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一些中國人更喜歡特朗普
文章來源: 凡凡2016-09-30 08:06:04

?美國大選攪動起部分中國人的參與興趣,這一現象隨著希拉裏與特朗普進入電視辯論的衝刺階段有了新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微信群評論起二人的才能及人品,爭論兩人最終誰會把誰“滅了”。而希望看到特朗普把冷門爆到底的人似乎在增多。

有些中國人把特朗普稱作“川普”,還有叫他“床破”的。“床破”是他在中國最早的外號,從這個名字的無厘頭就不難看出,當初的網友們和美國主流輿論一樣,是把他當笑話看的。不過隨著他的節節勝利,出於不同原因“喜歡”他的人多了起來。

這些原因都是什麽呢?很重要的一個是,中國人太不喜歡希拉裏了。中國公眾不了解特朗普,但對希拉裏的壞印象已經刻到了大眾輿論的深處。首先是大家認為她對中國“很狠毒”,她高度意識形態化,是就人權向中國發難的代表性人物。此外奧巴馬搞“亞太再平衡”戰略,淵源就是她做國務卿時宣揚的“重返亞洲”和“巧實力外交”。

希拉裏還在中國公眾看來不誠信,野心勃勃,從萊溫斯基事件開始,她就能為了政治目的“忍辱負重”,她的權力欲和作風的強悍與中國社會對女政治家的期望和想象都不相符。她已經很老到,人們大多想:如果她當總統,美國對中國更狠大概會是鐵定的。

特朗普是新麵孔,新得可以讓人對他抱有幻想。他在共和黨內的選情幾次意外走強後,一些中國人開始預測他將勝利,他越贏,那些人越感覺有麵子,遂成為他在中國的第一批鐵粉。那些人成為中國互聯網上的義務宣傳員,他們幫著中國公眾了解了越來越多特朗普的“優點”。

特朗普蔑視官場的那一套,不被“政治正確性”束縛,滿嘴“跑火車”,直來直去,這些全是中國互聯網上的“賣點”。盡管特朗普也衝中國說狠話,但他不怎麽在政治上挑中國毛病,不揮舞人權大棒,而總是算經濟賬,罵中國“操縱匯率”、“偷美國人的工作”等,對國際關係了解不深的普通中國人會覺得“更好對付”些。

還有一些中國人是以看美國熱鬧的心態希望特朗普贏。他們覺得特朗普“不靠譜”,但他更多會“不靠譜”到美國和西方頭上,中國即使跟著麻煩,也不會是頭一波。除了美國主流精英不喜歡特朗普,歐洲輿論不喜歡他,日本也怕他上台,那就好了,不妨讓這個家夥上台試一試,沒準真能把美國和西方搞亂了。

美國大選原本沒什麽看頭,今年有看頭,就是因為出了特朗普。他有時自己出醜,有時出美國的醜,把虛偽的美國政治家們罵得狗血淋頭,他自己又被美國主流輿論罵得“隻剩下一條褲衩”。不少中國網民看到的是他“惡搞”美國大選,他們會覺得這樣的人適合當美國總統,最好日本也來一個。

特朗普把今年的美國大選搞成了“相聲晚會”,喜歡他的中國人大多是以“娛樂心態”在喜歡他。而以更嚴肅態度觀察美國大選的中國人,對特朗普的態度則是猶豫的。他們如果也願意特朗普贏,隻是因為對希拉裏已經不抱任何希望,而且確定她如果當選,將會是對中國“最壞”的一任美國總統,因而對特朗普說不定會在對華問題上稍微講理些存在僥幸。

總的來說,中國人現在對中美關係持悲觀看法的多,普遍不太相信會出現“對中國好”的美國總統。所以大家最關心的是希拉裏和特朗普誰對中國更壞。當這個問題搞不清時,就看他們兩人誰有可能把美國搞壞。還搞不清時,就看兩人誰更說話不落俗套,誰更能娛樂大家。這樣捋下來,特朗普就會讓不少中國人看著相對順眼些。

轉自《環球時報》