。

總之,盡管我是支持有機食品的,我特別不同意吃加工過的食品,因為大部分的加工食品都可能有加防腐劑,加糖,加調料。但在目前的情況下,我更多的是購買非有機蔬果食品。希望國家有機食品的法規進一步完善,真正能給這行業起到引導和鑒管的作用。使其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